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萧规曹随。

这个成语所说的内容,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细一品却是荒谬绝伦。

“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萧何死后,曹参成为相国。可曹相国整天不干正事,就想着吃喝玩乐。汉惠帝实在看过去了,就希望曹参的儿子(曹窋)能够劝说一下曹参。

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而曹参听到儿子来劝自己好好工作,当场就发火了:老子要做什么,还用你这个兔崽子多话吗?然后命人把曹窋按倒在地,打了两百鞭。

窋既洗沐归,窋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到了上朝的时候,汉惠帝责备曹参:“你为什么要打曹窋呢?是我让曹窋去劝你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你这是不给我面子啊!再想想你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得起相国这个职务吗?

曹参见皇帝生气了,就摘下帽子谢罪说:“请问陛下,您与先帝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呢?”汉惠帝说:“当然是先帝啊!”曹参又说:“我与萧何相比,谁的治国能力更高呢?”汉惠帝说:“你好像比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先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把一切都已安顿好了,现在我们还有什么事可干呢?”汉惠帝说:“好,你歇着去吧。”

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大家来评评理,如果曹参这番话都不是胡说八道,那什么话才是胡说八道呢?

我在写李斯之死的时候就说过:难道就因为秦始皇英明神武,所以继任者就可以躺在秦始皇的成就上睡大觉吗?这是什么歪理?

再者,如果曹窋只是说错了话,曹参干嘛上手就是两百鞭呢?这也太狠了吧,难道曹窋是隔壁老王的孩子?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睁眼看世界,老实地还原汉初的情形,自然会读懂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汉惠帝继位之后,也想建立嫡系班底,获得真正的权力。但面对那些如虎如狼的外戚和功臣,谁还敢跟皇帝走得太近呢?

最初,汉惠帝试图凭借刘氏诸侯王的力量,打破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一统中央政府的格局。结果呢?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联手,直接把刘肥打得狼狈而逃。

以刘肥的实力和地位,尚且输得如此难看。其它人如果真敢站在汉惠帝身后,恐怕死也不知是怎么死的。

汉惠帝眼看自己的谋划失败,就试图拉拢功臣子弟。这一次,汉惠帝差点就能成功,因为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功臣子弟,真的站在了汉惠帝身后。

“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汉惠帝命曹窋传话给曹参,曹窋立刻感受到了汉惠帝的重视,当时就得意得忘乎所以了。

其实,这只是汉惠帝希望借助曹参的力量和影响,削弱太后的权力。这种举动翻译过来就是:你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太后,就缩手缩脚不敢工作。我非常看好你,希望你能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只要曹参听了儿子的话,一定会有所举动。届时,吕后的权力就会在无形中被削弱。

如果吕后不甘心,也一定会做出种种反击。只要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大打出手,汉惠帝就可以寻机扩张权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嫡系班底。

“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可问题在于:曹参不是傻子,现在刘氏诸侯王、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三足鼎立,曹参哪敢随便打破这种平衡呢?

曹窋受到汉惠帝的重视,立刻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忘记了一点:现在是太后执政。

如果汉惠帝只是对现在的政府工作不满意,完全可以找太后反应啊。曹参失职,该负责的应该是首席执政官!

可汉惠帝不跟太后反应,却盯着曹参找茬,这算什么事呢?显然是希望曹参以后直接听从自己的领导啊!

如果曹参直接听从了皇帝的领导,那太后应该做何反应呢?

“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曹参重责曹窋,就是为了让汉惠帝明白:你千万不要打我儿子的主意,不要指望通过我儿子来影响我!这次打他两百鞭,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要是再有下次,我直接打断他的腿!

当然了,还有一种推论是:曹窋大智若愚,早就洞悉了汉惠帝的计谋,曹家父子俩只是配合着演了一出苦肉计,堵住了汉惠帝的嘴。

这样一来,曹窋面见汉惠帝也有说辞了:不是我不想帮您拉拢我爹,但我爹那种人油盐不进!我随便说了几句话,就被他打得死去活来,如果再多说几句,恐怕我当时就要被他打成残废了。

到底是曹窋不知天高地厚,还是曹窋大智若愚,我们无法确定。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汉惠帝试图拉拢功臣集团,以对抗外戚集团的谋划,又失败了。

“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现在的汉帝国中央政府,是外戚集团与功臣集团平分秋色的格局。

既然外戚集团愿意给功臣集团留下足够的利益,功臣集团自然缺乏死磕外戚集团的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接受皇帝的拉拢,去打破这种平衡,恐怕最后只会让皇帝得利。

汉惠帝继位后绕了两个弯,终于发现找不到一个摆脱吕后控制的突破口。于是,只好呆在后宫混吃等死了。

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史记》·吕太后本纪

“萧规曹随”背后的权力角逐:汉惠帝破局失败,曹参大智若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