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缺錢時,要馬上戒掉這三個習慣,不然會越來越窮!

曾國藩:缺錢時,要馬上戒掉這三個習慣,不然會越來越窮!

李鴻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著名的外交家,他曾經這樣評論過一個人,“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築室忝為門生長;威名震九萬里,內安外攘,曠世難逢天下才。”被李鴻章這樣給予高度評價的人就是曾國藩,與李鴻章同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曾國藩的一生可以說是波瀾起伏的一部傳奇,六歲入私塾讀書,二十七歲中了進士入了翰林院,但是之後卻過了十幾年貧窮的生活。

直到四十歲的時候曾國藩的狀況才有所改變。他雖然曾經身處貧困但卻沒有放棄過努力,總結出了很多有益於人的處世道理,並把他們整理總結出來寫成家書留給了自己的子孫後代,讓他的子孫們獲益良多。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曾國藩傳》中那幾條被曾國藩在貧困之時所戒掉的習慣。

第一個,戒掉每天都抱怨。其實每個人都會抱怨,比如從清早開始抱怨為什麼我要這麼早就去工作,去公司的路上為什麼這麼多的人,下了班之後又開始抱怨自己的各種悔不當初。這些抱怨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常見的。

可是抱怨有用嗎?讓我們換個思考方式去思考一下,我們會發現不停地抱怨只會讓我們的心情更加低落,該做的事還是要去做。曾國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即使來自於朝廷中安排給他的那些艱難的事情,他也只是想著我要怎麼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好。

第二個,戒掉逞能的習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腫臉充胖子”,明知道是一件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卻因為那無可無不可的面子問題而去逞能。特別是我們有可能因為賭氣而去做一些自己並不擅長的事情。

或者說本來是大家一起很輕鬆很容易可以完成的事情,為了面子非要逞能一個人去做。曾國藩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遇到事情從不吹噓自己多麼有能力,而是虛心地向身邊的朋友們尋求幫助,知道自己的長短板在哪裡,擺正自己的心態去做事情。

第三個:戒掉三心二意中的"心"。這個不有多說想來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但是知易行難,特別是我們正在沒頭沒緒地在做一件事時,還心不在焉在想著另外一件事我要怎麼怎麼做。曾國藩的一生做過許多事情,他就從來不會說幾件大事一起同時去做的。

上面三個習慣就是我們從《曾國藩傳》中總結出的,特別是在我們缺錢時,千萬要記得戒掉這三個習慣,要不然可能會越來越窮。這三個習慣不僅我們在缺錢時要謹記,對於我們平常的待人處事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