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好音符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少加班……”

“请问,你2019年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从2018跨越到2019,当12点的钟声敲响,无论是去年的“未完待续”,还是新年的无限期许,总还是需要在心里面自我回顾一番,才能对得起这样一年一度“跨越”的仪式感。

“那我希望……可以少加一点班吧……”

“2019年美好音符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少加班……”

等到结束狂欢,继续回归现实生活,此刻的你大概只想要在又一个加班至深夜的车后座,无后顾之忧地享受短暂的休憩,不需要顾及形象,不需要考虑时间,甚至不需要拥有在上车之后点击【分享行程】的警惕感……

此时,流动在线上的隔空祝福、自我总结以及对于未来愿景的无限畅想,就像是一个短暂的“精神庇护所”,暴露了一些未完的遗憾,也拆穿了那些藏在2018的不安全感。

“2019年,某些时候,我其实希望自己能够被安排。”

32岁的张女士很讨厌“女汉子”这个词,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的代表,女孩子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一直以来都是她的“座右铭”,而所谓的“汉子”只不过是在女孩子靠自己的事实上,上了一层煞有其事的粗劣歧视包装。

从小到大,无论是在读书、打扮自己还是早恋这些事情上,张女士从来都是自己安排得妥帖得当,所谓没有人能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当初在众多毕业的同龄人中,几年内就荣升了部门主管,从此大事小事上从来都是她安排别人,几乎没有被别人安排的可能。

“2019年美好音符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少加班……”

2018年的最后一周,张女士抵达机场航站楼,因为边跟客户电话沟通,边着急打开车门拿箱子,而失去了施力点,手机屏幕朝下狠狠地摔在了水泥地上。屏幕就像赶早班飞机的暴躁情绪那样,碎裂的痕迹四分五裂地在屏幕上弥漫开来。手机坏了,跟客户的周旋也因此滞后了。

在职场完美了10年的张女士,捡起碎了一屏的手机,站在早上8点的航站楼前,突然有点想哭,而那个因为“费力不讨好”取下来的行李箱,正在寒风中孤零零地“瑟瑟发抖”,司机早已扬长而去,甚至都没有下车搭把手的意思。

“20岁出头的时候总是害怕自己是不被需要的那个,现在却开始害怕承认自己有所需要。”

“2019年,用生活品质保住我作为成功人士最后的尊严。”

<strong>

15岁的时候,王先生在《古惑仔》里看到山鸡从日本回到香港,还给陈浩南的那只劳力士,那时候觉得男人就应该拥有一只像样的手表,代表了体面与义气;20岁的时候,王先生看《头文字d》,突然强烈渴望自己拥有一辆中里毅的“GTR”......

然而职场打拼几年之后,初出茅庐的他最常坐的位置,仍然是前排副驾驶的位置。在陪着上级跟客户的人情往来之中,他总是那个负责点菜、结算买单,以及充当自动叫车服务的“无名氏”。

“2019年美好音符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少加班……”

后来,王先生从一个职场菜鸟走到金融行业主管的位置,忽然决定去修剪一个英伦精英人士的发型,买了第一只价格不菲的手表,学会了喝手工冰球加威士忌,出行必备的是有着欧洲血统的长轴距轿车。成了“空中飞人”的他,在每个专车接送的过程中,终于明白了“后排座位”的仪式感所在。

在大多数人看起来顶级装逼配置的背后,是辛苦打拼后对自己善意的款待与犒劳。2018年末,依然注重品质生活的王先生参加了“难得一见”的同学会。在不免俗的酒过三巡后“成功人士”的分享环节,王先生置身在已经有些肚腩的老同学之间,一种自信的优越感油然而生,王先生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眼睛里都藏不住的笑意。

“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觉得没毛病 。”

“2019年,希望能拥有属于我自己的私人订制。”

<strong>

26岁的周小姐逐渐开始明白“Timing”的重要性,时机这个词的珍贵程度,完全不亚于在火锅里找一片遗失已久的毛肚那样机不可失。而往往在你食过几巡终于找到它的时候,已经错过了7秒的最佳口感。

活了二十多年,周小姐觉得自己常常夹起来的都是8秒的毛肚,多了1秒的差距,都食之无味。最近这几年,在家里人的催婚声和相亲的尴尬处境中,不愿意将就的周小姐越来越希望能够有一个“私人订制”的机器,可以机械化地产出匹配自己喜好的“另一半”。

“2019年美好音符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少加班……”

元旦的家庭聚会,当亲戚们围坐一团第108次地声讨着有关“男朋友”的话题时,周小姐第109次地岔开话题,试图跟他们聊起自己的工作,最后都以文字工作有什么前途草草收场。置身在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环境,让周小姐只想即刻叫上一辆逃离大型世俗现场的车,扬长而去。

坐在车后座,是刚刚好贴合体温的车内温度,钟爱的电台里恰好放着一首《一生所爱》,一切都那么刚好,仿佛私人定制一般。周小姐做了一个短暂的梦,梦见那个属于自己的“超级英雄”正踩着七彩祥云来到她面前。

“新的一年我依旧自私,只选自己喜欢的,绝不将就。”

“2019年,少一些被迫的共享,多一些自己的壳。”

<strong>

李小姐读书的时候听《蜗牛》,伴随她熬过了高三最艰难的时光,那时候喜欢一首励志歌曲的原因很简单。大学毕业初入职场之后李小姐发现,蜗牛的壳其实不是它负重的所在,而是让它随时在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情况下,能够躲进去的“安全屋”。然而李小姐长大后却发现越是面对人群,能够遮挡自己的壳就越小。

如今仅开放3天的朋友圈都会被说矫情;更不用说每天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面对许多一面之缘的尬聊瞬间;还有在熬了一整夜之后,为了避免大清早的网约车排队而被迫选择与人同乘的拼车窘境......

“2019年美好音符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少加班……”

李小姐在元旦假期归来的第一天拼车里,忍受着司机宛如二手烟烟厂的车内空气,以及后座情侣打车上班难舍难分的狗粮现场,心里默数着还有几百米就要抵达的目的地。她突然回想起跨年夜看到的某一篇公众号再次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刚进入职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大概只能存在幻想里了,此刻她只希望能够在每天早晨拥有30分钟的时间和空间,轻松地享受在车后座睡到昏天黑地的私人空间。

“一个30分钟说走就能走的“蜗牛壳”,我觉得要求不过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