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的"加速器"終於找到,4個"壞"習慣,若佔2個以上,必須改

內科醫生提醒:腦梗一種高複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血管疾病,多發於50歲左右的男性。

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其中腦梗所佔的比例非常大。

腦梗的

我們都知道,"血管與命同壽",如果腦血管一旦發生堵塞,那麼腦梗塞就會如約而至,所以,想要預防腦梗,就要從養護血管和清潔腦血管開始。

50歲後,有四個習慣的人最易發生腦梗:

習慣1、長期抽菸酗酒

之所以把抽菸酗酒放在第一位,是因為這兩個習慣大多人男性都有,並且不認為其對身體會有多大的傷害。

腦梗的

其實根據調查顯示,患有腦梗的人群中大多數人都有長期抽菸酗酒的習慣。

抽菸會導致人體血液當中的纖維蛋白含量明顯上升,增加血液粘稠度,酗酒會刺激血管,致使血管收縮,兩者會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所以為了健康,一定要戒菸限酒。

習慣2、偏愛動物內臟

不少人偏愛動物內臟,日常喜歡吃腦花、羊雜湯等,其實這類食物對身體的確是有好處的,具有補充鈣和蛋白質以及有補血等作用。

但是之所以不建議多吃,是因為其膽固醇的含量很高,長期攝入,會增加血液中脂肪的含量,造成血管壁上垃圾增多,出現血栓。

增加心梗、腦梗的發生率。

腦梗的

習慣3、長時間久坐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很多人會說久坐難以避免,但其實我們日常可以有意識的稍微活動一下。

因為長期久坐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減緩,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等情況,一旦血栓堵塞腦血管,就會發生腦梗;

此外,血流減慢還會導致脂肪酸積聚在血管內壁上,易阻塞心臟的血管。

習慣4、壓力大,精神緊張

現在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精神容易長期處於緊張的 狀態。

研究發現,如果機體長時間處在緊張、激動或者疲勞的狀態中。此時,就有可能會引起血管痙攣的發生,從而影響到人體正常的血液循環,最終誘發血栓的形成。

腦梗的

我們都知道疾病的預防要大大高於治療,所以提前預防腦梗自然成為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想要預防腦梗,補充兩物,做好運動:

腦梗的

1、補充水分

水分,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想要血液正常流動,水分是必不可少的,是血液最好的"稀釋劑"。

喝好水,有助於血液健康,對預防血管堵塞,十分有益。

一天中最重要的一杯水就是在早上,經過了一夜的休息,早上起床後,人體體液消耗過多,處於缺水的狀態。

此時,血液容易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所以早起後要養成喝杯水的好習慣。

在喝水的過程中,放入一些有益的植物可以更好的起到保護血管作用

補充物質:槲皮素

槲皮素被稱為血管的"天然清道夫",經常補充它不僅可以對血脂、血壓起到平衡作用,還可以增加毛細血管的抵抗力、減少微型血管的脆性,同時還可以增加冠脈血流量和擴張冠狀動脈,從而達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

腦梗的

生命之果中就含有對身體非常重要的不飽和脂肪酸——槲皮素。該個果子中其最多含量可高達67%

研究表明。除了槲皮素外,生命之果還含有的水楊酸、花青素、綠原素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血栓、腦梗,增加血管彈性、清除血管垃圾有著顯著的效果。

對於預防血栓、腦梗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每天用45°-50°的溫水,泡3顆生命之果可滿足身體一天的需求。

常做運動,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運動可以增強血管的彈性,避免血管硬化,但是不建議選擇非常劇烈的運動,可以快走、慢跑、游泳等,身體可以接受,還可以養護血管。

腦梗的

世衛組織數據表明,比起每週步行<1小時的65歲以上老人,每週步行≥4小時的,心血管發病率低69%,病死率低73%。

常常運動,可以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可以抑制交感神經活動,讓人在正常狀態下心律變慢,減輕心臟的負擔,從而來降低疾病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