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ofo 的商業變現開始大規模瞄準網貸平臺。依託自身擁有的龐大用戶體量,與萬達普惠、小黑魚信貸、貸上錢、省唄、玖富萬卡、小白來花、360借條、點點等多家網貸平臺達成合作,在其App的“看看”、“錢包”等欄目中內嵌相關網貸平臺的推廣服務。

ofo 對於變現的渴求變得越來越強烈。這家昔日的明星企業在2018年屢次被傳出負面傳聞,雖多次對外否認但似乎於事無補。

自今年 4 月 ofo 在內部啟動商業化變現,它已經圍繞車身廣告、APP等推出多項變現措施,此前它曾宣稱相關收入已經超過億元。

公開報道中,已有多家供應商對 ofo 拖欠貨款或物流費用提起訴訟,它的辦公場所也從昔日佔地四層的理想國際大廈搬到互聯網金融中心。

藉助龐大的 APP 端內流量,ofo 密集地推出相關廣告業務。一位與其合作的網貸平臺人士向記者證實,大約從今年三季度開始,ofo 開始推出信貸方面的廣告業務。至今,ofo 已經至少與9家網貸平臺達成了合作。

此前,ofo 曾聯合 PPmoney 在其 APP 中推出相關“押金理財”的活動,ofo 用戶可將 99 元押金升級為 PPmoney 的 100 元特定資產,享受 8% 的歷史年化利率+8% 的新手福利。在事件曝光之後,因為 PPmoney 的 P2P 理財背景引發公眾質疑,雙方隨後緊急暫停了相關合作。

ofo 向記者強調,與上述網貸平臺的合作只是正常的市場合作,其中一位網貸平臺的內部人士向表示,ofo 給出的導流費用比市場價低上 10%~20%,“他們可能是急於在現金流上做補充。

導流費用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急於變現?

在 ofo APP 中的“看看”和“錢包”欄目中,ofo 至少內嵌了萬達普惠、小黑魚信貸、貸上錢、省唄、玖富萬卡、小白來花、360借條、點點等 8 家網貸平臺的推廣鏈接,加上此前暫停的與 PPmoney 的合作,ofo 一共合作了至少 9 家網貸平臺。

在“看看”的欄目下,ofo利用“ofo 騎行權益免費領”的活動推廣 360 借條、省唄及點點等三家網貸平臺的服務,用戶在相關平臺上使用 ofo 註冊手機號完成信用認證資料並通過授信後,可獲得 ofo 餘額、ofo 月卡等相關獎勵。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萬達普惠、小黑魚信貸、貸上錢、玖富萬卡、小白來花(包括在看看欄目中的“省唄”)則內嵌在“錢包”中的“我要借錢”板塊,用戶點擊相應圖標後可直接跳轉到相關平臺的註冊頁面。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上述網貸平臺中的一位內部人士向表示,大概在兩三個月前,ofo 在其 App 內推出了相關信貸方向的廣告服務。“像 ofo 這麼大的流量入口,一般只要它在行業裡放出風聲,我們就都會想要試一試,也沒有太大損失”。

他強調,與ofo的合作單純是廣告方面的商業合作。之前,他們也曾在 QQ 運動、陌陌、抖音等平臺上投放廣告,“投放平臺都比較雜,並沒有特定的行業。”

據其介紹,每成功導流一名貸款用戶,他們需要向 ofo 支付一定的導流費用。不過,相較於信貸市場上平均一名用戶的 200 元~500 元的導流成本,ofo 給出的報價要低上 10%~20% 左右。

他分析,可能是最近ofo的財務狀況不太理想,所以著急想要補充現金流。在與PPmoney 的合作曝光之後,ofo 對外表示,與 PPmoney 的合作是一次對共享單車用戶免押金騎行方式的全新嘗試和探索。

據界面新聞報道稱,ofo 與 PPmoney 的“押金理財”相關活動中,當用戶同意授權把押金轉換成 PPmoney 投資後,PPmoney 需向 ofo 支付一百元一人的導流費,還包括利率。(ofo 在聲明中否認了該說法。)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上述人士對稱,市場上平均一個投資用戶的獲客成本在七八百元左右,ofo 給出的報價在行業中“算很低的”。

