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日前,全球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均已出炉。骨科作为高质耗材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向来是全球医疗大佬的必争之地。得益于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的贡献,除强生DePuy Synthes之外,其余四家均实现骨科业务增长。但是显然骨科在全球增长率相对医疗其他领域整体低迷(IVD,影像,心血管),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但数字化和3D打印等技术变更趋势是否现在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为未来的争夺战带来新的遐想。

究竟谁是这一年的业绩之王,谁能稳坐江山,寸土不让,谁又在紧追慢赶,后来居上,数据告诉你答案。

2018年,全球骨科市场排名不变,依次为:强生DePuy Synthes、捷迈邦美、史赛克、美敦力和施乐辉。

这其中又有不少变数:

强生DePuy Synthes: Cordman神经外科事业部的剥离,让其脊柱业务持续下滑,从2017年开始负增长(-0.8%),2018年延续了下滑趋势(-1.9%)。骨科业务营收占强生医疗器械营收的比重,也由36%降至33%。虽然强生是骨科五巨头中唯一业务下滑的,但仍是骨科领域第一。

捷迈邦美: 所有骨科业务均实现增长,亚太地区是主要增长来源。膝关节业务止跌回升,增长1.5%。Spine & CMF业务增长0.8%,与2017年高达14.4%的增长相比,增长乏力。

史赛克: 增速第一,同比增长6.5%。脊柱业务增长高达10.3%,与2017年-0.4%的负增长相比,不仅止跌回升,且有较高增长。

美敦力: 占总营收9%的脊柱业务,增长1%(2017年增长为0%)。

施乐辉: 增长2%,主要由新兴市场8%的增长驱动。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骨科 Top5 2018年财务数据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DePuy Synthes

整体营收

2018全年,强生医疗器械营收约270亿美元,同比+1.5%。

  • 增长由
    视力保健(+12.1%)、介入解决方案(+15.2%)和外科手术(+3.6%)业务推动。
  • 占比最小的糖尿病护理业务,大幅下滑(-37.5%)。
  • 占比33%的第二大业务骨科,持续下滑,营收88.85亿美元,同比-1.9%(2017年同比-0.8%)。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强生医疗器械各业务2018年营收数据

骨科业务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强生骨科2018年营收数据

髋关节:营收14亿美元,同比+1.7%,在强生骨科业务中占比最低,仅16%。

膝关节:营收15亿美元,同比-1.4%。美国市场的竞争压力(-3.9%),部分被国际市场(主要是亚太地区)的增长(+2.8%)抵消。

创伤:营收27亿美元,同比+3.2%,国际市场增长较为可观(+5.8%)。

脊柱&其他:作为强生骨科的第一大业务,营收32.66亿美元。在2017年营收以-4.0%下滑之后,2018年下滑更严重,高达-7.3%,是唯一一个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均出现下滑的骨科业务。下滑主要源于Codman的剥离,抵消了新产品推出带来的增长。(2017年2月,强生将Codman神经外科事业部以10.5亿美元卖给Integra。)

区域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强生骨科2018年区域营收数据

总体而言,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骨科业务营收均出现下滑。

美国市场:仍是强生骨科的主要市场,占比59%,但营收下滑-2.3%。

国际市场:同样下滑,同比-1.4%。

最新动态

  • 2018年9月,DePuy Synthes 宣布将推出首个用于评估脊柱手术中神经状态、识别和避免周围神经的数字肌电成像平台SENTIO MMG。
  • 2018年9月,强生收购德国3D打印脊柱植入物制造商Emerging Implant Technologies(EIT)。
  • 2019年2月13日,强生宣布将以34亿美元收购Auris Health,以获得后者用于呼吸道手术和肺癌检测的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这项交易将为强生去年2月收购外科手术用软件机器人技术开发商Orthotaxy提供补充。

过去的一年,强生不断整合医疗器械业务板块,逐渐抛售诊断、糖尿病等业务板块,将医疗器械的重心移至外科和骨科。强生认为下一个时代是4.0手术——数字手术,为获得尖端的手术机器人技术已经开始收并购,而这无疑将改变全球医疗器械的竞争格局。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Zimmer Biomet

整体营收

2018捷迈邦美全年营收79.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

骨科业务(膝关节、髋关节、S.E.T.、Spine & CMF )营收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总营收的91%。

