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行測考情介紹

國考行測考情介紹

隨著就業難問題的升溫,考公務員成為很多畢業生首選的就業方向,使得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愈演愈烈,尤其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要想從這一批考試大軍中脫穎而出,考生們需要做到儘早備考,夯實基礎,查缺補漏,熟悉和加強考試感覺。

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大部分崗位都是統一考兩門筆試科目:行政能力測驗和申論。個別崗位需要加試專業科目,例如:外交部加試外語水平考試等。國考筆試設置有最低錄取分數線,其中行政能力測驗也設置了最低分:副省級以上最低60分,市地最低55分。由此可見,行測分數是十分重要的,廣大考生應著重複習這一科目。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考生講解國考行測考情:

行測試卷一共分為兩套:副省及以上考135題、市地及以下考130題,考試時間都是120分鐘。兩套試卷的題型都是一樣的,只是市地試卷比副省試卷少了5道數學運算,其它題目基本一樣。共有五種題目類型:言語理解與表達(40題)、數量關係(15/10題)、判斷推理(40題)、資料分析(20題)、常識判斷(20題)。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要想行測取得高分,一定是多學習解題方法和技巧,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其中數量關係這一題型,雖然題量不多,但是分值卻比較高,而且數學題往往是拉開考生分數差距的部分。然而全國大部分考生由於沒有時間做或者對數量關係題目的排斥,將這部分題目全部放棄,這樣做還是比較可惜的。自2012年國考以來,其實數量關係的難度逐漸迴歸理性,可以看到像計算類問題、應用方程法解決的問題以及對基本數學知識的考查等,只要掌握基本知識點,對常用方法爛熟於胸,能夠分辨出常考的題型特點以及對應解題思路,這種題型還是可以達到50%甚至以上的正確率。

數量關係常用方法有:整除法、方程法、特值法、比例法和盈虧法等,常考題型包括:計算問題、利潤問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排列組合問題、概率問題、極值問題和幾何問題等。

【例】A工程隊的效率是B工程隊的2倍,某工程交給兩隊共同完成需要6天。如果兩隊的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且B隊中途休息了1天,問要保證工程按原來的時間完成,A隊中途最多可以休息幾天?

A.4 B.3 C.2 D.1

【中公解析】這是一道工程問題,結合基本公式:工作總量=效率和×合作時間,題目中已知合作時間6天,缺少兩個工程隊的效率。根據A隊效率是B隊的2倍,可得兩隊效率的比例是2:1,利用特值思想,可以假設A隊效率是2,B隊效率是1。工作總量=(2+1)×6=18。當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變成原來的兩倍,A隊效率為4,B隊效率為2。此時B隊休息一天,實際工作了5天(按原來6天的時間),B隊的工作量=2×5=10,A隊的工作量=18-10=8。所以A隊工作時間=8÷4=2天,即休息時間為:6-2=4天,答案選A。

如果用基本的數學方法是可以計算出正確結果,當然這道題也可以通過數學思維的分析。因為效率均提高一倍,說明時間只需要用到原來的一半,現在只用3天即可做完,仍然按6天時間,說明每個隊都能休息3天,但是B隊只休息了一天,休息得少了,則A隊可以多休息一些時間,所以答案比3天要多,只能選A。

通過這道題目,我們可以看出,數學運算不僅測查基本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解題思想,希望廣大考生,在日常訓練的時候,重點學習思想、技巧和方法,做到舉一反三,方能事半功倍。讓數學成為你的加分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