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福州萬達百貨!商業巨頭化身「包租公」,這波操作有點6!

再見了!福州萬達百貨!商業巨頭化身「包租公」,這波操作有點6!

春節後剛剛開工,還未徹底從去年降負債的忙碌中醒來,萬達便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賣子」之路。

2 月 12 日早間,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在新春團拜會上宣佈,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百貨」)下屬全部 37 家百貨門店,構建線上線下到店到手全場景的百貨零售業態。

再見了!福州萬達百貨!商業巨頭化身「包租公」,這波操作有點6!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日,京東也以 27 億買下北京翠宮飯店。而據此前翠宮飯店公佈的財報顯示,截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翠宮酒店實現營收 1801.78 萬元,淨利潤虧損 4710.47 萬元。總資產總計為 7.31 億元,負債總計為 7.84 億元,所有者權益虧損 5361.81 萬元。

毫無疑問,電商接盤線下商業資產正成趨勢。側面來看,也給了地產商們甩掉重資產,迫切降負債,提供喘息機會。

再見了!福州萬達百貨!商業巨頭化身「包租公」,這波操作有點6!

曾傳將被銀泰收購

萬達百貨原名萬千百貨,2007 年 5 月 8 日成立,2012 年 7 月 25 日更名萬達百貨。是萬達集團下屬四大支柱產業(商業地產、高級酒店、文化旅遊、連鎖百貨)之一。萬達百貨發展初期幾乎是緊隨萬達商業地產的拓展在佈局。

在萬達商業 2015 年的公司業績會上曾擔任萬達商業地產董事兼執行總裁的曲德君表示,萬達百貨是在萬達商業地產發展初期,為了支持萬達廣場而衍生的業態。

再見了!福州萬達百貨!商業巨頭化身「包租公」,這波操作有點6!

公開資料顯示,萬達百貨在全國的37家門店大都位於一、二線城市的 CBD 或市中心區域,會員數量超 400 萬人。

再見了!福州萬達百貨!商業巨頭化身「包租公」,這波操作有點6!

其實,盛傳萬達百貨將被出售的消息早前就有。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自 2007 年成立至 2012 年前後,作為萬達廣場的主力店,萬達百貨快速擴張。最意氣風發的 2013 年,萬達百貨曾經考慮過以約 82 億元收購銀泰。

2018 年 3 月 16 日,萬達百貨再次傳出將全國資產打包出售給銀泰的消息,引發關注。據《聯商網》報道稱,一位萬達內部人士向其證實,萬達和銀泰在一個月前已開始洽談,不過當前不能透露太多,否則會影響交易價格。不過,在新京報的求證下,銀泰方面回覆新京報記者稱,「我們自己還沒得到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銀泰背後是阿里巴巴的身影。2014 年阿里巴巴首次投資銀泰,到 2017 年 1 月,阿里巴巴以近 200 億港元將銀泰商業私有化,銀泰如今已是阿里新零售改造的案例和樣本。

萬達:今年內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

就在 2018 年的年會上,王健林就透露,按照投資協議,萬達商業今年內要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一平方米房地產開發也不能有,成為徹底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毫無疑問,去地產化的背後仍是王健林迴歸A股的野心。

為了降低負債,「甩賣」也成為了近年來萬達的關鍵詞。

2017 年 7 月 19 日,王健林以總價 637.5 億元的價格分別將萬達商業中 13 個文旅項目以及77家城市酒店「甩賣」給了融創中國和富力地產。其中,13 個文旅項目以 438.44 億元出售給了融創,富力地產以 199.06 億元收購萬達商業77家城市酒店的股權。

2018 年 1 月,王健林曾表示打算用 2-3 年時間負債降至絕對安全水平。2018 年 1 月 16 日,萬達再出售所持的萬達·倫敦 ONE 項目 60% 的股份,這也是萬達海外的第一個項目。根據萬達當時公告,出售項目所獲得的款項淨額將用於償還萬達香港的貸款和利息,同時為公司物業發展項目的營運及發展提供資金。接盤方正是此前買下萬達 77 座酒店的富力。

