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學著作《宇宙演義》第一章:「宇宙之前」

天人學著作《宇宙演義》第一章:「宇宙之前」

第一章:宇宙之前

誦曰:

冥冥芒芒像無形,陰陽造化自有靈;

太一伏羲開鴻蒙,營地經天肇文明。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那時,還沒有生命,沒有地球、沒有太陽,也沒有宇宙。

那是一種什麼狀態?《淮南子·精神訓》有載:“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芒漠閔,鴻蒙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說的是上古還沒有形成天地的時候,只有模糊不清的狀態而無具體形狀,這種狀態是昏暗幽深、芒芒漠漠,無法知道它的門道,這就是混沌。

混沌界是什麼樣的呢?混混沌沌,無形無象,沒有天地,沒有邊界,沒有物體,沒有形狀,沒有氣味,沒有聲音,沒有色彩,甚至沒有光。混沌界有的是什麼?只有兩種東西,這兩種東西不能稱為物質,因為物質是宇宙誕生之後由宇內的高階粒子按照一定規律組合聚集而成,混沌中的這兩種東西只能叫作存在,這就是陽質和陰質。“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這裡的“二神混生”,指的就是混沌中的陰陽混雜。陽質體和陰質體是不可分的初階存在。

陽質具有活躍、輕靈、運動、易變的特性;陰質具有穩定、厚重、靜謐、凝滯的特性。故而現代的科研、醫學把活敏性強的標本稱為陽性,把活敏性低的標本稱為陰性。由於特性的差異,導致陰陽之間相互吸引,陽陽、陰陰之間相互排斥,這就是陰陽相吸相斥;

陽質體的陽性和陰質體的陰性本身具有強弱的不同,這叫陰陽純度。陽性純度高的陽質體,如果長久被陽性純度低的陽質或大量陰質吸引包裹,其陽性純度將逐漸下降變低,甚至轉化成陰質。反之陰質也可能轉化成陽質;同為陽質,如果純度高低不同,相互之間也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吸引,導致陽性純度朝向中合平衡。反之陰質亦然。這就是陰陽轉化平衡。

無窮無盡的混沌之中,無數的陽質和陰質雜糅在一起,沒有任何規律,沒有任何秩序,相吸相斥之間,產生了陽質、陰質及其團體不斷的聚聚散散、分分合合、粘粘連連、轉化變異。混沌裡既有雜亂無序的陰質和陽質的混合,也有大塊的陰質、陽質聚集現象。由於陽質具有活躍、易變的特性,在亙久不停的運動中,一些陽質在大團陽質群的劇烈變化之中,其純度越來越高,陽性能量越來越強。機緣巧合之下,一塊高純度的陽質發生了變異,變異產生出了靈性。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成精”了的陽質,此時應該叫靈質,他發現,當置身於高純度的陽質群體中,吸收周圍的陽性能量,就有一種充實、愉悅的反應。而當置身於陰質群,或低純度的陽質群中,自身的陽性能量被周圍所吸收降低時,就有一種抽吸、難受的反應,他開始產生出了感覺。這樣的感覺不斷加深、固化,逐漸形成了知覺。他認識到,能給自己帶來愉悅感的“熱團”(陽質團)是好東西,是對自己有利的。而讓自己難受的“冷團”(陰質團)是壞東西,是對自己不利的。這個達到高純度強能量的靈質,此時已經具有了自我意識,他,成為了一個———靈魂!

有了自我意識,這個靈魂,就有了思維,就能夠把自我和外部區分開來。我們叫他作元靈吧。元靈在愉悅和難受的感覺基礎上,出於趨利避害自保自利的本性,產生出了最基本的情感——喜悅與恐懼。“看到”(感知到)了身邊的高純度陽質體,就很喜悅,去追逐吸收,強化自身;“看到”(感知到)了身邊的陰質體,就很恐懼,擔心自己被陰化,喪失陽性能量,甚至喪失掉非常難得的自我意識。故而,趨利避害、自保自利,是靈魂與生俱來的原始本性。

