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創業簡史

李自成創業簡史

李自成

籍貫關係 –

1606年9月22日,李自成出生於陝西米脂河西200裡的李繼遷寨,原用名李鴻基。李自成22歲時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登基。

李繼遷寨,當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裡的人代代口口相傳,是六百年前西夏國亡李繼遷的後人。

幼年李自成因家道中落,祖父李海因率家人遷至米脂地長峁村(現屬橫山縣)。

工作簡歷 –

李自成自幼喜好槍馬棍棒。其父死後,李自成迫於生計,於崇禎元年(1628年),應聘銀川驛站驛卒,因矯捷善走成功獲聘,負責照看馬匹,並往返於榆林、米脂、延安遞送公文。

隨後李自成工作中遞送公文相當賣力,不料想卻連連累死座馬,引起領導不滿。

失業經歷 –

好景不長。崇禎元年(1628年)御史毛羽健上疏說“驛遞一事,最為民害”,接著禮科給事中劉懋亦上書質疑驛站公車私用:“當今天下州縣困於驛站的約十之七八,而驛站用於公務的僅十分之二,用於私事的佔十分之八”。

同年五月劉懋改任兵科左給事中,專管驛遞整頓事務。朝廷下令全國驛站裁員,李自成被開除,理由是丟失公文。

失業後,李自成決定去延安府拜師學藝以期能學到一技之長再就業。學藝期間,性格暴烈的李自成殺死了恃強凌弱的延安地痞石友仁。不久被官兵在其米脂家中將其抓獲。米脂知縣晏子賓將他鎖押在監,等候發落。

無巧不成書,監獄裡的獄卒高立功與李自成都是原來同一驛站的下崗職工,因覺李自成骨骼精奇,或有出息,高立功給他送茶送飯,格外殷勤。一晚,高立功趁著夜色,打開獄門,與李自成一起逃回高力功老家。

至同年年末,失業的李自成資金鍊斷裂,無力償還外債,憤而殺死債主(舉人艾詔)。另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

兵變經歷 –

兩條人命在身,李自成於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逃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當時,楊肇基任甘州總兵,王國任參將。因孔武有力,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國提升為軍中把總。同年在榆中(今甘肅蘭州榆中縣)因欠餉問題殺死恩人王國及當地縣令,情急之下發動兵變。

征戰經歷 –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 後金滿清皇太極率兵十餘萬直逼帝都北京,攻至北京城下,陣斬明將趙率教、滿桂、孫祖壽,大肆劫掠後返回滿洲。皇太極還設下反間計,使崇禎帝誤信袁崇煥通敵,袁被崇禎帝凌遲而死。民怨沸起,紛紛起事。

李自成聞訊,雄心勃起,宣佈起義。實力與雄心暫不匹配的李自成轉戰漢中,投奔了王佐掛的農民軍。不料1630年王佐掛被朝廷招降。李自成不服氣,轉投奔張存孟的部隊,混了個隊長。1631年4月,張存孟在陝北戰敗,也被朝廷招降。李自成依舊不服氣,率餘部東躲西藏,躲避洪承疇的政府軍。

兩年後至1633年,李自成的人生出現最重大的轉折!他驚聞他的舅舅高迎祥混得風生水起,聽說企業做得很大很大那種,江湖人還送其舅舅雅號 —“闖王”!

二話不說,李自成率餘部投奔舅舅隊伍去了,高迎祥甚是歡喜,送其小號“闖將”。

其時,高迎祥還有一名合夥人 — 張獻忠。

李自成來了舅舅就打敗仗。同年,總督曹文詔率千人關寧鐵騎擊敗山西境內的農民軍,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率部逃到河南,卻還是被曹文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包圍。

就在舅舅萬念俱灰的時候,崇禎七年(1634年)滿清皇太極第二次入塞騷擾,曹文詔被調到大同抗擊,被圍高迎祥部隊僥倖突圍。

是年六月,新任五省總督陳奇瑜乃引軍西向,約會陝西、鄖陽、湖廣、河南四巡撫圍剿漢南農民軍。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部見明軍雲集,誤走興安車箱峽。峽谷之中為古棧道,四面山勢險峻,易入難出,唯一出口被明軍所截,“馬乏芻多死,弓矢皆脫”, 馬乏草料、軍士死亡過半的李自成部隊,多次試圖突圍都未能成功。情勢危殆,李自成用顧君恩之計,賄賂總督陳奇瑜左右人士,向官兵詐降。高迎祥、李自成等率部佯裝投降後,好傻好天真的陳奇瑜下令將四萬高、李部隊每萬人編為一隊,派五十多名安撫官將農民軍遣送回籍回家種田,然而甫出棧道,李自成立刻殺死所有安撫官再次起義。

