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應該沒救了,《黑豹》都能入圍了

前幾天,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公佈了入圍名單,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讓國內電影愛好者意外的是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獲得7項提名,並且入圍了最佳影片。

入圍名單公佈之後,網絡上一下就炸了鍋,網友紛紛留言奧斯卡過於政治正確了。

其實,網友們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顯得片面,個人覺得奧斯卡正在走下神壇,和大眾通俗文化做了妥協,和市場做了妥協。

奧斯卡真的沒救了。

這不是以前的奧斯卡。


奧斯卡應該沒救了,《黑豹》都能入圍了


以前的奧斯卡藝術至上,對這種科幻電影根本理都不帶理的,更別說讓它們入圍最佳影片了。

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是2008年,諾蘭拍得《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也是第一部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金的超級英雄電影。

這部電影當年上映之後,諾蘭的死忠粉將其刷到了imdb的榜首,到今天依然排在imdb的第四位。

在國內觀眾心中,也排在豆瓣第27位。

如此偉大的電影,在當年愣是沒有拿到奧斯卡的入圍,而如今《黑豹》這麼一般的電影都能入圍了。

這樣的奧斯卡還是當年的奧斯卡嗎?


奧斯卡應該沒救了,《黑豹》都能入圍了


2010年,全世界的電影愛好者,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奧斯卡能夠把最佳影片頒給《阿凡達》。

可是,最終獲獎的依舊是《拆彈部隊》。

一個講述美國主旋律的小電影。

至今,沒有人會懷疑《阿凡達》的經典性,也沒有人會在意《拆彈部隊》拍得有多好。

這就好像是劣幣驅逐了良幣。

以前,奧斯卡對科幻電影不屌照,大家也都能接受,覺得你是全世界最高水準的電影獎項,彰顯一下自己的高逼格是應該的。

後來,大家才知道,你一直遵循的是美國主流價值體系之下的政治正確,主旋律和黑顏色是一個不能少。

現在,終於有人弄明白了你的原則。

然後,順著你的原則拍了一部顏色電影。

奧斯卡就會自然地給出提名了。


奧斯卡應該沒救了,《黑豹》都能入圍了


當然了,我們所有人應該有個共識,雖然《黑豹》不是特別好的超級英雄電影,但是至少不是個爛片。

在北美更是深得主流觀眾的喜愛,在幾個主流打分網站上也是有著極好的口碑,票房上更是拿下了7億美金。

《黑豹》的故事顯得很平平淡淡,就一西方世界經典的王子復仇故事,技術方面也沒有達到世界頂級水平。

但就是這麼一個電影,卻創造了超級英雄電影史上第一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驕人榮譽。

時也,命也?

這部電影在北美熱映期間,諾蘭導演就公開表示其有可能入圍奧斯卡提名,當時只是以為他在開玩笑,沒想到真的言中了。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諾蘭的話,還是覺得他在反諷,他在高級黑,因為他好像完全熟知奧斯卡的那幫老評委到底喜歡什麼電影。


奧斯卡應該沒救了,《黑豹》都能入圍了


《黑豹》講了一個非洲的原始部落國家靠著天上掉下來的一塊隕石獲得了稀有金屬,然後利用這些金屬發展出了領先人類無數年的高科技。

但是在如此高科技的背景下,依然是古老的君主制國家制度和文化禮儀,並沒有產生高級文明

這是什麼。

這就是典型的西方人眼中的黑人世界啊。

落後,野蠻;愚昧,無知。

《黑豹》也不是拍給非洲黑人看的,而是給美國黑人看的,要告訴生活在美國的黑人應該以開放胸襟來擁抱自由世界。

所以,最後的結局必然就是起來想要反抗的那一方灰飛煙滅。

聖母毀世界。

但是,和諧的社會需要聖母思維。


奧斯卡應該沒救了,《黑豹》都能入圍了


白人和黑人必須是要手拉手的向前走。

以前是不拉沒人批判你,現在是拉著了,還要告訴全世界人民,我拉上了。

不是左,就是右,但歸根到底還是右。

所以,那些左翼思潮永遠都是一時煙雲,消失在歷史的天空裡。

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有了小小的變動,最佳影片的提名,從原來的5部增加到了最多的10部。

今年提名就有8部。


奧斯卡應該沒救了,《黑豹》都能入圍了


今年奧斯卡提名影片在各大網站上的評分

但是,就算改制了,在正常情況之下也輪不到《黑豹》提名,或者寧肯空缺一個名額,也不應該是《黑豹》。

《黑豹》能提名奧斯卡,《戰狼2》就能拿金馬獎?

有網友戲稱,《黑豹》是美國版《戰狼》。

你還別說,這真這樣。

一個美利堅的主旋律加政治正確,另一個大中華的主旋律加政治正確,這有什麼區別呢?


奧斯卡應該沒救了,《黑豹》都能入圍了


很多人現在很反感政治正確這個詞。

但是,你要是說《黑豹》能提名,沒有沾黑顏色的光,我是打死也不信了。

還有就是奧斯卡的媚俗,主動迎合大眾文化。

如果說有一天奧斯卡真的 走向了末路,那麼請記住一定是從黑豹提名的那一天就是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