最初的元靈,只是被動地獲取“食物”———陽質體,當混沌亂流將自己推擠到大團的陽質團中,就開始大吃猛吞,吸收陽性能量。如果運氣差,被混沌亂流甩到陰質團裡,不被完全陰化掉喪失自我意識,也會丟失一些陽性能量意識靈力,那是非常可怕的事。無窮無盡的混沌界中,不知多少原本幸運地獲取到寶貴意識的靈魂,先先後後又被大團的陰質吞噬侵蝕掉,銷魂滅靈,還原成了普通的陽質,甚至轉化為陰質。而元靈,則是那幸運兒中的幸運星,除了有驚無險地幾次被擠壓到陰質團邊緣,陰化掉一些陽能之外,大部分時機,都是幸運地被包裹在陽質“熱團”之中。足夠長期的生存經歷,使得元靈慢慢悟出了在混沌界中陰陽相斥相吸的道理,以及自身高純度的陽性能量,也具備一定的靈力。如果向陰質體外放靈力,陰陽相吸,會向其方向移動;如果向陽質體外放靈力,陽陽相斥,會向其反方向移動;如果在陽質體前內斂靈力,則會有利於捕獲靠近陽質。通過不斷調整與周圍陽質、陰質的引斥力大小、強弱、距離關係,控制靈力的大小方向,經過反覆的練習實踐,元靈終於熟練掌握了一項靈法——自主移動。並在此基礎上,進而領悟掌握了調動、切割、推移陽質團、陰質團的靈法。

掌握了這些非常實用的靈法之後,元靈在混沌界中的生存能力大增,之前是完全地聽天由命隨波逐流,此後則是逐步地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能夠避開大團的陰質雲對自己的威脅。元靈的靈力在不斷地發展壯大,他的個頭也越來越大,凝聚了強大的陽性能量。他發現,捕獲吸取那些已經開啟意識的靈魂,比吸食陽質團對壯大自己更為有利。因為靈魂都是高能陽質變異的精華,靈魂的陽性能量是純正的靈能。儘管混沌中高純度陽質產生變異的概率很低,然而在無窮無盡的混沌之中,靈魂的產生也是此起彼伏的。於是此後,元靈重點去尋找捕獲那些比自己弱小的靈魂,利用自己強大的靈力,奪取吸噬掉對方的靈能。

靈魂是什麼形狀呢?混沌中自生的靈魂,最初什麼形狀的都有,以不規則的球形為多,那是在混沌界中隨波逐流被不斷推移、甩動的結果。靈魂的本體叫靈體,是陽質的精華變異,是靈魂的自我意識和思維智慧之所在。靈體的邊緣,包裹著一層由單元陽質體和陰質體結合、緊密而成的外殼,叫靈殼。由於陰陽相吸,陽質體與陰質體緊密結合抱在一起是非常牢固的。而且靈殼的陰陽中和之後,對陽質的靈體沒有吸斥作用,能夠牢牢地包裹、保護住其間的靈魂本體。靈殼上留有若干的孔隙,叫靈竅。靈體通過靈竅向外界發散靈息,偵查探測,並接受外界信息。靈魂還可以通過靈竅,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向外釋放輸出陽性能量,即靈能意志力,能夠改變、影響外界,這就是靈魂的靈法。越是高級的靈魂,其靈能越強,靈力越大,靈法的功力越為強大。越是複雜智慧的靈魂,其靈法越為多樣、精巧。

混沌界中不知年,不知過了多少的歲月,元靈在長期的生存實踐中,領悟、掌握了很多靈法,還有一些功能強大的靈術。他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了長條狀,因為元靈發現,這種身體形狀最有利於快速移動,對於捕獲獵物非常有效。關鍵時候,大團的陰質———冷團風暴強烈來襲的時候,還能保命。在混沌中生存得久的高級靈魂,都不約而同地把身體變化成龍形、蛇形。(為什麼流傳下來的神話中人祖伏羲、女媧的形象為蛇的身體?原因即在於此。)他不只能夠靈活地運用陰陽吸斥力移動自身,調動、推移周邊的陰質團陽質團,還掌握了對其他靈魂的遠程捕獲和攻擊的法術。他發現,自身的意志可以在陽質中快速傳導,因為靈魂的本體———靈體也是由陽質構成。純度越高的陽質,意志力在其間傳導的速度越快,傳導的效果越好。對於遠處的弱靈,元靈可以利用靈力傳導,突然在其身後釋放強大陽性斥力,迅速將其推向自己。也可以調動陰質團,迅速移動至弱靈前將其吸附拖曳而來,這些法術用於捕獲靈魂。還可以遠程發射陰質團,用於攻擊其他靈魂,將其陰化、消滅。