次年,被笨蛋坑慘了的崇禎任命洪承疇為新的五省總督,隨後圍剿農民軍,農民軍敗退至河南洛陽一帶。“闖王”高迎祥、“闖將”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老回回”馬守應等十三家牛鬼蛇神在河南滎陽召開滎陽大會。

會上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方略。建議由賀一龍、賀錦抵擋川、湖之明軍, 馬進忠抵擋陝西明軍, 羅汝才、惠登相扼守黃河,“闖王”高迎祥、“八大王”張獻忠以及“闖將”李自成等攻擊東方,馬守應、九條龍往來策應。陝西兵精銳,再派射塌天、改世王去抵擋。所攻取的城邑,子女玉帛大家平分。

各路神仙都同意了李自成的建議。會後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率部攻下南直隸鳳陽,殺宦官六十多人,斬中都守將朱國相。

佔領鳳陽後,張獻忠放縱手下到處劫掠,殺人放火,焚燬朱元璋曾經出家的皇覺寺,甚至要挖明皇室的祖墳。

李自成勸張獻忠不要貪圖些許殉葬之物,而是要謀大事,張獻忠不聽,二人發生爭吵結怨。李自成遂率部向西出走甘肅。

李自成出走後,崇禎九年(1636年)高迎祥在南直隸被最新一任五省總督盧象昇擊敗包圍在鄖陽山區。 同年四月後金建國改清,六月清軍第三次入塞騷擾,盧象昇調任宣大總督抗清。由兵部侍郎王家楨繼任五省總督,高迎祥趁明朝軍隊換帥之機成功突圍。

不料突圍後的高迎祥從子午谷進攻西安時兵敗被新任陝西巡撫孫傳庭所殺。高迎祥殘部投奔老闆外甥李自成,李自成被推為新“闖王”,繼續征戰四川、甘肅、陝西一帶。

崇禎十年(1637年),明末軍事天才兵部尚書楊嗣昌會兵10萬,增餉280萬,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策略,限制農民軍的流動性,各個擊破,最後殲滅。此舉在二年內頗見成效。張獻忠兵敗降明,李自成則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李自成遭遇起義征戰以來最慘重的失敗,最後僥倖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苟延殘喘。

李自成創業簡史

潼關東關門遺址。潼關是關中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崇禎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兵從青口山(今河北遷安市東北)、牆子嶺(今北京密雲東北)兩路毀牆入關,發動了第四次入關作戰。楊嗣昌為貫徹其“安內方可攘外”的戰略,力主與清議和,但遭到宣大總督、勤王兵總指揮盧象昇等人的激烈反對。崇禎和戰不定之際,大笨蛋盧象昇已經在河北鉅鹿戰死。騷擾上癮的清兵未再乘勝追擊。清兵撤退後,孫傳庭、洪承疇等軍事強人人均被調往遼東防範清軍,李自成則在山中得以喘息,壯大隊伍。

同年冬天李自成駐紮在富水關南的生龍寨,並娶妻生子。

曾經的起義夥伴羅汝才在湖北均縣得到李自成潼關潰敗的消息後,大為恐懼,率領一丈青、一條龍、“小秦王”王光恩、“過天星”惠登相、“興世王”王國寧、“託天王”常國安、“十反王”楊友賢等八營首領,往武當山太和宮嚮明太監李繼政投降。

新一任兵部尚書熊文燦隨後招羅汝才等至襄陽,大宴於官署,奏授羅汝才為遊擊。羅汝才紮營於均縣(今湖北丹江口)、房縣、竹山、竹谿、南漳、保康等地,與農民“錯壤而居”。獲得安全後羅汝才心有不甘,暗中和張獻忠保持來往。

