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家之人》:穿越生死的苟且,才有詩歌和遠方


《養家之人》:穿越生死的苟且,才有詩歌和遠方


當我們在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憂傷時,片中的小男孩奧狄什,不應該說是小女孩帕爾瓦娜還在為她一家人的苟且穿越生死。她和她的小夥伴也憧憬過遠方,她們坐在坦克殘骸上欣賞沙漠日落,相約二十年後遠方的海灘相遇,她們能嗎?電影沒給我們答案,現實也給不出答案。

《養家之人》講訴了2001年塔利班極權控制下的阿富汗,女性不被允許在外拋頭露面,貧窮的帕爾瓦娜一家本就過著拮据的生活,父親被構陷入獄後,家庭支柱轟然倒塌,11歲的小女孩帕爾瓦娜剪掉了長髮,穿上男孩的衣服在外討生活,一面肩負起養家之人的重任,一面想方設法拯救父親。

《養家之人》:穿越生死的苟且,才有詩歌和遠方

故事的開局難免讓人聯想另一部動畫佳作《我在伊朗長大》,女性被迫帶上面紗,數以萬計的人被投入監獄,人們活在水深火熱中。《養家之人》的困境更甚,女人連出門上街都要受罰,教孩子識字也是違法,一家人只能靠變賣家當度日,窮到喝水頂餓。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哥哥被炸身亡,瘸腿的父親蒙冤入獄,體弱的母親又被打傷,一家人只能靠11歲的帕爾瓦娜女扮男裝討生活。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塔利班魔爪下的花木蘭故事。是的,誰說不是呢。帕爾瓦娜給自己取了個男孩的名字奧狄什,意思是火。這團火一次次冒著生命危險前往監獄救父,去磚窯搬磚幹苦力還被熟人識破追殺,在那個滿地地雷,虎狼環視的險境裡,她何嘗不是一位衝鋒陷陣且膽識過人的女將軍。她有著《我在伊朗長大》的瑪嘉類似的聰明與大膽,她甚至還有瑪嘉所不具備的擔當與無畏,遺憾的是,她沒有瑪嘉那樣可以遠走他鄉的好命。

《養家之人》:穿越生死的苟且,才有詩歌和遠方

故事採取開放式結局,母親擺脫了親戚的控制,和揹著弟弟逃亡的姐姐重逢,而帕爾瓦娜也從監獄裡救出了奄奄一息的父親,但我們依舊不敢想象帕爾瓦娜一家的未來。影片的暗示其實已經夠明白了,是夜阿富汗戰爭爆發,他們能否穿越雷區和戰火,活著回到自己的小窩?但願吧。

多年戰亂,讓阿富汗淪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之一,3000多萬人口一度有600萬難民。現如今,阿富汗依舊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地區。2017年,阿富汗共發生襲擊事件2050起,每天有68人死傷。而聯合國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阿富汗新增平民死亡人數1692,創下了2001年以來最高紀錄,武裝分子襲擊和自殺式炸彈是死亡主要原因。片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我們可以從帕爾瓦娜的隻言片語中推測,哥哥之死,和自殺式炸彈有關。

《養家之人》:穿越生死的苟且,才有詩歌和遠方

資深動畫迷很容易從《養家之人》的海報上嗅到《凱爾的秘密》的氣息,沒錯,《養家之人》和《凱爾的秘密》系出一脈,皆為諾拉·託梅作品,都是雙線劇情和雙線畫風,且再度入圍奧斯卡獎。所不同的是,上一部和湯姆·摩爾聯合執導,這次是諾拉·託梅獨立執導,湯姆·摩爾僅司職製片人。去年,諾拉·託梅還與湯姆·摩爾合作過另一部奧斯卡提名動畫《海洋之歌》,我們也能從兩位女主人公右臉上的那縷髮絲上,找到彼此的淵源。

《養家之人》觀影體驗是沉重的,個別之處又不乏溫暖。貧窮有貧窮人家人的樂子,比如小弟弟吃到葡萄乾的樣子,困境中的人也有困境中的明麗,比如在戰爭廢墟里遙想遠方的海灘,在哪裡女孩們是自由的,可以賺遊客的錢養家。儘管處境是讓人絕望,導演還是在片中埋下了希望的種子,教書匠父親偷偷教孩子們知識和文字,塔利班士兵裡,也有像那位找帕爾瓦娜念信的大叔類如的未泯之善。

《養家之人》:穿越生死的苟且,才有詩歌和遠方

戰爭如惡獸,吞噬一切,包括文明與愛,只有戰爭在世界範圍全面止息,所有民族和人類都穿越生死的苟且,我們才有更多的詩歌和遠方。警惕戰爭的魔獸,關注和幫助那些水深火熱的地區和人們,也是我們的詩歌和遠方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