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梦”,孟姜女其实姓姜!

看!右上角有一抹红!原创不易,感谢轻轻一点关注!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千古流传!

铜川姜女祠修建于1000多年前,是因为孟姜女传说而生名胜古迹,至今游人众多。在有名的伪景点北戴河老龙头附近,有孟姜女庙,还有大量的孟姜女投海处之类的景点,很多年前,小编曾经去游历过,看见有一段看上去很新的长城,中间断了一块碎砖满地,导游解释说,那就是孟姜女哭倒的长城。各个景点介绍言之凿凿,孟姜女生于山东,与秦始皇约法三章祭奠亡夫后投入茫茫大海的故事全须全羽有因有果。

别做“梦”,孟姜女其实姓姜!

孟姜女到底存不存在?小编认为这件事无从考证,顾颉刚认为这个故事来源于春秋时期齐国一位贵族女子,因为不满国君仅仅派人到郊外给战死沙场的丈夫吊唁,把吊唁使者拒之门外,终于为亡夫取得了合乎礼法的尊重,由齐国国君亲自祭奠,并作为一个遭遇巨变而不失礼仪的女子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别做“梦”,孟姜女其实姓姜!

顾颉刚说的一定对吗,对于历史和民间文学之间的关系,很多的事都处于论证的阶段过程中,存在不断推翻和被推翻的可能,民间传说有的时候代表的是历史事实,而有的时候仅仅是传说,久远不久远,与真实与否无关,就好比明代的人伪造唐代的画作,现在的人来看,不能因为明代也属于古代的朝代,就说这画一定是真的。

曾经看过一个港台版孟姜女故事的电视剧片段,那里面人们管孟姜女叫孟姑娘,这是很可笑的。而这一错误也来源于后世民间口口相传的传承中,不断加工的过程。

在民间故事里无非是这样的说法:首先要赋予孟姜女一个神秘的出身,要不然普通人怎么能把长城哭倒呢?孟姜女是由燕子带来的葫芦种子种出的果实里蹦出来的孩子,葫芦是中国古代吉祥和幸运的图腾,谐音福禄,善能辟邪,在有些传说中开天辟地之时,别的没有什么倒有一条葫芦藤,结了一公一母,两个葫芦,我叫你一声名字,你敢答应吗(跑偏了……)

别做“梦”,孟姜女其实姓姜!

其次要赋予孟姜女一个好的出身,民间文学往往都体现出了劳苦大众对官宦人家和地主阶级的强烈向往,葫芦种子绝对不能落在普通人手里,而一定要落在看破了官场的浮沉辞官隐退在家的隐士手里,这就有了老孟家和老姜家(也有可能是原始的民间文学作者搞不懂孟姜女为什么叫这么个奇怪的名字,编出来的两家人)一根葫芦藤爬两家,起名儿就一家一半儿凑了。

第三,爱情故事就要有一个美好的过程,落魄的书生和地主家的小姐,是搞一些浪漫意淫的绝配,私定终身叫大西厢,偷偷摸摸的还能得好结局,官配也能很美满,但是结局一般非常惨。讨饭书生范喜良,偏偏是老孟家和老姜家在朝中好友的孩子,这是天上掉下来的上门女婿啊,结果两家人犯了一个当今社会也经常犯的问题,对上门女婿极尽压榨,明明家里不差钱儿,非让女婿去种田,修长城抓走把活儿干,冻饿死在长城边。

别做“梦”,孟姜女其实姓姜!

之后那成就了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的秦始皇在女色方面被扣了一顶帽子,不仅看上了哭夫的孟姜女,还不仅仅是玩玩而已,非得明媒正娶当娘娘,于是被聪明的孟姜女下了个套儿,檀木棺材装着范喜良,秦始皇亲自推着去下葬,坐船海上浪一浪,一头扎进水中央,气坏了我的秦始皇。

别做“梦”,孟姜女其实姓姜!

说了这么多,那孟姜女到底应该姓什么呢?他应该姓姜!

中国古代,在兄弟姐妹的排序上,并不用老四老三老二老大了的说法,而是孟仲叔季,在尚书论语等古代经典中,很多人的名字里都带这四个字,什么鲁仲子、季孙子啥的。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人名字叫伯夷叔齐,比如刘邦又叫刘季,再比如三国时期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

孟和伯是排老大的意思,还有的材料认为,古代女子嫡长女为伯,庶出长女为孟。所以不管是嫡长女还是庶出,孟姜女的意思就是老姜家的大姑娘。

无论这个故事总存在什么样的历史沿革和误读,作为千百年来的美丽神话,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王朝践踏个体权力的控诉。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把凝结在“物”当中的人文精神,点评的十分透彻。

别做“梦”,孟姜女其实姓姜!

注:还有的学者认为孟姜是对春秋时期齐国贵族女子的代称,亦有可能,在本文不做过多的考证。

馄饨板刀面——立志做一位有品位的中年杂家的好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