同年十二月,李自成由漢南至谷城與張獻忠、羅汝才秘密見面商討時勢。臨別時張獻忠送給李自成騾馬、衣甲等物,以求緩和關係。

此時,各地起義軍都陷入了低迷期。

稱王過程 –

崇禎十二年(1639年)佯裝受降伺機修整後的張獻忠在谷城(位於湖北襄陽)再次起義,李自成亦從商洛山中率數千人馬殺出。

崇禎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李自成趁楊嗣昌的明軍主力在四川追剿張獻忠之際入河南,收留饑民,變相徵兵。鄭廉在《豫變紀略》載李自成大賑饑民的盛況:“向之朽貫紅粟,賊乃藉之,以出示開倉而賑饑民。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自此李自成軍隊由數千發展到數萬,並提出“均田免賦”口號,亦編了不少民歌供百姓傳唱, 基本大意都是:“ 投我李闖王一票,天天可以睡懶覺” 的意思。

同年十二月張獻忠率部逃出四川,偷襲襄陽,焚殺襄王朱翊銘,楊嗣昌憂悸而病卒。

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年2月27日),實力今非昔比的李自成率部攻克洛陽,殺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還從後園弄出幾頭鹿,與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為“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並“發藩邸及巨室米數萬石、金錢數十萬賑饑民”。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同年二月初,李自成趁明軍驚魂未定之時,長途奔襲,意圖攻下河南省城開封。開封守將高名衡、陳永福、王燮、黃澍等人竭力抵抗,李自成部隊受到重創,李自成自己也被箭射傷左目, 不得已於二月十九日撤兵。是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不服氣的李自成捲土重來第二次圍攻開封,再次遇到了頑強抵抗。至第二年正月十五日,李自成再次撤軍。

四月, 不服氣的李自成第三次包圍開封,一直圍到九月,依然無計可施。至九月十六日,李自成打開黃河決口,洪水首先衝開曹門,然後四門皆被衝開,城中平民遇難者甚眾。隨後李自成部先後殺陝西總督傅宗龍、汪喬年,李自成部隊日益壯大。

崇禎禍不單行,同年三月,清軍進擊遼東,洪承疇降清。11月,清軍第五次入塞,深入山東,掠走36萬人。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5月張獻忠克武昌,稱“大西”王。10月,李自成終於攻破往日傷心地潼關,殺死督師孫傳庭,佔領陝西全省。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稱帝,以党項人李繼遷為太祖,建國號“大順”。

張獻忠毫不示弱,11月在成都稱大西皇帝。

向帝都出發 –

稱帝一個月後,李自成率軍五十萬東征北京,勢如破竹。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攻破寧武,前後死將士七萬餘人,傷亡慘重的李自成下令屠城 。史料佐證來源----(自成屠城中老幼。-屠城倖存者王昆元的回憶,史見清初山西人戴廷栻著《周將軍傳略》);(賊既陷寧武,恨其久不下,屠殺一盡,血流成波有聲。-乾隆朝《寧武縣誌》12卷)

當晚,大同總兵姜瓖投降,宣府總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連下居庸關、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陽和。十一日,大順軍開進宣府。

崇楨急調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勳戚官僚捐助餉銀。

由於國庫空虛,軍餉缺乏,崇禎發出號召,讓大臣、皇親國戚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三萬為上等”。

然而,內閣首輔魏藻德捐了500兩,太監首富王之心捐了1萬兩,國丈周奎在崇禎的哀求下也只捐了1萬3千兩……,沒有金主達標,更多的權貴在哭窮、耍賴、逃避,有的把自家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練攤,有的在豪宅門上貼出“此房急售”……這場募捐運動總計募得20萬兩。

至於明朝最後一任首輔魏藻德,狀元出身,在危難之際走馬上任,北京城破前三天,崇禎問他有何對策,並說:“你只要開口,我立刻下旨照辦。” 魏藻德跪在地上,一聲不吭。崇禎氣瘋了,一腳踢翻了龍椅。魏藻德還是跪著,一聲不吭。

後來,北京城破了,崇禎自殺,魏藻德投降。李自成問他:“你為什麼不殉死?” 魏藻德回答:“方求效用,哪敢死。”(我正準備效力新朝,哪敢去死。)

三月十七,大順軍正式攻打大明帝都北京。攻擊先從平則門、彰義門、西直門三門開始,“四面如黃雲蔽野”,攻勢如潮,極具威勢。一時間,“城上下炮交發,如萬雷轟烈,天地震懾,城外火光際天。” 一直攻到正陽門下。

李自成創業簡史

阜成門,原稱平則門,是北京城西邊的一個城門,已被拆毀。

攻城的第二天,李自成忌憚吳三桂及其它明軍隨時班師勤王,再加想到滿洲旗兵多次兵臨城下,卻都無功而返。 於是便派十日前在宣府投降的太監杜勳朝城上喊話,負責守城的襄城伯李國楨讓杜勳去見崇禎帝。杜勳答應了,進城與大太監王承恩一同去見崇禎。

