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某产业即将“消失”,37家门店被苏宁收购,谁是赢家?

据悉,2月12日,苏宁接盘万达百货,收购了万达有限公司下属的全部37家百货门店,这场收购案却出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对于作为售卖方的万达来说是“甩下了包袱”,利于企业发展,而对于收购方的苏宁来说却是重要的一步,将它看做公司未来发展的助力,但就目前而言,他们双方的愿景可能要落空了!

万达某产业即将“消失”,37家门店被苏宁收购,谁是赢家?

百货成“烫手山芋”!万达集团致力转型?

万达集团之前为了还债变卖了大量的股权,而作为“万达集团四大支柱”之一的万达百货在集团中的重要性也逐步下降,成了现在的“烫手山芋”,它经历了什么?

在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初期,万达百货就被作为万达广场的衍生品,紧接着在短期内扩张了大量的店面,因为万达的实质是收租金的地产商,不是零售商,而且当时的电商都处在爆发阶段,因而万达百货的扩张,并没有给万达集团带来多大的利益,甚至为以后埋下“祸端”。

果不其然,在2015年时,已经成立了8年之久的万达百货突然启动了紧急关店计划,王健林表示要关掉国内一半的百货门店,之后陆续关了56个门店,关店率超过了50%,亏损的漏洞也越来越大,最后成为“烫手山芋”,万达就想“脱离”百货业。然而最令人疑惑的现象却出现了。

万达某产业即将“消失”,37家门店被苏宁收购,谁是赢家?

在2016年,万达百货收益与阿里的银泰百货持平,还在2017年出现了盈利高峰期,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0%左右,业绩是近十年来最好的一年,由此看来万达百货未来的发展不可估量,但万达还是决定出售,这不免令人疑惑,许多专家分析,万达是在决心转型,因而“舍去”万达百货!

万达商业在退市以后改名为“万达商管”,之后将13个文旅项目、77家酒店卖出,套现637.5亿元,还将海外产业几乎全部抛出,再加上这次出售百货,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仅是为了减轻万达资金链的压力,还为其企业转型做准备。

万达某产业即将“消失”,37家门店被苏宁收购,谁是赢家?

苏宁的“小算盘”打错?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收购万达百货,是苏宁2019年全场景零售布局的重要棋子、智慧零售能力全面输出的代表”。这就明确表示,苏宁想利用万达百货进一步发展新零售,但是这样的“小算盘”可能打错了!

其实不难看出,收购万达百货就是为了补充苏宁时尚百货的门店和供应链,因为在春节前苏宁就推动品类整合,还完成了品牌年轻化的转型,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新零售,所以收购万达百货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步,但是苏宁貌似低估了现今新零售的发展状况。

此前,阿里巴巴也收购了银泰想要扩充线下零售业态,但是至今并没有对新零售起到大的作用,而阿里改变了原来的意图,将它作为一种熟悉的模式,向百货行业做输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跟苏宁的现况如出一辙,这就可以得出苏宁的此次收购并不会产生大收益。

万达某产业即将“消失”,37家门店被苏宁收购,谁是赢家?

此外,京东近期提出“无界零售”势头也是猛增,这让京东在新零售行业中占据强有力的优势。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里,实体店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冲击,新零售的发展却如火如荼,而京东此次借助互联网,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新零售,这样的创新给电商的未来提供新的方向。相比之下,苏宁的新零售模式还停留在尝试阶段,各个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面对如此的“劲敌”,苏宁在新零售行业想要拥有大的竞争力是很有难度的。

万达某产业即将“消失”,37家门店被苏宁收购,谁是赢家?

苏宁的“生机”

据悉,苏宁的收购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结果,但是亏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与其在不擅长的经营模式上死磕,苏宁更应该充分利用线下流量入口,侧重“用户经营”,进而为电商业务导流。另外,朝着个性化、精品化、餐饮化的方向发展,才是最理想的策略。

此次的收购对于苏宁来说是个大的挑战,如若能稍作调整也会获得大的收益,但是坚持原来的发展策略,那对苏宁整个公司的发展将造成大的影响。

无论是万达要转型还是苏宁想“借力”发展,就目前而言都不乐观,万达出售百货业虽然有利于企业转型,但是势必会对万达集团产生一定的影响,万达百货也将在新零售行业消失,更不用说苏宁不确定的发展策略会给苏宁带来的风险,这场收购案可能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但是相比之下,苏宁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较大。

你觉得这场收购案会有不同的结局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