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谁能想到那个牛逼哄哄的冯小刚,也曾卑微到骨子里。

冯小刚出生于于北京西郊市委党校的大院里,后来父母离婚,他和母亲和姐姐搬出大院,生活贫寒,为了跟大院子弟混在一起,冯小刚可是没少“动脑筋”。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野路子怎样获得春天

北京文艺圈分两大派,一派是大院子弟,一派是胡同串子。当时的郑晓龙、姜文、陈凯歌等都出生与大院中,其中,王朔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当年编剧的《渴望》,可谓是家喻户晓。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冯小刚高中毕业后进入部队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退伍后,冯小刚到北京城建开发公司做了一名文体干事,也就是在时候他结识了郑晓龙,这个将他带入京圈的第一人。

相比起那些大院子弟起来,冯小刚在他们中间是难免有些自卑的,但这也并不妨碍他顺着杆子往上爬。郑晓龙当时在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主抓生产,谁想要进中心都要通过他,于是他成为了冯小刚的第一个目标。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为了攀上这根线,“鸡贼”的冯小刚,对他毕恭毕敬,经常请郑晓龙吃饭,沟通理想工作,平时也是经常献殷勤,郑晓龙也是个爱才之人,领着他就此走上了电影之路。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郑晓龙不吝啬于自己的权利和才华,不仅把他推荐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工作,还手把手教冯小刚编剧、拍戏、冯小刚抓住了机会,自然不能放过,不久后,两人合作编剧的《遭遇激情》就获得了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编剧提名。

通过郑晓龙的关系,冯小刚如愿的认识了王朔,也是偶然的一次机会下,冯小刚得知郑晓龙和王朔的关系,几次央求郑晓龙带自己认识王朔。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从此以后,就跟着王朔屁股后边儿跑了。不得不说冯小刚拍马屁的功夫是一等一的好,据说,当时冯小刚用:抬头望见北斗星,来形容王朔。这谁能招架得住。

但王朔打心眼里看不上冯小刚,暂且不说他的身份,他更觉得这个人为人太过圆滑,不靠谱,但面对已经把自己捧到天上的冯小刚,还是表面接受了这个“朋友”。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后来叶京问过王朔:“你既然这么讨厌这个人,早干嘛了?”

王朔说了一句:“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冯小刚“做人”可是一把手,凡是对他有利的,他绝不会放手。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冯小刚更是不在意那些“小小的”屈辱。当时一部电视剧叫《凯旋在子夜》,里面有个小反派,剧组里的人都开玩笑说非常适合冯小刚出演,当时他们的描述是:瘦小干瘪,獐头鼠目,长得特别像坏人,这个角色您不演可就可惜了,冯小刚也没有拒绝。后来更为过分,在《玩的就是心跳》中,王朔描述“和电视艺术中心的一个美工同名”“长得像越南犯罪分子”。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面对这些嘲讽,冯小刚内心不是不知,但他 还是心照不宣的照单全收,他并不介意这些所谓的嘲讽,只要有机会可以往上爬,受点委屈又怎样?冯小刚知道,当时的自己没资格清高。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后来冯小刚跟王朔渐渐搭了关系,王朔还把冯小刚带进了自己的朋友圈,慢慢认识了王中磊,王中军兄弟俩。

“圈里”那些恩怨是非

1994年,冯小刚和王朔共同创立了好梦公司,但发展并不顺利,好几部剧都被毙了,冯小刚发现了不对劲,便与王朔分道扬镳了。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王朔当时遭到文化圈对自己的打压,很快就面临了事业的低谷,王朔走后,《甲方乙方》爆红了,票房爆炸,本来是两人共同制作的电影,却只剩下了冯小刚一人的功劳,王朔知道后,两人彻底闹掰。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电影挣钱后,也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于是冯小刚开始拉拢关系,找投资,王中军就是重点对象。

当时王中军的公司华谊兄弟,是全国十大广告公司之一。1998年,王中军偶然参与到英达拍摄的情景喜剧《心理诊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加上当时内地电影市场还没有人开拓,是一块肥肉。于是,他们想进军影视圈,而当时冯小刚就是不错的选择。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三人就这么产生了合作关系,冯小刚也因此渐渐站稳了脚跟,三人更是因为“利益”的关系下好的不得了。

冯小刚当时正在和王氏兄弟筹拍《一声叹息》,而这部剧是根据王朔的小说《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改编的,没有原作者王朔的允许,他们借十个胆子也不敢开拍,就这样冯小刚不得不找上已经不相往来的王朔。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这时候的王朔哪里还会搭理冯小刚,冯小刚当时即便是托遍所有关系还是没有联系到王朔,后来,哭着找到叶京帮忙。叶京是大院子弟,和王朔的关系也是很铁,最后,王朔卖了叶京的面子,同意了这回事,但还是找机会狠狠的羞辱了冯小刚。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一声叹息》上映后,口碑和票房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获得了埃及电影节的奖项,当时记者问到王朔此事,他淡淡的说:“在我的印象里,埃及电影节的奖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企业奖。”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虽说叶京帮了冯小刚这个大忙,但也免不了被冯小刚坑,所以对于冯小刚这个人可是看的清楚地很,十年后,他导演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特意找了一个跟冯小刚相像的演员出演剧中“冯裤子”一角。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剧中的冯裤子,长相丑陋,性格猥琐,爱占小便宜,又欺软怕硬,最后还做了导演。大家一致认为这个角色是以冯小刚为原型创作的。

冯小刚在王朔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时间长了,更是憋屈。

有记者问道叶京:“不怕冯小刚生气吗?”

叶京说:“这有什么好气的,冯小刚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2003年,冯小刚拍摄了电影《手机》,这部以崔永元为原型的电影,更是让大家对冯小刚的小人之心有了深刻的认识。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2002年,冯小刚邀请崔永元在去家中吃饭,告知他要拍一部主持人为故事背景的电影,崔永元也是老实的把自己遇到的故事全盘告知。

2003年,电影上映后,崔永元才知道,剧中谈话主持人严守一,作风不正,乱搞男女关系,最后被女主持人成功上位......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这对崔永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给本来就有抑郁症的崔永元内心更是填了一道伤疤,但冯小刚却始终没有给他道歉,更是没有站出来给冯小刚说过一句澄清的话。

显然,冯小刚给崔永元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却没有一点歉意。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没想到,后来,又传出要开拍《手机2》的消息,为了安抚崔永元,他们竟然还欺骗崔永元新作名字是叫《朋友圈》,与崔永元没有任何关系。

崔永元也是后来看到了电影的宣传海报才知道名字还是《手机2》,彻底不淡定的崔永元,爆出众多大料,接下来就有了之后一系列的事情。

冯小刚:“小钢炮”曾经可没这么狂

结语

毫无疑问,野路子出生的冯小刚获得了成功,我们无法掩埋她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就,但在他这里成功并不代表一切,为了成功舍弃了自己的尊严和道义,将自己的朋友陷于不义,这种行为永远无法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