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好,之華》想到《情書》——你好,巖井俊二

很多大連的朋友們在用力的刷《你好,之華》,把一個個影片裡面出現的地標標記出來,敘述自己在那裡發生的故事。巖井俊二把大連拍出了很有意境的美感,並不是說大連不美,而是因為熟悉,缺少了那種因為距離產生的美,反倒讓人不敢相信,就像是樸實無華的同桌的你披上了嫁衣,讓同桌損友的調侃忽然無從開口而悵然若失一樣。

從《你好,之華》想到《情書》——你好,巖井俊二

反倒是回憶起來大學時期看了巖井俊二之前執導的影片《情書》,心裡一下就酸了。

此時的東北正是冬天,氣溫已經低於零下二十幾度,《情書》講述的故事也發生在冬天;主人公滕井樹(女)正在感冒,而我公司的夥計好幾個也在吭吭咔咔地咳嗽,還燻了醋。除了環境埋汰,其他都好像身臨其境。

從《你好,之華》想到《情書》——你好,巖井俊二

雖然如此,寒冷不會影響反倒能夠催化影片帶給人的溫暖,即使白雪皚皚的山巒也不能降低溫馨的熱度。小樽這座精緻而遍佈了起伏的城市讓人感到緊湊的溫暖,玻璃匠人的爐火和爐火邊上發生的愛情讓人感覺到原始的溫暖,有點像《追捕》火堆邊被人們牢記的“我是你的同謀”。兩個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因為一個奇怪的理由相互通信也是一件尋常普通卻頗具俏皮感的小事件。

影片把人與人之間很常見但是時常被忽視的情感進行了深挖,自然推進去向歸一,欣賞不再需要邏輯上的推敲,而是需要用感覺來進行。

從《你好,之華》想到《情書》——你好,巖井俊二

朦朧卻戛然而止的愛情。人們身處的環境經常不得不發生各種變動,特別是對朦朧敏感期的青少年,跟隨家人四處漂泊,感情上的無所寄託是很常見的。與青春期性的躁動不同,真正稱之為朦朧的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伴隨著環境、心境、一件一件的小事交織在一起的,人與人之間形成了心靈默契和依戀,是野地裡孤生的樹和攀附其上的藤蔓。這樣的感覺發展下去也許會很美,而被外力所打斷然後被遺忘掉,是很遺憾的。滕井樹(女)已經忘記了她和滕井樹(男)多年前的朦朧,而是在渡邊博子近乎貪婪地對她回憶的挖掘中才逐漸迴響了起來,並終於看到了《追憶似水年華》書卡背面男孩為自己所做的畫像。

從《你好,之華》想到《情書》——你好,巖井俊二

已經成形但終止得過分突然的愛情。滕井樹(男)的猝死讓渡邊博子沒有得到任何緩衝的機會,在關於愛情這個問題上,心中總有一個窟窿。一份愛在不再能夠相伴的情況下能延續多久?影片沒有宣揚神話般的至死不渝,《美夢成真》式的夫妻情感過於神聖化了,渡邊博子依然可以獲得愛情,只是她依然近乎病態的追憶那份逝去的愛情,你到底愛不愛我!當她發現自己也許只是別人的影子,追憶變得更加瘋狂,飢渴的攫取別人的回憶。

渡邊博子終於把所有回憶歸還給滕井樹(女),對於活著的人,這是理性的選擇,對於死去的人,這也是善良的,淡淡的思念即可,不要把他拴在糾結之中。渡邊博子作為一個受思念煎熬卻似乎並不被深愛的女人,也沒有任何失敗,自己愛過,這個問題最重要,不是嗎?

從《你好,之華》想到《情書》——你好,巖井俊二

巖井俊二在《情書》用細節把溫暖的體驗引領到極致。從被窩裡掙扎起來的滕井樹踢到角落的拖鞋,用手搖燈照亮的試卷,秋葉茂把吹玻璃的工具扔在地上騙得的擁抱,男滕井樹騎單車時扣在女滕井樹的腦袋上紙帽子。

渡邊博子有一件棕黃色的寬敞毛衣,在記憶裡停留了許多年。

在對死亡和愛情的探討中,渡邊博子在山頂經歷了一個最黑暗的黑夜,又在日出時分,終於發出了釋然的吶喊,僅僅是說“你好嗎”和“我很好”,蘊含了萬語千言。黑夜和日出還有滿山白雪,此刻都是群演。

從《你好,之華》想到《情書》——你好,巖井俊二

《你好,之華》——你好,巖井俊二

餛飩板刀面——立志做一名有品味的中年雜家的好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