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不知大家是否和小编一样,在某一瞬间突然感觉自己老了,曾经小孩嘴里的“哥哥”变成了“叔叔”、曾经喜欢的歌手和演员不再活跃在舞台和荧幕,就连本以为不会完结的连载动漫和电影,最后也像青春一样匆匆收尾。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2018年,樱桃子、金庸、斯坦·李相继离去,意味着樱桃小丸子、杨过与郭靖、蜘蛛侠和X战警等等这些曾无比鲜活的角色,将在时光的冲刷中逐渐褪色。所幸的是,那些我们年少时渴望拥有的车型,不但未离我们远去,反而变得越来越年轻!

10万级“操控之王”


懂哥年少时,网络远不及今日发达,我对汽车的了解,仅限于大街小巷停放的车型。当年懂哥邻居家的大哥拥有一辆黄色的福克斯,每当我骑着“祖传”的二八大杠放学回家,看到楼下的这辆两厢小车时,便会深切的感受到贫富差距。即便现在的我已记不清开过多少款车,但脑海里依然会偶尔浮现出那抹黄色的影子。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1998年,第一代福克斯在欧洲上市,在欧洲大多数同级轿车后轮还在采用半独立悬架时,福克斯一经推出便采用了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因此操控和行驶稳定性尤为突出,加上空间相比同级也优点明显,因此第一代福克斯没多久就火了。第一代福克斯曾连续五次获得美国《CAR AND DRIVE》杂志评选的“十佳车型”称号,更曾是英国市场连续50个月同级别车型的销量冠军!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而小编记忆中那台黄色福克斯——第二代福克斯由长安福特引进国内之后,也成为了一代神车,尤其是两厢版本的福克斯,让国人领略到了属于两厢车型独有的操控魅力,成为了年轻人心中10万级车的“操控之王”!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2012年,第三代福克斯正式在国内发布,它不但外形更加炫酷、动力性能更进一步,还加入了很多高科技配置,比如进气格栅主动关闭技术、无钥匙进入/启动、主动刹车系统、定速巡航等等,因此成为了国人最受欢迎的轿车,蝉联2013年、2014年国内销量排行榜冠军,年销量近40万辆!从1998年到2018年,经历了三代蜕变的福克斯全球销量早已超过1500万辆!而如今,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四代车型。

新一代福克斯之诞生


2018年11月,新一代福克斯在国内正式上市,对于新一代福克斯各方面的表现如何,懂哥当然也很关心,因此做了一番深入研究。在展示研究成果前,懂哥还是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下新一代福克斯外观内饰的变化。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随着又一次换代,新一代福克斯的外形相比第三代车型反而更年轻了,更尖锐且尺寸更大的中网配上犀利的大灯,以及浑身充满肌肉感的线条,使得它的外观更加运动,仍如当年那样,远远一瞥便能牢牢吸引你的视线。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而视线转移至车内,左右对称式的仪表台设计看起来赏心悦目,中控区域的功能按键布局明晰合理,旋钮式换挡、电子手刹、自动驻车、自动泊车等配置的变化,使得科技感进一步增强了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便利性。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无论外观还是内饰的改变,新一代福克斯无疑都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唯独全系搭载三缸发动机这一点让不少车迷有所顾虑。尽管三缸发动机并不是近些年才诞生,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都是个新兴事物,在对待新事物之初有所抵触,这是人之常情。

而且三缸发动机相比四缸发动机,天生存在振动、噪音等方面更难控制的缺点,进而影响整车的NVH性能、破坏用户体验,这一点福特厂家自然也心知肚明,但为什么依然坚持这么做?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近些年,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得环境污染日益恶劣,全球对汽车的燃油消耗及排放法规要求也越来越来严苛,连奥迪A8、宝马7系等曾经动辄3.0升排量以上的豪华品牌大型旗舰轿车,都被迫用上了2.0升小排量发动机,三缸发动机也开始普及。无论是大众、本田、通用等外国品牌还是上汽、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都陆续推出了三缸发动机,这个阵容还将越来越庞大,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连续6年获得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

除此之外,福特是三缸发动机应用和研发方面的先驱,在三缸发动机的研发调校方面底蕴颇深,早在2014款嘉年华上,福特便开始采用1.0T的三缸发动机,它从2012年开始、连续6年获得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其优异的表现已让不少人对三缸发动机改观!那么,新一代福克斯搭载的EcoBoost 180三缸发动机呢?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我们要深入了解一个人,要先了解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因为人的性格养成,和年幼时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而如果要深入了解一款车,当然也需要首先了解它的生产环境,设计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孵化,也难铸造精品。生产新一代福克斯的长安福特第二工厂,是重庆自动化、现代化标准最高的工厂之一,拥有宽敞的工厂、完整的生产线和实验室,为此长安福特投入了4.9亿美元(约33.4亿人民币),四大车间(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平均投入8.2亿人民币!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而生产EcoBoost 180发动机的重庆工厂,投资更是达到了5亿美元、总占地面积超40万平方米,拥有独立生产发动机的能力,且完全符合全球标准。生产能力有了保证,那么这款EcoBoost 180发动机的实力到底如何?

