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鋼、造紙、燒玻璃!趣談堪比穿越小說的抗戰時延安工業化

歷史比(網文)小說更有意思。

1940年9月開辦延安自然科學院。設大學部與中學部。院長徐特立主張科學教育機關、科學研究機關和經濟建設機關三位一體,自然科學院與軍委軍工局、邊區政府建設廳所屬的工廠、農場結合起來,共同組成“學校管理委員會”,因此把化學系改為化學工程系,物理系改為機械工程系,生物系改為農業系,還有一個地礦系。由於陝甘寧邊區幾乎沒有丁點近代工業的苗頭,所以這些從德國化學博士到上海的本科畢業生的師資隊伍,帶領學生搞了很多必要的工業技術發明:


鍊鋼、造紙、燒玻璃!趣談堪比穿越小說的抗戰時延安工業化


▲延安自然科學院舊照


陝甘寧邊區書報印刷量很大,印刷紙張成為緊缺物資。當時,邊區的印刷紙張原料主要是廢麻袋,產量少且質量粗糙,很難用於印刷。教員華壽俊被派往位於安塞縣榮家坪的振華造紙廠擔任工務科長,展開研製工作。經過反覆的考察、研究、試驗,他們認為:製造高質量的紙張,首先要解決的是原料問題。陝北的樹木較少,而且木漿的製作工藝複雜;用農作物做原料,其纖維的強度太低。採集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植物作原料,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但都感到不理想。有一天,華壽俊妻子王士珍在和老百姓的接觸中,發現了當地特有的一種草,叫馬蘭草。馬蘭草在當地,老百姓稱其名為“扯倒驢”,因其纖維非常堅韌,毛驢的腿腳如被它纏住,想脫身也是比較困難的。王士珍立即將這一發現告知華壽俊,他們立即對馬蘭草進行了採集、分析、實驗。實驗結果,使華壽俊夫婦喜出望外。他們從數據中得知,馬蘭草的特點是喜陽耐旱,非常適應陝北的氣候。他們還從老百姓那裡瞭解到,牲畜不吃馬蘭草,因此馬蘭草長得蓬蓬密密,到處都是。華壽俊夫婦認為,馬蘭草的纖維強度非常理性,如果把馬蘭草作為紙張的原料,不但成本低廉,而且來源豐富。他們立即把馬蘭草用於造紙工藝原料,投入到試驗、試製的生產中去,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驗、改進,終於成功用馬蘭草作原料製作出來的紙張,效果相當好,使邊區印刷文件、書本等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於是,邊區政府在延安紫坊溝建立了造紙廠,又在南泥灣等多處建立了幾家造紙廠。從此,陝北告別了缺紙和劣質紙的歷史。馬蘭草造紙,為《解放日報》、整風文件及“七大”會議文件的印刷提供了充足的紙張,滿足了邊區機關學校和普通民眾的用紙需要。在馬蘭草紙製造工藝的基礎上,華壽俊還與自然科學院的其他同志一道,成功研製生產了邊區的鈔票紙,比山西省銀行的鈔票紙質量要好的多,耐水、耐磨、耐折度可與中央幾個銀行媲美。紙廠還修建了閘垻、引渠、動力位置,以木石混合壩以抬高水位,利用落差帶動碾磨紙漿的木製水車,約30多馬力。朱德在1942年《遊南泥灣》一詩:“農場牛羊肥,馬蘭造紙俏”。1944年5月,在延安邊區職工代表大會上,華壽俊被授予“甲等勞動英雄”稱號。會上,毛澤東主席親自為華壽俊頒獎,還送給華壽俊一件羊皮大衣,以資鼓勵。


鍊鋼、造紙、燒玻璃!趣談堪比穿越小說的抗戰時延安工業化


▲造紙用的馬蘭草和延安時期生產的馬蘭紙


三邊產的鹽關係到邊區經濟命脈,因連續大 雨,鹽池產不出鹽來,華壽俊、陳康白、陳寶誠到了定邊,實地考察,並向鹽民調查 研究,揭開了“海眼”的秘密,沿著“海眼”挖井,修建了鹽田,用吊桶從“海眼”中取水倒進鹽田,白雪般的精鹽就大量結出,把這些精鹽送到曬鹽場老化兩天即為成品鹽。新方法制鹽使鹽田規模迅速擴大,邊區軍民食鹽問題不斷得到解決,邊區鹽業還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

