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正陽祖師鍾離權四月十五聖誕,終得道真

鍾離權,姓鍾離,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漢咸陽人。其父鍾離章為東漢大將,以徵

北胡有功,封燕臺侯。鍾離權也曾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祖師少工文學,尤喜草聖,身長八尺,官至

大將軍。後因兵敗入終南山,遇東華帝君引至貴州赤水二郎壩,授以至道後於飛仙崖飛昇,後乃隱於晉州羊角

山。道成之後,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意為“天下第一閒散漢子”。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後列為北宗第二

祖。

賀正陽祖師鍾離權四月十五聖誕,終得道真

據載,鍾離權得東華帝君授以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後又遇華陽真人,得太乙

刀圭、火符金丹,洞曉玄玄之道。最後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一洞中得軒轅黃帝所藏玉匣秘訣,遂成為真仙。後遊

廬山,遇呂洞賓,授之以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文。自鍾離權和呂洞賓始傳鍾呂金丹派,對宋元道教發展產

生了極大的影響。

鍾離權,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鐵柺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鍾離

簡同日成仙,度呂純陽而去。元世祖尊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又尊為“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相

傳,鍾離權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柺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有關鍾離權的記載,最早約出現在五代、宋初之際。《宣和年譜》、《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的事蹟記

載。

鍾離權誕生時,據說有一巨人,大踏步進入其母內室,自雲“我是上古黃神氏,當託生於此”,頓時“(室內)見異

光數丈如烈火”,鍾離權應運而生。祖師剛降世時相如三歲,且天生福相:頂圓額廣,耳厚眉長,目深鼻聳,口

方頰大,唇臉如丹,乳遠臀長。更為罕見的是,鍾離權初降生時晝夜不聲不響、不哭不吃,到第七天卻突然說了

一句“身遊紫府、名書玉京”,頓時語驚四座。“紫府”與“玉京”皆是玉帝的宮城,其實說他是玉皇大帝仙班中的一

員。祖師因其“自幼知識輕重“,於是父親給他起名為“權”。

鍾離權長大後曾在政府中擔任很高的官職。不久,國家發生了戰爭,他受命參戰。權臣梁冀心有妒忌,怕鍾離權

立了頭功,就給他老弱殘兵二萬前去迎戰。軍至前防,紮營尚未穩,敵人乘機劫營,結果軍士盡散。鍾離權敗走

獨騎逃往山谷,夜進深山密林,竟遇到一個蓬頭草衣的老者。老者引鍾離權行走數里來到了一個村莊,對其

曰:“此處是東華先生成道的地方,將軍可以歇息矣。”鍾離權未敢驚動莊中人,不一會兒卻忽聽有人說:“此碧眼

老者饒舌也!”聞聲來一人,身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接著又問說:“來者莫非漢大將軍鍾離權否?”鍾離權應聲

道:“是”。此人又說:“你為何不寄宿他處?”鍾離權聞而大驚,仔細一想,老人怎麼已知道我前來,此必異人。鍾

離權忙向老人哀求度世之方。原來,這位老人乃東華先生(也說是鐵柺李),名叫王玄甫,是位上仙。他此行前

來的目的,便是要度鍾離權向道成仙。

賀正陽祖師鍾離權四月十五聖誕,終得道真

此後,鍾離權或隱或現,歷魏至晉,又做了邊關大將。改名為“金重見”,即“鍾”字的重顯。此時的金重見長相與

打扮有些古怪:“丫頭坦腹,手搖棕扇自若,赤面偉體,龍眼虯髯,見晉帝驕奢,遂解印而去”,這也便是現傳祖

師法相的原本面貌。

鍾離權祖師留世著作有《還丹歌》、《破迷正道歌》、《靈寶畢法》等。他強調內丹煉養,創內丹藥物、採取、

火候之理論,崛起內丹道之先聲,故被尊為全真北派五祖之一。

賀正陽祖師鍾離權四月十五聖誕,終得道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