杜勳見到崇禎後,轉述了李自成的意思:大明和大順“割地講和”,即議割西北一帶,分國而王,大明犒賞大順軍銀百萬兩,大順軍退守河南,從此以後,大順軍可為朝廷內遏群寇、外剿清妖,但不奉召入覲。

此言不是孤證,明朝官員李長祥《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載:“兵部尚書張縉彥巡城,自東來,將至正陽門,其處之城上有酒筵,上坐者一人,旁坐者皆內官。則數人見縉彥起。縉彥問何人?內官曰:城下都督爺。縉彥驚問何以得上?內官出一紙,草紙也。其上墨寫‘再與他談’四字,帝之御書。” 此事後來也得到張縉彥的承認。

無疑,談判確有其事。如果此時崇禎答應這個條件,讓李自成軍去與清軍對抗,明朝的國運或許還會延長,崇禎也能逃過國亡身死的命運。

然而,秉承著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立國宗旨的崇禎,在大臣的莫衷一是下,拒絕了議和,選擇了死拼到底。崇禎還親自起草《親征詔書》,稱自己要“親率六師以往,國家重務悉委太子”,號召臣民奮發忠勇,到軍前聽用“分茅胙土之賞,決不食言”。隨即,書呆子崇禎召集內侍,準備死守宮城。

談判破裂, 三月十九清晨,李自成下令全線攻城。然而世事足夠滑稽,還沒等大順軍熱完身,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熱情迎接大順軍進城。李自成則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

李自成創業簡史

北京皇城的位置

在守軍開城迎接李自成的時候,聽說內城陷落的崇禎此時身邊已沒有幾人,他開始準備應急善後事宜。他先提硃筆傳書內閣,命人提督內外諸軍事,輔佐太子,然後命人溫酒,與周後、袁妃同坐痛飲以示訣絕。

隨即他命人將3個兒子太子、永王、定王叫來,讓他們改換衣衫各自逃生,同時說道:“社稷傾覆,必定使天地祖宗震怒,這一切都是你們父親的罪過。只是,朕也已經竭盡心力,無奈文武諸臣各為私心,不肯後家先國,以致敗壞至此。如今不必再問禍福,只是按情理去做。朕問心無愧了。”

之後,周皇后自盡,崇禎“遍召所御妃嬪數人,俱親殺之”,其中袁貴妃上吊繩斷墜地,未死,崇禎往她的肩頭連砍三劍,三劍砍完,兩手痠軟。隨後崇禎砍向十六歲的長平公主,“未死,手慄而止”。

五鼓時分,崇禎走到前殿,親自鳴鐘,召集百官,無人出現,隨後崇禎嘆息一會,走進內苑,登上煤山,以發覆面,與追隨自己的大太監王承恩雙雙在山上自縊身亡。明朝太子、永王和定王則被抓獲監禁。

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禮葬”,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貴妃墓中。

三天後,天剛亮,成國公朱純臣、大學士魏藻德就率領文武百官入宮向新王朝賀,他們都穿著素服坐在殿前。

其後,李自成出來見明朝官員,他南面而坐,牛金星、劉宗敏、宋企郊等自己人在左右雜坐,依次喊各人的名字,分三等授以官職。自少詹事梁紹陽、楊觀光等四品官以下都接受了任命,三品以上官員唯獨任用原侍郎侯恂,其他勳戚、文武大臣周奎、朱純臣、陳演、魏藻德等共八百餘人,都被送到劉宗敏營中進行拷問。

在大順兵進城之初,尚能遵循李自成“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的命令,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如常,老百姓都很高興。

但當李自成發現大內府庫中只有黃金十七萬,白銀十三萬,駭異之下,開始令劉宗敏查問明朝官員。武將出身的劉宗敏採取拷問方式,迫使明朝官員交出銀兩七千多萬兩。

但李自成並不贊同劉宗敏的暴行,甚至還尋機對他和其他人說“你們為何不幫助孤王作個好皇帝?”但劉宗敏並沒有聽從他的話,因而失去士大夫的支持,為大順政權功敗垂成埋下伏筆。