但即便如此,ofo 的導流效果依然不太理想。該人士稱,根據他們觀察,ofo 的月活和日活並沒有它宣稱的那麼多。此外,在一款騎行 App 中加入貸款廣告的邏輯似乎也不太成立,“你給人家導流個防霧霾口罩可能還行,但推薦貸款,轉化率並不是很高。”

此前合作平臺 PPmoney 被曝“人去樓空”

一些流量平臺與網貸平臺合作進行導流在業內並不新鮮。此前,小米曾在其系統內置的多款 App 中推廣 P2P 類理財項目,但之後隨著 P2P 行業多家平臺集中“爆雷”,小米推薦的多家平臺也同樣出現了問題。

之後小米對外回應稱,向小米投訴相關 P2P 平臺風險的用戶數量累計達 429 人,涉及金額約4000 萬元。小米已第一時間下線了所有 P2P 推廣廣告,也在盡全力幫助用戶向涉事平臺追索維權。

ofo一位員工向記者表示,與 ofo 進行合作的平臺均為網貸平臺,客觀上並不存在類似於小米曝出的 P2P 跑路風險。截至發稿,ofo 尚未對記者回應合作伙伴的挑選標準。

此前與 ofo 合作的理財平臺 PPmoney 在近日被曝出拖欠員工多月獎金及未發提成200餘萬元,且旗下八個事業部均已解散,相關員工已申請勞動仲裁。

PPmoney 對外發表聲明,否認相關消息,稱“相關傳言並不屬實,當前 PPmoney 萬惠集團生產經營秩序一切正常”,對於相關自媒體的惡意造謠、傳謠行為,PPmoney已經通過法務部採取措施積極維權。

上述與 ofo 合作的網貸平臺人士向記者透露,ofo 挑選合作伙伴還是比較謹慎,多是選擇一些市場上頭部的品牌進行合作。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跪著活下去的 ofo

過去半年,ofo 在商業化變現上進行了多次嘗試,並不斷向市場放出利好消息。4月,ofo 內部成立 B2B 部門,推出車身廣告、App 端內廣告及企業綠卡等多種變現手段。6月,ofo對外宣佈相關業務的總營收已超過1億元,同時 ofo 在國內 100 餘座城市也已實現盈利。

8月,ofo 在 App 內上線短視頻廣告業務,稱之為“視聽風暴”,上線兩週後宣佈訂單量大漲400%。據新浪科技曝光的報價顯示,ofo“視聽風暴”全國獨播的刊例報價為175萬/天,折扣價為75萬,宣稱曝光量1500萬;合作方式有三種:全國投放、定向區域投放、三分之一輪播。

此外,最近接了三無“蜂蜜”廣告的 ofo 小黃車公眾號的軟文報價也被曝出,最低報價 48 萬一條。相關報道中稱,ofo 的合作方案提到目前該公眾號的粉絲數為 2500 萬,可帶來百萬閱讀量,藉助 ofo 的新聞話題還可以迅速搶佔媒體頭條。

但與此同時,ofo 的各項業務卻開始急劇收縮。今年開始,ofo 被曝已經接連退出日本、韓國、印度、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多個海外市場,國內鄭州、西安等城市則被曝辦公地點已“人去樓空”。北京總部更是從佔地 4 層的理想國際大廈搬遷至原海外部門的辦公地——互聯網金融中心。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ofo 的多家供應商也走向了討債之路。

8月,上海鳳凰發佈公告稱,2017 年鳳凰自行車與東峽大通(ofo 小黃車)簽訂了《自行車採購框架協議》後,簽訂多份採購合同,截至起訴之日,東峽大通仍欠鳳凰自行車貨款6815.11萬元。上海鳳凰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 ofo 償還貨款及違約金。

9月,又有媒體曝出 ofo 拖欠雲鳥、德邦等物流供應商數億元欠款。德邦物流、百世物流等多家物流供應商已將 ofo 告上法庭。

11 月 14 日,ofo 創始人戴威在公司員工大會上表示,由於供應商債轉股,目前公司資金情況正在好轉,但依然很困難。

11 月 28 日,戴威發佈公司內部信,對公司的組織架構進行精簡整合,合併多個部門組建新的戰略財務與法務中心、研發與大數據中心及產品與增長中心等。

“屬於我們的戰鬥還在繼續”,戴威在內部信中說,“……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等一顆小星星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ofo自降導流費與9家網貸平臺合作,自救還是玩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