邊區的玻璃製品奇缺,搞科學實驗要用玻 璃試管、燒杯、三角瓶等,醫院也用這些器皿,晚間照明用的煤油燈沒有燈罩,直冒黑煙,等等。為解決這些急需,本是油類工業專家的林華承擔了試製玻璃的任務,根本不知道怎樣製造玻璃,在缺乏參 考書、缺乏原材料、缺乏技術工人的條件 下,他跑了多少溝,翻了多少山,尋找原料,發現生產玻璃的原料除硼砂以外,其他原料邊區都有,如金盆灣有石英,邊區西北部有提取純鹼的原料,杜甫川有石灰石,橋兒溝和瓦窯堡有白土,火硝各地都有。再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生產玻璃的技術條件。這時,自然科學院收到了宋慶齡領導的保衛中國大同盟給延安運來的80多箱化學藥品和儀器,這為研製玻璃提供了技術條件。接著,又遇到沒有燒製玻璃的坩鍋的難題。在徐特立院長的指導下,林華向補鍋匠學習,向磁窯工人求教,經過反覆試驗、分析,結合理論探討,又群策群力地攻克了高溫均勻鍋爐和連續煅燒半自動控 溫技術難關,終於製成了耐高溫、不易破裂的坩鍋。林華和有關人員終於將玻璃研製成功。工人把玻璃料吹製成了管材、瓶子、燈罩、針藥管、試驗器皿等供軍需民用,年產針管 14 萬 支、疫苗管 4 萬支及各種玻璃器皿。1943年初,為了擴大玻璃生產,並解決鍊鐵用耐火材料的急需,邊區軍工局所屬橋兒溝陶瓷廠成為玻璃陶瓷廠,林華任該廠工程師。一年內,他和該廠同仁製成了生產硫酸、鹽酸、硝酸、濃縮硫酸和無煙火藥用的成套陶瓷設備。《解放日報》以《模範工程師林華同志》為題,報道了他的事 跡。


鍊鋼、造紙、燒玻璃!趣談堪比穿越小說的抗戰時延安工業化


▲1943年5月11日刊載《模範工程師林華同志》的解放日報


華壽俊和與其妻子王士珍從野生植物、槐樹葉和黑豆皮中提取染料成功,可製出醬紅、青 灰、咖啡色、綠色、血青、元青、青灰、墨綠 等近十種染料,使邊區戰士穿上了黃色軍裝,換掉了灰色軍裝。由於陝北的戰士穿上了黃色軍裝,其它地區的戰士仍然穿著灰色軍裝,戰士們戲稱延安的部隊為“黃八路”,其它地區的部隊為“灰八路”。


鍊鋼、造紙、燒玻璃!趣談堪比穿越小說的抗戰時延安工業化


▲灰色的八路軍軍服


為解決棉布困難,李丹、華壽俊、王士珍共同研究用邊區產量甚豐的麻提取麻纖維製成麻棉布。

陝北很少有鐘錶,個別帶手錶的人, 時間不準了也無法對正,青年教員江天成為幾個大單位制作了日晷,只要有太陽,一年四 季都是十分準確。

為了解決戰爭年代的急需,克服了種種困難,延安自然科學院研製了一批很重要、很實用的科技成果。其中,化工系師生用簡陋的設備自制了硫酸、硝酸、灰生鐵,提煉出了薄荷油,滿足了軍工生產的需要。他們還辦起了酒精廠、玻璃廠,製造了急需的針管、痘苗管及許多玻璃器皿。機械工程系的師生和實習工廠精心製造了醫院缺少的鑷子等醫療器械以及紡織機械配件,製造了軋花機上的滾子、日常生活用品和數以十萬計的棉軍裝上的銅釦,解決了邊區的許多緊迫需要。地礦系的師生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積極承擔了邊區一些鐵礦、煤層資源的勘察,弄清了有些地層的情況,1941年至1942年還組織了陝甘寧邊區地質考察團,在教師武衡的帶領下先後考察了延長、延川、安定、安塞、甘泉和關中等地的地質構造、礦產分佈和礦產儲量,為邊區發展工業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生物系師生在系主任樂天宇的帶領下於1940年初次考察了陝甘寧邊區森林和各種植物生長的分佈情況,採集了部分標本,特別是在南泥灣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為359旅在南泥灣大規模的開荒種地作了前期準備工作。他們在多年考察研究的基礎上,由樂天宇、徐偉英、彭爾寧等人編寫了很有實用價值的《陝甘寧邊區藥用植物志》,還在廣泛調查和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在陝甘寧邊區種植棉花的合理辦法,在發展邊區的棉花生產,解決邊區缺棉少布的困難方面起了作用。