覆滅之路 ---

在大順政權建立之初,崇禎和大臣們就商議如何應對,一是出征,一是南遷,但內閣中沒有一個大臣全力支持。還有一個對策是勤王,即將駐紮在山海關外的吳三桂所轄四五萬最精銳部隊調入關內,協助消滅大順軍。但這一決定意味著明朝要放棄寧遠和山海關外大片土地,因而崇禎和大臣們都推委不決。

等到太原陷落,京師危急時,崇禎帝於1644年三月初四封在北部邊境抗清的吳三桂為平西伯,三月初六,命吳三桂率軍入援京城。吳三桂火速帶兵趕往京城,三月十三日入關,安頓好隨軍的十幾萬百姓後,即趕赴京城,兩天跑了300里路。等到二十日抵達河北豐潤(今唐山)時,知曉京城前一天已經失陷的消息。

而進入北京城的李自成也開始著手招降吳三桂。三月二十九日李自成派唐通拿著吳三桂父親吳襄的手書和4萬兩銀子前去招降他,吳三桂答應了。

但走到半道,吳三桂聽到父親被拷掠,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霸佔的消息,非常憤恨,就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衝冠一怒為紅顏”,遂轉回山海關,破關而入,擊破已在關上的兩萬大順軍。

李自成大怒,四月十三日親自率領十餘萬軍隊,將吳三桂父親吳襄押在軍中,東向攻打山海關,同時派別將從一片石(山海關附近)越出關外。留守北京者為牛金星、劉亮與李侔等。

此時,防守錦州的清將艾度禮等從“逃人”口中獲悉:“寧遠一帶,人心震恐,聞風而遁。”

三月十六日將這個消息傳達到瀋陽後,滿清政府當即決定“修整軍器,儲糧秣馬,俟四月初大舉進討”。

朝鮮使臣鄭太和四月十四日寫道:“(清使鄭命壽)又曰:‘頃日九王聞中國本坐空虛,數日之內,急聚兵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成敗之判,在此一舉。”

無疑,清朝此時增兵應是得知北京發生的事情,明朝既然已滅亡,滿清決定傾巢出動,最後衝刺,與李自成一爭天下。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兵六萬,與駐守山海關將領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戰至四月二十二日,吳三桂部隊漸漸不支。不得已,吳三桂受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清軍突然從吳三桂陣地的右邊發起出擊,李自成軍大亂,大順軍主將劉宗敏受傷,李自成急令撤退。清軍追出40裡,致使大順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四月二十六日(5月31日)李自成逃回京城,僅剩三萬餘人,惱羞成怒的李自成怒殺吳三桂家大小34口。二十九日(6月3日)李自成在北京武英殿匆忙稱帝,並將獲得的黃金以及宮中庫藏、器皿全都熔化,鑄為餅,每餅千金,約有數萬餅,次日挾持明朝太子、永王和定王向西逃往西安。至此大順王朝統治北京僅四十二天。臨行前大順軍火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以洩心頭只恨。

李自成撤離北京後,滿清攝政王多爾袞命吳三桂不得入京城,須直接追擊李自成軍,在保定以南的望都一戰,大順軍一度重創清軍,五月初二日在定州清水河(今河北省定州市),李自成再次慘敗,大將谷可成陣亡。五月初三日(6月7日)多爾袞軍入主北京城,一個新的王朝入主中原,隨後多爾袞立即派出兩路大軍,一路由多鐸率領南下攻打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政權(南明),一路由阿濟格率領攻打李自成軍。阿濟格和吳三桂部隊從保德州渡河,突破大順軍的北部防線,經綏德、延安,直逼西安,七月李自成軍渡過黃河敗歸西安。

1644年十二月,清軍乘勝追擊,出擊潼關,大順軍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紅衣大炮尚未到達,圍而不戰。

李自成創業簡史

紅衣大炮複製品

(紅衣大炮原稱紅夷大炮,是歐洲在16世紀製造的一種加農炮,明代後期傳入中國,軍人迷信,為了祈求勝利,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象徵吉利的紅布,正巧清代滿族忌諱“夷”字,便定名為紅衣大炮。)

至1645年,清軍以紅衣大炮攻破潼關,李自成棄西安,經鄧州、襄陽入湖北,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然而左良玉卻在東進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側”征討馬士英病死途中。四月李自成入武昌,被清軍一擊即潰。五月在江西再敗。

再後李自成下落不明, 有死於通城說,有出家為僧說,不足考據,只留簡歷,任由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