元靈吸取高純度陽能時,需要一個吸收、消化的過程來與自身的陽性純度相中和。吸取低純度陽能時,也需要一個提純、煉化的過程以凝聚吸收。隨著元靈能量與靈法的大增,其捕獲的靈魂慢慢多了起來,一時間消化不了,“吃”不完了。這怎麼辦?元靈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俘虜四處離散,抓不過來。(靈魂在混沌界中的“看”,實際上靠的是對周邊陽質和陰質的靈息感應。)元靈苦思冥想,想出了一個法子:使靈法從大塊冷團中裁切出適量的陰質,用靈力將這些陰質塑造成一個封閉的大袋子,將俘虜的弱靈們關進袋子裡密封,由於靈魂都是陽質,對於大片的陰質有著本能的懼怕,不敢靠近。故而這樣就可以放心地把獵物禁閉儲存了。需要“食用”吸取靈能的時候,元靈就從靈法靈力撕開袋子,吸食完後再出來重新封閉上。被關在裡面的弱靈由於能量低靈力弱,並且不大會使用靈法,所以不必擔心他們會從袋子裡逃走。智慧就是力量,能力決定命運啊。元靈很高興地將自己製作蓄養的袋子稱作“冷球”。元靈此時,已經從最初的“遊獵”階段,向具備規模的“蓄養”階段轉化了。

一次,元靈照例琢磨起靈法靈術,最近元靈感覺自己的能量、靈力比之前又上了一個等級,靈法的運用也更加純熟。修習完功法,元靈“餓”了,他來到冷球邊,準備吸能。突然,他發現冷球內靈息微弱,元靈大吃一驚,仔細一探,發覺大事不妙,冷球已經被撕開了個大洞,裡面的俘虜們逃了個七七八八,只剩下了一個懼怕聽話的小靈,元靈飛身入袋,探詢緣由。

那時候既沒有文字,也沒有語言,靈魂之間的交流,靠的是意念。最初的意念是具象化的,就像拍攝的照片一樣,將意識中的記憶信息發送出去,交流的對象用靈息接收到“相片”。而一些意識力強大的靈魂,則是從具象交流發展到意象交流,通過對記憶信息進行有取捨的改造,傳達出自己的意圖。而經過長期生存進化的高能靈魂,他們之間的交流,可以脫離事物外在本有的形象,經過靈魂的意識加工理解,捨棄個別的非本質屬性的具象,抽離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形成概念,以靈息發送接收,這就是抽象化思維了。意象思維、抽象思維能夠快速理解,便於交流,是高等級靈魂經過長期的意識發展,才獲取的靈智。

通過這個小靈的回答,元靈看到原來是在他離開的時候,一個塊頭很大的強靈撕開了“冷袋”,鑽入其中用靈力控制住弱靈們,強行吸噬他們的靈能,吃飽之後就離去了。剩下的那些靈魂,則從裂口處逃走了。

元靈憤怒了:好傢伙!我千辛萬苦才捕獲到這些獵物,又費勁心機才想出製造“冷袋”蓄養,卻被這個傢伙不勞而獲偷盜走,還破壞了我的“冷袋”,使獵物們全部逃走。一種強烈的情感———仇恨、報復的慾望湧上心頭,他問道:“如果再遇到,你能認得出那傢伙嗎?”

小靈答:“那傢伙塊頭比我大許多,靈能很強。一進來就用靈法控制住其他靈魂,打破外殼一直狂吸靈能,真是太可怕了,我肯定記得!”

元靈說:“好,既然你留下來沒走,以後你就跟著我。你不用再擔心別的強靈再吃了你,我給你保護,不過,你要聽我的命令。首先,你要幫我找到並清除掉那個偷盜吸靈的傢伙......叫他為吸吧,吸如果再來,你趕緊去找我,我來收拾他。”

小靈一聽能保得性命,又尋得一個強大的保護,大喜過望,連連應允。

元靈長期以來,過著自生自存,弱肉強食的孤獨日子。眼前這個小靈對自己恭敬順從的態度,和極其依賴的表示,使得元靈產生了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情感,這份情感暖暖的,融融的,感覺很舒適,這就是信任與合作!元靈決定要留下這個小靈,好點對待。

元靈探查打量了一下小靈,見他個體瘦小,靈能衰弱,還不大會快速移動飛跑等靈法靈術。元靈道:“你的靈能較弱,還不大會靈法,這個樣子,活下去小命很玄,就叫你玄命吧。我來教你一些靈法。”這個玄命就是後來宇宙創建的元老之一,後來靈法高強了,改稱為玄冥。

此後,在元靈在教授下,玄冥學會了飛跑、釋收靈能等靈法,他的靈力也逐漸增強,靈能比原先大為增強。元靈平時捕獲一些獵物封進“冷袋”之後,就交由玄冥在附近看管。

由於附近新生的靈魂基本都被元靈和玄冥探尋獵取到了“冷袋”,元靈不得不向著更遠的地方去尋找獵物。一日,元靈出去尋獵了,留下玄冥看守著“冷袋”。

玄冥正在研習著元靈所授靈法,這時一團晦暗溼冷的陰質雲團飄來,玄冥隱隱約約感覺到一絲不安,他集中靈息去探知感應。越來越近了,這時,從陰雲的背後,突然躥出一個怪物———吸來了!

