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摘得科创版特权,打脸 深圳还是再次腾飞?

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可谓是给上海赚足了面子,在国际上是相当亮眼,开幕式同日,科创版也给了上海,再锦上添花的把注册制也一起送到,国家可是给足了面子,而远在南边的深圳,显得有些落寞,既然你大上海有国家宠着,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那我大深圳就要再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了,发挥我深圳本该有的特区才华。

就在外界认为打脸深圳的时候,第二天,深圳出台《深圳城中村总体规划2018-2025》,针对深圳市城中村居住用地划定了综合整治分区范围,控制城中村改造节奏,满足条件城中村的可纳入政策性住房保障体系。

上海摘得科创版特权,打脸 深圳还是再次腾飞?

深圳这个意图就是,继续发展城中村天然廉租房的优势,为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和低收入者提供保障,因为深圳一直以来都是靠自己的创新和努力,没有官大爷罩着,全都是年轻人和草根的努力者。

据深圳市城管局的统计数据,深圳总共有1877个城中村,其中原特区内196个,原特区外1681个。

根据深圳2015年7月公布的《市规划国土委关于查违和历史遗留违建处理工作的汇报》,截至2014年底,深圳市一共有违法建筑37.30万栋,4.28亿平方米。其中工业类违建1.80亿平方米,占违建总量41.93%;住宅类违建1.72亿平方米,占40.08%;商业和办公类违建0.26亿平方米,占6.02%;多种用途类、公共配套类等其它违法建筑0.51亿平方米,占11.98%。

统计还显示:租住在违法建筑内的人口约737.87万,占深圳总人口的56%。深圳包含城中村的“违法住宅”(不含厂房、商业)的总套数在650万套左右,每套平均面积40平米。

事实上,目前深圳实际居住人口2200万,据估计城中村、违法建筑里租住的人口至少在1200万人以上。

对于上海长三角和深圳的珠三角目前的形式来看,未来的形式会是什么样子呢?

科创板+注册制+自贸区扩大,当然直接利于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的夯实,也有利于上海补上互联网产业的短板,并显然增强上海世界进出口贸易港效力。科创板是上海的,更是全国的;当前哪个城市的独角兽更多,当然5年内能上科技板的企业就更多,这对北京、深圳、杭州、广州都是利好;甚至,对武汉、重庆、成都、西安都可能是一个催化剂。

科创板,当然不会是深圳真的利空;就像历史上上海交易所替代部分深交所的功能,并没有真的成为深圳的利空一样。可是,深圳本身在粤港澳大湾区里的暧昧定位,是深圳人更要务实去思考的一个方面:前海自贸区无论如何,都只是粤港澳湾各自贸区中的一员,地位再强也强不过香港。就如2002年,深圳逐渐失去全国金融中心的地位一样,深圳必须继续学会在“所谓战略级地位”不足的情况下,为自己找到产业和经济发展之路。

在过去,深圳赢在市场化、人口年轻化、人才虹吸化,深圳的机制导致了深圳成为全国最容易创新的地方;创新的环境,导致了更多巨无霸、独角兽产生的可能。但是,无论科创板、金融中心在哪里,接下来全中国都会更关注“市场化”、“创新土壤”、“新型产业”;东部、中部、西南、西北的几大城市群,在人口增速、消费市场、科研基础、孵化机制上,都可能“遏制”深圳的人才虹吸、年轻人口流入。所以深圳进行了城中村改革,率先抛弃土地财政。

竞争,已从“老一线4大城市”,扩大为10数个“二线城市排头兵”的火力追赶。

在时代的又一个转折点时,深圳依然需要更多的“焦虑精神”,而不是更多的“放松精神”。最怕的是,在3个超越(GDP超越广州、超越新加坡、逼近香港)、互联网争霸领先(腾讯、华为+一堆其他领先型企业)、全域花园城市化等阶段性优胜中,深圳人面向“上海势能持续增强”、“二线追兵强力追赶”、“粤港澳重心西移”、“新兴国家产业赶超”这些竞争新动向时,丧失了“敏感度”、放松了“警惕心”!

那样,深圳下一个10年,就真可能面临落后的危机:未必保得住“综合经济实力”、“科创综合实力”这两个“一线城市”榜单位置!

深圳一直是焦虑的,稍不留神就会落后,这是时代赋予的,落后就得挨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