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1917年的苏俄十月革命之后,原来的沙俄帝国退出了战争。但是俄国国内战争还远没有停止,前有布尔什维克政权与资产阶级政权的明争暗斗,后有各国列强虎视眈眈,大家想要从这个倒下的北极熊尸体上分一杯羹。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这种情况下怎么会少了一直喜欢趁火打劫的日本呢?日本觊觎俄罗斯远东地区已久,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终于这个机会来到了。

原来在一战期间,沙俄帝国在战争进程中曾经将奥匈帝国战俘中的捷克族和斯洛伐克族士兵抽调出来所组成部队,称之为“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现在停战了,这支部队需要从俄国撤回来。

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一度同意将这支沙俄的雇佣兵缴械之后经西伯利亚送往海参崴,让其登上西方列强所提供的船只回国,但这支成建制的部队很快便为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白军所利用,成了苏俄内战中的一颗棋子。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与此同时,中华民国海军出动“海容”号巡洋舰,运载陆军第9师第33团先遭部队以护侨名义进驻海参崴,由此正式开启了中华民国对苏俄革命的干涉之旅。“海容”号抵达海参崴之时,港内已经停泊了英、美两国海军的“萨福克”号装甲巡洋舰、“布鲁克林”号巡洋舰。日本海军也派出了以“肥前”号战列舰为首的4艘军舰。英、美、日三国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地进军海参崴,打的就是拯救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旗号。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协约国阵营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既然已经同意继续对德作战,那么就属于必须拯救的战友。不过此时德国正集结最后的力量在西线发动号称“皇帝之役”的连续进攻,1917年4月对德宜战的美国此时也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向欧洲战场输出陆军,因此协约国阵营中唯一有力量深人苏俄领土的似乎就只有日本了。日本虽然既有利用苏俄内战扩张其东北亚势力范围的野心,又有实力将其实现,

经过一番外交上的扯皮之后,8月2日日本政府发布出兵声明,被日本史料称为“西伯利亚干涉战争”的军事行动由此展开。说好各出一哨人马,大家一起去。日本12000人,美国7000人,法国2200人,中国1000人,英国800人,一共23000人。可到出发那天一看,日本兵来了72000人!现在苏俄发生了革命,日本人觉得趁火打劫的最好机会来了。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这日本陆军想打什么劫呢?出兵前大家说好了,到海参崴为止,可日本人却一直跑到了贝加尔湖东面,想像汉武帝一样来个燕然勒功,弄一个像后来的“满洲国”似的傀儡政权出来。一开始想弄来实际上受苏俄控制的“远东共和国”的领导权,后来发现布尔什维克不像以前的沙皇那样好欺负,就又想捣鼓一个“沿海州共和国”。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反对布尔什维克,英美还不一定有意见,但是成立亲日政权就完全是两码事了。于是,接回来了捷克大兵们后,英美法于“凡尔赛条约”签订、大战结束之后的1920年1月撤军。

而日军则一直赖到了1922年10月,历时四年两个月,先后轮换10个师团(当时全军总共才有21个师团),耗军费9亿日洋(日俄战争耗军费17亿日洋)。随着夏天的逐渐过去,在未来几年的严寒之中,日军将悲哀地发现他们的盟军日益减少,最终只剩下他们在独自挨冻。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1920年2月7日,高尔察克被苏俄政府秘枪决。他的死不仅标志着全俄临时政府的崩溃,也宣告了协约国阵营对苏俄干涉行动的破产。在英、美陆续撤军的情况下,日本虽然增派第13师团前往苏俄远东地区,但也不得不极度地收缩战线,将兵力集中于海参崴、庙街及满洲里之间的铁路干线地区。

日本政府本以为凭借4个师团的雄厚兵力,至少可以维寺对苏俄远东地区的实质性占领。2月中旬,庙街却传来了守军遭遇苏俄游击队围困的消息。位于庙街的日本领事馆和兵营被红军游击队炮击,该地的345名守备队还有大量的侨民也被杀死。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庙街事件证明了在辽阔的苏俄远东地区,少数孤立的日军已经无力抵抗苏俄的游击队。日本费了老大力气的出兵换来了什么?从高尔察克那个傻瓜那里骗来16吨黄金。这位高尔察克上将当时掌握了沙俄中央银行的黄金,他拿着16吨黄金向日本关东军买军火,剩下的请日本人帮忙保管。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后来高尔察克失败了以后,那黄金就被日本人贪污了。苏联人要过几次,日本人装傻,就是不给,后来苏联人也就只能忍气吞声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换来。只是与英美关系的恶化和国内军国主义思潮的泛滥。

只因为16吨黄金,已经投降的60万日本人落了个悲惨结局

日本人到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战后斯大林扣留日军战俘60万人达数年之久,是在报日本陆军出兵西伯利亚的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