黑科技加持的新一代福克斯


在传统的认知里,三缸发动机天生就比四缸发动机更易抖动。因为燃油在气缸燃烧会推动活塞上下运动会产生往复惯性力,四缸发动机运作时两个活塞同时上移、另两个活塞同时下移,这种“默契”的配合能互相抵消部分往复惯性力。而奇数缸的三缸发动机因为结构的原因无法做到这一点,但现在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足够突破这个局限了。

针对三缸发动机的抖动问题,福特的工程师针对EcoBoost 180发动机的结构,在机械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首先采用了中置平衡轴的设计

且进一步加强了平衡轴位置的刚度,精准计算出了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不平衡力矩的大小和相位,通过平衡轴的反相位旋转进行补偿和削减振动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其次它的曲轴采用了偏心的设计,以起到“隐形平衡轴”的作用,和平衡轴配合形成“双平衡轴”结构,进一步平衡发动机;同时优化了发动机缸体结构,从而达到了显著降低噪音和抖动的效果,因此EcoBoost 180发动机的NVH表现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甚至超过了主流四缸发动机!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为了进一步提升整车的NVH性能,新一代福克斯在发动机舱、车门、车顶、地板等处大量使用了高性能吸音材料,通过16项优化技术将整车密封性能提高了30%,使得其怠速时的噪音仅39.2分贝,车内比图书馆(40分贝)还安静。所以坐在怠速的新一代福克斯内几乎感受不到发动机的噪音及振动,唯有浑厚的排气声浪在不断挑逗你的驾驶欲望。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在动力方面EcoBoost 180发动机也毫不示弱,其最大功率达180马力,仅1750rpm便能达到240牛米的峰值扭矩,和四缸发动机相比,完全可以媲美甚至更加优秀!这主要得益于它的一身“黑科技”。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首先它采用了进气歧管加缸内直喷的双喷射系统,使得在各种工况下燃油都能很好地雾化,提高了燃烧效率;其次还采用了低惯性混流式涡轮增压器,使得低转时涡轮增压器能更快地响应;甚至它还带有停缸技术,能三缸变两缸,从而进一步达到省油的效果!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高效高性能的EcoBoost 180发动机配合聪明的8AT变速箱,加之更换至全新的C2平台并对底盘进一步调校优化,使得新一代福克斯驾驶起来更加乐趣十足!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经过对EcoBoost 180这款三缸发动机的了解,相信大家已经消除了一些顾虑,但可能还是有些担心:三缸发动机会不会很不经用,开个几万公里就不行了?大家能想到,福特的工程师自然更不可能忽视,因此早在开发阶段便进行了无数的测试。

为了测试发动机的耐久性,工程师使样机每天24小时维持在4000-6500rpm的极限转速、连续不间断运转10天,以测试发动机在长期高负荷运转、处于高温高压状况下的承受能力,即使是以艰难著称的24小时勒芒赛,也不会如此残酷!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除此之外,工程师还使发动机在零下30度至100度之间冷热交替循环,并且坚持让发动机忍受了这种“冰火两重天”之苦长达400小时。然而这种严酷的考验,到这还没有结束!

为了进一步检验发动机和整车整体的耐久性能,福特对新一代福克斯进行了严格的耐久性测试——帕斯卡测试,在90天时间里驾驶新一代福克斯进行了高速、极限爬坡、颠簸路面、碎石路等各种路况的实际测试,以进一步考验EcoBoost 180发动机的性能和整车表现!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卖了1500万辆的“小钢炮”,换成三缸反而更猛了?



经历过重重考验之后,工程师还对发动机进行了拆解,并测定各零件的损耗程度,以证明EcoBoost 180发动机完全能符合标准,并能经受重重的炼狱考验!


写在最后

随着各国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小排量三缸发动机渐渐成为了趋势,福特、宝马等大型车企均开始这方面的研发并逐渐投入使用。对于“新兴”的事物,人们最初往往会抱着怀疑的态度,以前那些坚决抵制涡轮增压(虽然历史挺久了,但之前一直未普及)的人,如今想必已习惯并爱上涡轮增压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