2018 年 1 月 29 日,萬達又以約 3.15 億澳元(相當於 19.19 億港元)現金出售位於澳大利亞的若干物業項目,買方還需代澳洲公司償還債務款項約 8.15 億澳元。

2018 年 7 月 6 日,萬達稱再次向獨立第三方出售萬達國際地產投資有限公司 60% 的股份,代價 3560.93 萬英鎊(約 3.74 億港元)。並且,買方已同意代表目標公司向公司償還債務(現時預期約 1.60 億英鎊,相當於約 16.75 億港元)。萬達可從中獲得 4.34 億港元的收益。

而曾一度被王健林看好的萬達金融也已低調更名為萬達投資。在 2018 年末,萬達出清 9 億百年人壽股權,綠城以 27.18 億元購得。更有業內傳言旗下快錢支付或也面臨出售。而這一系列舉措也標誌著萬達金融版圖開始收縮。

「甩賣」背後,萬達想當「包租公」

萬達重整後,旗下有商管、文化、地產、金融四大板塊。其中最大盤要屬商管。業內人士更是表示,「去地產化」只是針對商管集團而已。

據瞭解,萬達商管集團 2018 年營收同比增長 25.9%;租金收入 328.8 億元,同比增長 28.8%,連續十年環比增長超過 20%。而地產集團同期營收同比減少 34.9%;回款 610.4 億元,同比減少 3.3%。顯然,租金收入在 2018 年裡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而這一塊,也正是王健林看好的地方。

在年會上,王健林表示,「這也是我們最希望看到增長,也是最可靠的收入部分。建一個商業項目費時費力,但一旦建成,兩三年培育期後就能成為穩定的印鈔機。舉個例子,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 12 年前開業,當時投資成本大約 21 億元,現在一年租金 7 億元,而且每年還在增長。」「再過幾年,萬達租金收入達到千億。單憑這一條,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萬達年會上,王健林透露了萬達商業 2019 年內要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

顯然,賣掉旗下 37 家百貨門店也是其「去地產化」的重要一步。

從雙方的佈局考量來看,這場交易算是雙贏。

只不過,為了降負債,萬達商管還要努力。

在萬達降負債還要保證收入增加的背後,萬達亮出了佈局萬達廣場輕資產的牌。根據萬達 2018 年業績報,2018 年全年新開業的萬達廣場達 49 座,幾乎是以一週新開一座的速度在狂飆,並「重倉」在三四線城市。這當中,輕資產萬達廣場 19 座,比 2017 年減少 3 個。

再見了!福州萬達百貨!商業巨頭化身「包租公」,這波操作有點6!

而針對於三四線城市的商業地產佈局,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2018 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顯示,二線、三四線城市商業用地市場升溫,整體呈現供應過剩趨勢。

公開信息顯示,2017 年萬達商業資產負債率從前一年的 63.51% 降到了 53.5%,不過同期有息負債比從 42.86% 升至 47.78%。在 2018 年萬達年度報告會上,王健林並沒有公佈 2018 年萬達商管的負債率,但稱其有息負債同比 2017 年減少約 30%。

值得注意的是,據投資者報報道,商管集團 2018 年三季報披露數據可知,該公司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分別為 6364.95 億元和 3769.46 億元,資產負債率為 59.22%。而 2017 年年底上述三項數據分別為 6891.05 億元、4462.53 億元和 64.75%。

相比之下,該公司有息負債和資產負債率確已明顯下滑,但較 2018 年上半年數據則無太大差別。而為外界更為關注的是,2019 年,萬達商管 IPO 這個小目標又能否實現?

萬達百貨的再見,也許是新一輪的開始。

•End•

校對 | 辰逸

圖文來源 | 鳳凰地產、21世紀經濟報道

該文謹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若本條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後臺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