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好,之华》想到《情书》——你好,岩井俊二

很多大连的朋友们在用力的刷《你好,之华》,把一个个影片里面出现的地标标记出来,叙述自己在那里发生的故事。岩井俊二把大连拍出了很有意境的美感,并不是说大连不美,而是因为熟悉,缺少了那种因为距离产生的美,反倒让人不敢相信,就像是朴实无华的同桌的你披上了嫁衣,让同桌损友的调侃忽然无从开口而怅然若失一样。

从《你好,之华》想到《情书》——你好,岩井俊二

反倒是回忆起来大学时期看了岩井俊二之前执导的影片《情书》,心里一下就酸了。

此时的东北正是冬天,气温已经低于零下二十几度,《情书》讲述的故事也发生在冬天;主人公滕井树(女)正在感冒,而我公司的伙计好几个也在吭吭咔咔地咳嗽,还熏了醋。除了环境埋汰,其他都好像身临其境。

从《你好,之华》想到《情书》——你好,岩井俊二

虽然如此,寒冷不会影响反倒能够催化影片带给人的温暖,即使白雪皑皑的山峦也不能降低温馨的热度。小樽这座精致而遍布了起伏的城市让人感到紧凑的温暖,玻璃匠人的炉火和炉火边上发生的爱情让人感觉到原始的温暖,有点像《追捕》火堆边被人们牢记的“我是你的同谋”。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个奇怪的理由相互通信也是一件寻常普通却颇具俏皮感的小事件。

影片把人与人之间很常见但是时常被忽视的情感进行了深挖,自然推进去向归一,欣赏不再需要逻辑上的推敲,而是需要用感觉来进行。

从《你好,之华》想到《情书》——你好,岩井俊二

朦胧却戛然而止的爱情。人们身处的环境经常不得不发生各种变动,特别是对朦胧敏感期的青少年,跟随家人四处漂泊,感情上的无所寄托是很常见的。与青春期性的躁动不同,真正称之为朦胧的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伴随着环境、心境、一件一件的小事交织在一起的,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心灵默契和依恋,是野地里孤生的树和攀附其上的藤蔓。这样的感觉发展下去也许会很美,而被外力所打断然后被遗忘掉,是很遗憾的。滕井树(女)已经忘记了她和滕井树(男)多年前的朦胧,而是在渡边博子近乎贪婪地对她回忆的挖掘中才逐渐回响了起来,并终于看到了《追忆似水年华》书卡背面男孩为自己所做的画像。

从《你好,之华》想到《情书》——你好,岩井俊二

已经成形但终止得过分突然的爱情。滕井树(男)的猝死让渡边博子没有得到任何缓冲的机会,在关于爱情这个问题上,心中总有一个窟窿。一份爱在不再能够相伴的情况下能延续多久?影片没有宣扬神话般的至死不渝,《美梦成真》式的夫妻情感过于神圣化了,渡边博子依然可以获得爱情,只是她依然近乎病态的追忆那份逝去的爱情,你到底爱不爱我!当她发现自己也许只是别人的影子,追忆变得更加疯狂,饥渴的攫取别人的回忆。

渡边博子终于把所有回忆归还给滕井树(女),对于活着的人,这是理性的选择,对于死去的人,这也是善良的,淡淡的思念即可,不要把他拴在纠结之中。渡边博子作为一个受思念煎熬却似乎并不被深爱的女人,也没有任何失败,自己爱过,这个问题最重要,不是吗?

从《你好,之华》想到《情书》——你好,岩井俊二

岩井俊二在《情书》用细节把温暖的体验引领到极致。从被窝里挣扎起来的滕井树踢到角落的拖鞋,用手摇灯照亮的试卷,秋叶茂把吹玻璃的工具扔在地上骗得的拥抱,男滕井树骑单车时扣在女滕井树的脑袋上纸帽子。

渡边博子有一件棕黄色的宽敞毛衣,在记忆里停留了许多年。

在对死亡和爱情的探讨中,渡边博子在山顶经历了一个最黑暗的黑夜,又在日出时分,终于发出了释然的呐喊,仅仅是说“你好吗”和“我很好”,蕴含了万语千言。黑夜和日出还有满山白雪,此刻都是群演。

从《你好,之华》想到《情书》——你好,岩井俊二

《你好,之华》——你好,岩井俊二

馄饨板刀面——立志做一名有品味的中年杂家的好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