骨科业务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捷迈邦美2018年各业务营收数据

注:S.E.T.包括外科、运动医学、足踝、创伤等业务。Spine & CMF为脊柱和颅颌面外科。

捷迈邦美所有骨科业务均有增长。

膝关节: 营收27.74亿美元,是捷迈邦美的主要营收来源。相较2017年的负增长(-0.6%),2018年止跌回升,增长1.5%。美国市场仍有-0.8%的下滑。

髋关节:营收19.21亿美元,同比+2.6%。亚太地区是主要增长来源(+5.4%)。

S.E.T.:营收17.52亿美元,同比+2.9%。

Spine & CMF : 营收7.64亿美元,同比+0.8%。与2017年高达14.4%的增长相比,陷入疲软,Q1还出现-1.7%的下滑。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捷迈邦美骨科各业务营收占比

区域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捷迈邦美2018年区域营收数据

美国地区:捷迈邦美的第一大市场,贡献了61%的营收。与2017年的增长(+1.2%)相比,出现下滑,同比-0.2%。

EMEA:

贡献了23%的营收,同比+3.2%。

亚太地区:贡献了16%的营收,同比+6.6%(2017年为+6.3%)。占比最小,却是捷迈邦美的主要增长动力。

最新动态

  • 2018年11月,捷迈邦美宣布任命Ivan Tornos为集团骨科业务总裁。Ivan Tornos曾任碧迪医疗泌尿外科/医疗和重症监护全球总裁。
  • 2018年10月宣布与苹果公司合作,针对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这两种外科手术,利用Apple Watch和iPhone,研发了mymobility™应用软件,开创骨科历史上最大一次的数据化佐证的临床研究。

公司预计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0.5%~0.5%,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27% ~28%。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Stryker

整体营收

史赛克2018年营收136亿美元,同比+9.3%,营业利润率为18.7%。

骨科业务(Orthopaedics+ Spine)营收58.19亿美元,同比+6.5%,占整个集团业务的43%。

骨科业务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史赛克2018年各部门营收情况(红色框线为计入骨科数据)

史赛克骨科所有业务全部实现增长。

Orthopaedics:营收50亿美元,同比+5.9%。

  • 膝关节:营收17亿美元,同比+6.6%。
  • 髋关节:营收13.4亿美元,同比+2.5%。
  • 创伤和四肢:营收15.8亿美元,同比+6.9%。
  • 其他:营收3.7亿美元,同比+11%。

脊柱:营收8.3亿美元,同比+10.3%(2017年为-0.4%),不仅止跌回升,且有较高增长。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史赛克骨科各业务营收占比

史赛克遥遥领先的增速,给同行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与捷迈邦美的差距从2017年的16.2亿美元,缩小至13.92亿美元。

区域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史赛克2018年区域营收数据

美国市场:史赛克第一大市场,全年营收98.5亿美元,同比+8.7%(2017年为+6.9%)。在集团总营收中,占比72%,与去年基本持平。

国际市场:营收37.5亿美元,同比+10.9%。相比2017年高达17.2%的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最新动态:

  • 2018年11月,完成对微创脊柱上市公司K2M的收购,K2M并入史赛克脊柱部门。
  • 2018年10月,完成对Invuity公司的收购,Invuity拥有先进的光子学和一次性使用的发光仪器。

史赛克预计2019年有机营收增长率将在6.5%~7.5%之间,预计调整后的每股摊薄净利润将在8.00美元至8.20美元之间。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Medtronic

整体营收

美敦力2018财年(截止至2018年4月27日)营收299.53亿美元,同比增长0.8%,有机增长4.6%,包含对业务剥离、并购和4.94亿美元的外汇正面影响的调整。2018财年净收益为31.04亿美元。

骨科所在的RTG(Restorative Therapies Group,恢复治疗业务)部门,营收77亿美元,同比增长5%。

骨科业务营收

美敦力的骨科由脊柱业务(Spine)支撑。2018财年骨科业务营收2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占总营收9%。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美敦力2018财年各部门业务营收数据

骨科营收增长受到BMP(骨形态发生蛋白)业务以固定汇率为基础的个位数高位增长的推动,也部分被核心脊柱业务的轻微下降抵消。

由于美国和欧洲市场持续疲软,核心脊柱营收下降,部分抵消了外科协同策略(Surgical Synergy strategy)的持续成功。

2017年,强生DePuy Synthes收购脊柱外科公司Sentio后,以11亿美元的营收差距,超越美敦力,坐上“脊柱第一”的宝座。

2018年,尽管强生脊柱业务持续下滑(-7.3%),但美敦力仅靠1%的微弱增长,并未能夺回脊柱领域的头把交椅。(2018年,强生脊柱营收32.66亿美元,美敦力脊柱营收26.68亿美元,差距缩小为5.98亿美元。)

