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抛弃汇源果汁,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选择

人们熟悉的汇源果汁,最近风波不断。

2月3日晚间,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公司非执行董事阎炎、行政总裁吴晓鹏已于近日请辞相关职务。吴晓鹏担任汇源果汁行政总裁仅半年有余。自2019年1月13日以来,汇源果汁已有6名高管离职。

此外,早已负债累累的汇源,再次陷入债务风波。1月25日,债券持有人发出赎回通知。然而汇源果汁目前并未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赎回金额或到期赎回金额,这就意味着10.2亿港元未能按时支付,违反了借贷协议。

更为头疼的是,汇源果汁于2018年4月3日发布了停牌公告。截至2019年1月30日,汇源果汁2017年年报及2018年半年报仍未发布,公司股票也迟迟没有复牌。而若汇源果汁未能在2020年1月底完成港交所列出的复牌条件,港交所将会展开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也就是说,汇源果汁很可能因此从港交所退市。

人们抛弃汇源果汁,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选择

汇源果汁成立于1992年。创始人朱新礼发现当地果农的水果卖不出去,丰收不丰产。于是辞去体制工作下海创业,接下了负债累累的县办罐头厂,迅速发展成为业内数一数二的现代化民营企业。2007年,汇源果汁赴港上市,第一天股票大涨66%。2008年可口可乐提出要约收购时,汇源果汁正值如日中天:2007年,汇源占有100%果汁42.6%的市场份额,占26%~99%果汁39.6%的市场份额,横扫所有竞争对手。

然而,2008年之后,汇源果汁的增速就被竞争对手反超,逐渐失去了对市场的垄断地位。其背后既有汇源果汁自身的原因,也在于果汁乃至饮料市场的快速变化。

人们抛弃汇源果汁,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选择

朱新礼与汇源,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山东水果产业的格局

朱新礼曾表示,目前中国人果汁的年消费量人均不到1公升,欧洲这个数据是50公升,全世界平均年消费量是18公升,这个市场是有潜力的。

但是市场的潜力,并不等于汇源果汁的潜力。

近年来,汇源果汁也相继推出过一些新的产品真鲜橙、奇异王果、果汁果乐、柠檬me、萌果星球等,但是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等大量砸钱做市场,汇源的声音太小了,以至于很少被关注到。

更重要的是,中低端果汁饮料的主力消费场景被其他众多饮料所替代 。

人们抛弃汇源果汁,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选择

当代消费者重视健康进而少喝酒,其实为果汁行业创造了巨大机会

过往果汁有两个最大的消耗场景,第一个是作为白酒和啤酒的替代品出现在餐桌。第二个就是作为水果的替代品出现在家庭生活。

在椰汁、可乐、牛奶、凉茶乃至红酒的挤兑下,果汁早不再是酒水唯一的替代品。而随着生鲜连锁品牌的普及和物流配送的发达,今天老百姓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吃到新鲜水果。第二大消费场景也不复存在。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几年来,中国生鲜电商得到了高速的发展。2017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897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1418亿元,线上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达到7.9%。

人们抛弃汇源果汁,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选择

任何时代,竞争对手都从不局限于本行业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汇源果汁毫无机会。

目前,国内主要果汁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低浓度的果汁,行业集中度比较饱和,可口可乐、味全、汇源、深圳振鹏达、杭州娃哈哈占据了果汁饮料的半壁江山,竞争激烈。而高端果汁饮料市场相对空白。根据发达国家的市场经验,高端果汁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其营养价值更高、品牌溢价明显,是当前消费升级的方向。品牌基础深厚的汇源,显然在这一领域有着先天优势。

另外,对于年轻群体而言,汇源果汁的品牌老化严重。重塑品牌,也是汇源复兴的要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