這件事也敢跟著感覺走!

這件事也敢跟著感覺走!

這件事也敢跟著感覺走!

大多數人

都喜歡

跟著感覺走,

所以成了大多數人。

這件事也敢跟著感覺走!

還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流行的那首耳熟能詳的歌曲《跟著感覺走》嗎?

當然,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歌曲。

可我們今天所說的這事兒,萬萬不能跟著感覺走,否則……。

這件事也敢跟著感覺走!

故事來自於一次飯局。

席間,一位年輕的父親說自己四歲的兒子十分害怕自己,甚至不願與自己在一起睡覺。

這一場景觸動了席間一位年長父親的記憶,他哽咽地總結起自己與兒子這26年的歲月。

他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千萬別像我一樣,一眨眼,孩子已經大了,一切都晚了。

當這位年長的父親說起往事時,圍坐桌邊的朋友們鴉雀無聲。

這位父親與自己兒子的關係十分不好,原因在於孩子很難在自己的記憶深處,搜尋出與父親相處時快樂的記憶。

與之相應的是,那些曾今嚴苛的“父愛印痕”,在時隔二十多年之後像部黑白電影一樣,一次次撩動著這位父親的神經。

他說,那是在孩子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一次放學回家。

在兒子換衣服時,他媽發現孩子後背脊柱外側的皮膚有一道深深的淤紅。

在媽媽多次追問之下,孩子才說是被同學從樓梯上拖下來蹭的。

後來,爸爸下班回來從媽媽那裡知道了這件事情。

看完孩子脊背上那道傷痕之後,爸爸的反映完全讓孩子打消了與他的交流的念頭——

他對兒子憤怒地吼道:怎麼搞的?你是豬嗎?

……。

說到這兒,這位父親泣不成聲。

這件事也敢跟著感覺走!

人,就是這樣,經常會體驗到情感與理智的衝突。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清楚這種衝突從何而來,甚至從未意識到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一直在跟著感覺走。

故事中這位父親處理孩子問題的所作所為,正是“跟著感覺走”導致的結果。

人,即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我們的行為就是源自這種感性與理性的聚合。

當我們在面對孩子時,我們的大腦往往會優先啟動感性的認知過程。

這一過程因為無須有意識的控制,所以不累,輕鬆,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自動駕駛模式,這種模式中參雜著我們本能的反映、刻板的映像、固有的情緒等等。

假設在我們的“第一認知過程”來臨時,如果大腦中能有一種監控自檢程序啟動,協助我們認識和判斷我們的“第一認知過程”以及行為是否恰當,那就能儘可能降低我們思考與行為的風險。

事實上,類似於計算機防病毒自檢程序的“第二認知過程”的確存在。但因為人們習慣了那種“輕鬆”的自動駕駛模式,受到我們認知習慣、模式等等因素的影響,人們似乎更喜歡憑藉自己的感覺,而不是憑藉理性行事。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行事總讓人感覺缺乏理性的駕馭——比如肆意吼罵責打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尊重和同理心——這至少與人們認知上的懶惰和習慣有關

我們的“第一認知過程”因為常常使用隨意加工信息的方式和得出結論,所以更接近感性;

我們“第二認知過程”因為具備反思調整“第一認知過程”的功能,才使我們的思考與行為更接近理性。

但是,教育孩子需要理性的參與,這是因為我們須要瞭解我們的孩子。

人性,缺少理性的駕馭會變成情緒的怪獸;

教育,缺少理性的指引會成為孩子眼中的怪獸。

所以,這件事,跟著感覺走,還是算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