美敦力在骨科市场的强大是体现在其占比9%的脊柱业务上的。夺回脊柱领域的龙头地位兴许指日可待,但身后施乐辉的追赶也在步步紧逼。

区域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Non-U.S. Dev :非美国发达市场,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加拿大和西欧。

EM : 新兴市场,包括中东、非洲、拉丁美洲、东欧和不含在Non-U.S. Dev的亚洲国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美敦力2018财年区域营收数据

总体来讲,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市场依然是美敦力的主要市场,贡献了85%的营收。

美国市场:占比53%,仍是美敦力的第一大市场。营收较2017年下降5%,主要受2017年7月29日,微创治疗集团剥离了患者护理、深静脉血栓和营养不良等业务,部分抵消了其他业务增长的影响。

非美国发达市场:增长6%,主要受西欧市场的增长驱动。

新兴市场:继续保持12%的强劲增长,每个细分市场都有出色表现。

最新动态

  • 2018年9月,推出Infinity™ OCT脊柱系统,用于简化颈椎后路手术。
  • 2018年12月,完成对以色列医疗设备公司Mazor Robotics的17亿美元收购,这是美敦力2018年完成的最大骨科交易之一,巩固了其脊柱外科技术全球领导者的地位。
  • 2019年1月,宣布收购心脏消融技术开发商Epix Therapeutics,借此完善心脏消融产品。

作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2019年,美敦力将面临强生的步步紧逼,大量的外延式扩张成为巩固行业地位的手段之一。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Smith & Nephew

整体营收

施乐辉2018年总营收49.04亿美元,同比增长3%。,包括1%的外汇收入。

全年交易利润11.23亿美元,交易利润率22.9%,增长90个基点。

2017年底启动的APEX计划,产生重组成本1.2亿美元,并在2018年损益表中确认收益6000万美元左右。

修复业务和新兴市场的强劲增长(中国市场增长两位数),被关节镜使能技术和先进创面生物活性药物的持续疲软所抵消。

骨科业务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施乐辉2018年各业务数据(红色框线部分为骨科数据)

施乐辉的骨科包含了整个修复业务(膝关节植入、髋关节植入)以及运动医学和创伤业务中的创伤部分。2018年骨科业务营收21.23亿美元,同比+2%,占总营收43%。

创伤业务: 营收4.93亿美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

膝关节植入:营收10.17亿美元,同比+3%。

髋关节植入:营收6.13亿美元同比+2%。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施乐辉骨科各业务营收占比

区域营收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Other Established Markets :其他成熟市场,包括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

成熟市场:营收40.47亿美元,占比82.5%,同比+1%。其中,美国是施乐辉的第一大市场,营收23.54亿美元,占成熟市场比重约58%,同比+1%;其他成熟市场营收16.93亿美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

新兴市场:营收8.57亿美元,占比17.5%,同比+8%,是施乐辉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最新动态

最近几年,施乐辉一直在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通过收购等手段来提高竞争力、扩大业务范围。

  • 2019年初,施乐辉收购了一家加州的小型膝关节置换手术工具制造商Ceterix
  • 近日,外媒报道施乐辉正在就收购NuVasive进行谈判,交易总额或超过30亿美元。Nuvasive是一家发展微创脊柱修复外科产品和程序的医疗器械公司。

从2015年开始,施乐辉在全球骨科排名一直是第五。近几年,施乐辉加快了追赶前四家的步伐,一系列出售和并购都专注于核心业务骨科。假如施乐辉成功收购NuVasive,在美敦力骨科增长乏力的情形下,施乐辉有很大的机会升至全球骨科第四。

备注:以上数据来自各公司的年报等资料

最新骨科五巨头2018年财报,史赛克引领增长,施乐辉紧追美敦力

进入2019年,在巨头们多年“大鱼吃小鱼”的收购下,可供收购的标的越来越少,为了追求持续的增长,巨头们将收购目标转向同为食物链顶端的大型企业成为趋势。多年未变的排行,随着业务重整不断加深,已经在隐隐松动。

未来,是否还会有超级并购发生,谁才是最终的王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