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稿”是一個蘊含豐富的寶藏

今天我們關注--時政熱點:作家“手稿”是一個蘊含豐富的寶藏。

近期,誕生於80年代並銘記在一代人心靈深處的作品,如劉心武的《班主任》、舒婷的《致橡樹》、巴金的《隨想錄》、莫言的《透明的紅蘿蔔》、劉震雲的《塔鋪》和餘華的《鮮血梅花》等作家手稿在中國現代文學館一經展出,馬上引起了不同年齡段讀者的一場“奔走相告”。(1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

當下的青年作家幾乎都是“鍵盤俠”,因此對他們來說,作家“手稿”可能顯得比較陌生。但是對於50後、60後作家而言,作家“手稿”是一種難以忘懷的記憶。如今這個年齡階段的作家,一般已經退休或面臨退休,在經歷了幾十的寫作之後,無論名氣大小,他們都常常陷入作家夢的追憶,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辦作家“手稿”展,實在是很有意義的事。

稿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沒有互聯網之前,作家是把作品寫到稿紙上的。我曾寫過短文《留住稿紙的記憶》,記錄了我對稿紙的美好回憶。各色不一,大小不等的稿紙,對那一代作家留下難忘的印象。只要我們一看到那紅色的方格稿紙,一種屬於那個年代的氣息便撲面而來,因為稿紙裡有屬於我們這一代文學青年的青春和故事。從這個意義上說,稿紙是歷史的痕跡,能喚起人們美好的遐思。正如評論家李敬澤說,一份手稿兼具作為文物的歷史價值、作為文獻的研究價值,以及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

要看到,作家在一張張稿紙上留下的手跡,或雋秀,或灑脫,其本身就是一種書法藝術,完全可以視為硬筆書法比賽。在這些展出的手稿中,我們可以在感受稿紙蘊含的時代特色的同時,欣賞作家的書法水平。要知道,對於一個寫作的人來說,當年能用上出版社和雜誌社的稿紙也代表一種認可、一種特別待遇,有一種很神聖的感覺。現在把作家手稿拿出來展覽,既是一種歷史的顯現,也是一次老作家的書法呈現。

當然,如果只是看看當年的稿紙,欣賞一下作家的字跡優劣,實在還不足以體現作家“手稿”展的真正意義。舉辦這樣的展覽,最重要的是,必須挖掘手稿的歷史故事,講述文學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比如,作家創作的點點滴滴,作品出版的前前後後,作家與編輯的真摯友誼,作家當下的生活狀態,等等。毫無疑問,作家(包括編輯)一筆一畫寫過、圈塗過的手寫痕跡,會把我們拉回作家幾十年前創作和思考的軌跡,或許引發我們對文字的敬畏、對文學的敬畏。

電子科技的發展,標誌著人類開啟了書寫的新時代。可以預見的是,作家的手寫時代結束了。不過,從嚴格意義上講,不管時代如何進步,手寫不會消失,只要文學還在,就一定有作家手稿的存在。因此,除了收集、搶救並展出老作家的手稿外,還不妨向當下的青年作家徵集手稿,以捍衛漢字的書寫。

作家“手稿”是一個蘊含豐富的寶藏

作家“手稿”是一個蘊含豐富的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