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錯信一人,錯殺一人,致使清朝失去稱霸世界的機會

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裡曾記載了一個讓時人既陌生而感興趣的武器,形似琵琶,內裝彈丸,前有鐵管,下有扳機,只需要輕輕一扣,幾十丈之外的龐然大物都能應聲倒地,而且一次性可以發射28發,堪稱戰場上的神器。對此,時人有一個更加貼切的稱呼,叫做“二十八連珠銃”。

二十八連珠銃這玩意兒,即便放在乾隆時代,也足以讓人瞠目結舌,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康熙年間,就已經批量生產了,而且負責設計和製造的,並不是一個團隊,而是源於一個人,一個武器製作方面的天才---戴梓。

康熙晚年錯信一人,錯殺一人,致使清朝失去稱霸世界的機會


出生官宦世家的戴梓受父親戴蒼的影響,從小就對機械製造非常感興趣,當時的很多少年打鳥都是用自制的彈弓(如今也是),但幼年時期的戴梓就可以製造火器,據說他製造的火器,能打中百步以外的目標,成為夥伴之間交相傳遞的最佳玩具。

戴梓製造的火器真正搬上戰場,已經到了康熙十三年(1674年),彼時,因為耿精忠起兵作亂,戴梓也棄筆從戎,追隨當時的征討大將軍康親王,在戰場上,由於對局勢的精準分析,戴梓受到後者的青睞,經常同餐共飲。就是在這期間,戴梓向康親王推薦了自制的“連珠火銃”,並且發揮奇效。

其實在這之前,元明的很多軍隊已經配置了火器。到了永樂年間,火器被進一步開發和應用,朱棣手下,就有一支專門的王牌軍隊---神機營,在討伐交趾(今越南)的時候發揮奇效,毫不誇張的說,那個時代對槍炮的應用,可以說是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

康熙晚年錯信一人,錯殺一人,致使清朝失去稱霸世界的機會


但是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西方國家不斷在此大做文章的時候,清廷卻變得止步不前。表面上看,康熙時代的清朝仍然是世界上毫無疑問的第一大國,但部分領域,已經相當落後,甚至開始走下坡路。

康熙二十五的時候,荷蘭使者朝拜天朝,並且奉獻了一把“蟠腸鳥槍”,按照使者的說法,這是荷蘭最先進的武器,有百步穿楊的奇效,康熙看完之後,微微一笑,對使者說,這玩意兒我們也有,幾天之後,我送你十把。

當時的清朝自然是沒有這樣的先進武器,但不要緊,有戴梓在,幾天內研究幾把“蟠腸鳥槍”並不是什麼問題。果不其然,僅僅兩三天的時候,康熙就將10把“蟠腸鳥槍”交付到了荷蘭使者的手中,令後者瞠目結舌。同樣的情況,此後還發生在西班牙使者和葡萄牙使者的身上,他們到訪的目的,除了一覽馬可波羅書中這個富庶無比的地方,也有來逞威的意圖,可是經過戴梓的研究和反擊,他們無一不灰頭土臉的離開,此後百十年,都沒有侵略的念頭。

康熙晚年錯信一人,錯殺一人,致使清朝失去稱霸世界的機會


可就是這麼一個天才,在康熙晚年間的時候,因為受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的挑撥,讓康熙認為戴梓“私通東洋”,密謀不軌,於是將其流放到瀋陽。那個時候的瀋陽,甚至比現在還冷,戴梓足足在那裡生活了將近30年,沒有生活來源,只能靠畫畫為生,直到77歲的時候,才獲得赦免。

至於被誣陷的理由,歸根結底說起來也是其天才所致。1687年的時候,南懷仁在覲見康熙的時候說本國有一個威力無比的大炮,名為沖天炮,康熙不信,於是命其製造,可是南懷仁足足造了一年,也沒有造出皮毛。後來康熙又命戴梓製造,僅僅8天的時間,一個成品就出現在了康熙面前。而且威力驚人,《清史稿》中記載:“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

本來憑藉戴梓如此的天賦,如果清廷肯斥巨資,定可以憑一力將清軍打造成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但是很細可,因為康熙錯信南懷仁,錯殺他,進而失去了清軍稱霸天下的機會。之後,雖然也有康乾盛世來臨,但客觀來說,思想開放的康熙都沒有心思強大軍隊,認為清朝天下第一,之後的乾隆自然也沒有這樣的認知,一步步自大之下,最後釀成了最後被侵略的悲劇。

康熙晚年錯信一人,錯殺一人,致使清朝失去稱霸世界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