挾著強烈的兇焰,吸兇猛地撲向玄冥。辛虧得玄冥最近跟著元靈學得了飛奔的靈法,玄冥一個轉身,即躍到了吸的後面。

吸撲了個空,有些懵懵然,沒有料到這個小精靈竟然如此靈活,懂得快速騰挪之法。不過吸是不會放棄的,很快轉身,又朝著玄冥猛撲而來。

玄冥不是個頭巨大的吸的對手,左撲右閃倉皇逃命。由於靈力不在一個級別,沒多久玄冥已經力有不支,眼看就要被吸追上抓住,命懸一線!

突然,吸覺察到後方一股凌厲的劈力砸向自己,即將擊穿靈體的軀殼。吸急忙閃躲,怎奈還是稍晚一霎,一端的靈殼被擊碎一塊。吸急忙內斂該處的靈能,防止外洩,並迅速抽取附近的陰質體和陽質體,試圖用靈力粘合,修復靈殼。

熱能閃處,一尊個體比吸稍小的強靈騰躍而出,施放出綿延不絕的靈力,迅猛地連續擊向吸。使得吸無法修復外殼自愈,倉皇應戰。

玄冥趁機撿得一命,飛速而逃,去尋元靈報信。

這邊,強靈和吸戰做一團,幾番糾鬥下來,尚未分出勝負。吸的擅長是近身肉搏,依仗強大的靈力砸開對方靈殼,狂吸靈能。吸故伎重演,壓上前去。待到近前,只見強靈突然一個大力推,施放出一股強大陽性斥力,將吸猛的震盪開來,滾到遠處。

強靈沒有絲毫猶豫,飛身逼上前去,用靈力猛擊吸的靈殼破損處,同時運用靈法從裂口處抽取吸的靈能。吸有傷在身,自知遇上強手不敵,轉身就逃,強靈在後面緊追而去。吸帶著傷,靈能外洩,慌不擇路,不意竟然跑到了一大塊濃郁的陰質雲團前,吸正在尋找縫隙試圖鑽過冷團,後面的強靈已然追至。強靈追至近前未曾停頓,全身爆出一股靈力震盪,直接將吸擊向了陰質團,大團的陰質雲瞬間把吸包裹吞噬,在吸的萬分痛苦中將其陰化中和掉了。

此時元靈和玄冥已經趕至,見得眼前戰況,吸被消滅,玄冥歡欣雀躍,十分興奮。元靈仔細打量那個強靈,見他身材頎長,靈殼堅固,靈能外放強勁而又能收放自如、內斂沉穩,知是一個靈法高強的主兒。心中尋思是不是也奔著冷球中的那些獵物而來,有些擔心:看來一場硬仗是避免不掉了。

強靈看出了元靈的心思,近前道:“我不是來廝殺的,也不是為了吞食冷球中的精靈而來,不要誤會。”

元靈、玄冥惑然,元靈道:“那你為何來此,殺了吸?”

“吸......是什麼?”輪到強靈愕然。

“就是剛才你殺死的那個大塊頭。”玄冥搶著說,他對這個強靈很有好感,因為替自己報了仇,並救了自己一命。“我叫玄冥,”他指指元靈:“這是我老大,他給起的名字,你叫什麼?”

強靈茫然,玄冥心思一動,說:“你為我們除掉了吸,叫除吸好了,老大,你看如何?”他問元靈。

元靈思索片刻,說:“你的靈力較強,能伏滅吸,叫伏吸吧。”

華夏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上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作夕,那是一個吞噬人畜的巨鬼惡獸,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於是一年結束新年開始之際,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這個華夏族人最重要的節日之所以被稱為除夕,其實呢,就是為了紀念我們的創世先祖,我們這個宇宙的開創者———人祖伏羲。

那麼,宇宙是如何開創的呢?元靈是盤古嗎?

請看天人學周天靈宇著作《宇宙演義》第二章:[開天闢地]

了生死、知天地、悟人生、明實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