鍊鋼、造紙、燒玻璃!趣談堪比穿越小說的抗戰時延安工業化


▲延安大生產運動


科學院酒精廠,建有三層樓高的酒精蒸餾塔。酒精當時是汽車的主要燃料,不僅陝甘寧邊區,就是大後方的四川、雲貴也都用酒精做燃料。那時製造酒精的燃料主要是玉米,鄧潔領導的新中國農場大量種植玉米,就是為了造酒精。後來延長地下打出了石油,燃料得到解決,酒精生產即告停止。

水電站:安塞西部的楊橋鄉,利用自然落差建立水電廠。電站用廠房在地下,要進水洞。石匠來自綏徳、米脂,技術過硬,只要有施工圖紙,他們準能完成。當時延安附近這種季節性的石工、木工及相配合的力工有7000人。土方夯工也很出名,可與大運河的硪工齊名。魯藝師生把他們唱的夯工歌記錄下來,編輯成《夯工號子》,深受聽眾喜愛。

延安大砭溝後溝由徐馳主持的一噸鍊鐵爐,煉出了質量很好的灰生鐵。1943年以後,需要擴大生產,擬建兩座6立方米的高爐,在當時的條件下,由1立方米到六立方米,意味著跨越一大步。主要是解決鼓風機動力問題。1945年初,林華到瓦窯堡西北鐵廠任廠長,負責組織採煤、煉焦,徐馳參加機械製造設計。 【建國後,林華回到了煉油老本行,主持了60年代初、70年代初兩次從西方國家大量引進成套設備的技術決策工作,在國家計委副主任上離休。徐馳長期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主持了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創建。】

炸藥是重要而緊缺的物資。德國化學博士劉鹹一在軍委軍工局任工程處長時,主持了炸藥的研製。紫芳溝化學廠建成後,1942年以前生產的手榴彈全部裝黑火藥,爆速僅300米,殺傷威力很差。浙大化學系本科畢業生錢志道設計和安裝的硫酸(鉛室法)、硝化甘油(硝化噴射分離器法)、硝化棉(湯姆遜法)等工藝裝置等在當時的國內是先進的。開始生產了硝化甘油、硝化棉以及黑炸藥、木粉吸收硝化甘油的高級炸藥、單基發射藥和雙基發射藥,並創造性的在手榴彈中裝入強棉(含氯高的硝化棉,含氮量13%左右)。使槍彈、手榴彈、擲彈筒彈和迫擊炮彈的威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製出了氯酸鉀,“不僅解決了軍火上的大問題,同時使邊區火柴製造也得到了重要原料。”1944年5月在陝甘寧邊區廠長暨職工代表會議上,錢志道被評為“特等勞動英雄”,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併為他親筆題詞“熱心創造”。同月,《解放日報》以《模範工程師錢志道同志創立邊區基本化學工業》為題,介紹了他的事蹟,稱讚他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模範,在他的堅毅努力與刻苦經營之下,奠定了邊區基本化學工業的基礎。”1944年12月,在延安召開的邊區群英大會上,錢志道又再度當選為特等勞動英雄,被譽為“模範工程師”。


鍊鋼、造紙、燒玻璃!趣談堪比穿越小說的抗戰時延安工業化


▲錢志道


教員李蘇是金陵大學化學系研究生(只讀了一年),深入延安的工廠,協助工廠搞煉焦,以副產的焦油生產化學品及進一步製成烈性炸藥為研究課題,開展了煤焦油分離的研究,將分離出來的甲苯進一步硝化,研製TNT烈性炸藥。在原料、藥品、儀器設備很差,科研工作十分困難的條件下,李蘇經過潛心努力,試驗幾十次,終於研製成功了合格的TNT烈性炸藥。這項對當時邊區具有重大意義的科研成果,受到西北財經辦事處領導陳雲和陳鬱。


鍊鋼、造紙、燒玻璃!趣談堪比穿越小說的抗戰時延安工業化


▲李蘇


延安是中共的政治中心。雖然地瘠民窮,文化極端落後,但被中共吸引來的全國各地的抗日青年與專家學者非常多。僅僅德國化學博士就有哥廷根大學有機化學專業陳康白、柏林工業大學無機化學專業劉鹹一、德累斯頓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屈伯傳。 別的抗日根據地就沒這麼好的人才條件了。而且陝甘寧邊區沒有戰爭不需要跑“掃蕩”,有搞些建設的條件。

中共中央長征剛到陝北時,邊區當地基層幹部的文化程度以安塞縣為例,區長57%、區中隊長85%、婦女主任100%都是文盲。1943年任弼時講:抗戰以後到延安來的知識分子有4萬餘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的佔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30%。 也就說大學文化的就有8000人。1945年搶佔東北的10萬大軍與2萬幹部,這2萬幹部的90%來自延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