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鲁迅先生,真的是一个渣男吗?

近年来,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不愁吃穿,娱乐至上的观念也越来越普及。

亦不知从何时开始,鲁迅先生在网络上一度走红,不过,不再是因为他的文章,不在是因为他的精神。网民和某些唯利是图的自媒体更热衷于搜索他背后的那些“吸引眼球”的小故事。

次后,我又见过不少类似事件:一篇有关鲁迅的文章下面,评论区总有几个自作聪明的人写到“鲁迅是个渣男”“他抛弃自己的原配”等等骇人听闻的言论,仿佛用尽全身劲力向其他网友展示他的“博学多才”。我本人还只是一个学生,但我希望能将事情的原本客观的讲给大家听,以防大家被小人蛊惑,信假为真。

“民族魂”鲁迅先生,真的是一个渣男吗?

1906年7月,鲁迅25岁。在日本东京准备文学活动的他,突然接二连三的收到家中的来信,说母亲病危,要他赶紧回家探望。鲁迅急急忙忙的从日本赶回,家里却没有悲凉的气氛,迎接他的消息是,他的母亲要马上给他娶一个面都没见过的姑娘为妻。

这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被骗了。而这个从未见过的姑娘,就是朱安。

“民族魂”鲁迅先生,真的是一个渣男吗?

朱安

朱安是一个正宗的中国式传统女人,不识几个字,懂得居家礼仪,待人温和,擅长针线,擅长做饭,裹着小脚。她的悲剧其实早已命中注定,一辈子都在自己父母的操控下进行着。

骗婚事件虽然发生在1906年,但朱安家和周家安排这个婚姻早在1901年便开始了。只是1901年,鲁迅拿到了出国留学的奖学金,这一出国到1906年之间,只回过两次家。

“民族魂”鲁迅先生,真的是一个渣男吗?

青年鲁迅

在这期间,鲁迅的母亲告诉了他结婚的想法,鲁迅则提出了两个要求:要朱家把朱安的小脚放开,还要朱安进学堂读书。对于这种“激进”的要求,朱家认为不可理喻,但没有退婚的意思。

“民族魂”鲁迅先生,真的是一个渣男吗?

鲁迅头像

1906年7月6日鲁迅在日本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婚礼按照繁琐的传统婚礼进行着,周家甚至给鲁迅贴上假辫子,到新娘下了轿子,开了盖头。鲁迅这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新娘的模样。

结婚仪式进行结束,大家都走后。鲁迅没有按规矩去祠堂,晚上,他一个人进了书房睡觉,第二天便又去了日本。

“民族魂”鲁迅先生,真的是一个渣男吗?

鲁迅电影形象

从朱安的角度看,更多的是委屈,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学了一辈子的穿针引线,对自己丈夫要唯命是从的传统本领,怎么到了鲁迅这里就都不管用了呢?

从鲁迅的角度看,更多的是无奈,他学习的是西方的新思想,却在家族的压力下,要不远万里回国和一个从未谋面的女子结婚。更况且朱安的不识打字,麻木,唯命是从,裹小脚都是鲁迅所深恶痛绝的。

“民族魂”鲁迅先生,真的是一个渣男吗?

鲁迅与许广平

多年后,中年的鲁迅遇到了学生许广平,在许广平的追求下,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在许广平和鲁迅的信中,你完全看不到鲁迅往日的犀利与严苛,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而朱安,也许是为了女人的贞操,也许是为了两个家族的声誉,她没有离开周家,一辈子都守着鲁迅的母亲。

故事就是这样结尾,作为封建时代的牺牲品,朱安早就注定了悲剧的一生。

从各自的思想观念来说,鲁迅与朱安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对于朱安,他只在结婚时见过一面,更不用说有没有感情。鲁迅一辈子都在反对中国封建制度(包办婚姻也包括其中),偏偏青年的他就遇到了包办婚姻,年轻气盛的他选择逃避其实也可以说是他作出的反抗。

现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中小学生课本中越来越少,专家说他的言论以不符合时代了。

对此我想以他的一句名言作以证明,也送给那些为了显示自己“博学多才”而说三道四的网友,和为了博噱头而愚民愚众的少数自媒体公众号们。

略论中国人的脸——有着这么大的力量的筋,有时竟不能收住一个并不沉重的自己的下巴......——鲁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