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女人不上席;出嫁的女兒,除夕不能看孃家燈

過年,女人不上席;出嫁的女兒,除夕不能看孃家燈

過年,女人不上席;出嫁的女兒,除夕不能看孃家燈

1、結婚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

當無數小夫妻為春節回誰家過年吵架,還有很多地方保留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出嫁的女兒,除夕夜不能看孃家燈的習俗。

閨蜜小西的孃家在市郊,婆家在鄉下。自從結婚後,她每年都和老公回婆家過年,豬年春節,她和老公因瑣事爭吵,在回婆家的客車上,她半路上下車回了市區。

老公帶著女兒回了婆家,小西孤零零一個人待在家裡,這個年實在沒法過。她呼朋喚友,希望找個人陪她一起過年。可是朋友們不是回了婆家,就是去了孃家。

我問她:你為什麼不回孃家過年?孃家離市裡這麼近。小西說:我孃家不允許出嫁的女兒回孃家過年,除夕和初一這兩天,我媽不讓我回去。

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市郊和市區不過十公里,風俗習慣卻不盡相同。市裡的小夫妻除夕中午在婆家吃團圓飯,晚上在孃家吃團圓飯。哪兒有市郊這些陳規陋習?

過年,女人不上席;出嫁的女兒,除夕不能看孃家燈

2、離婚的女兒不能在孃家過年

那年十月,閨蜜小鳳與前夫離婚,眼看元旦、春節逼近,小鳳愁的不得了。她的老家在相鄰縣城,孃家保留著離婚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的習俗。

小鳳姐妹三個,沒有兄弟,姐姐、妹妹都出嫁了,家裡除了父母,沒有別人。即便這樣,小鳳也沒有權利春節回孃家過年。

小鳳在市裡工作,沒有房子,沒有家,她急於找到下家,結婚嫁人,有個屬於自己的家。

沒離婚的時候,父母說:孃家永遠是你的家,爸媽永遠是你的依靠。離了婚,父母又覺得小鳳丟了他們的臉,沒給他們爭氣。

父母的嘮叨和逼迫讓小鳳壓力倍增,在朋友的介紹下,與一位離異男士相處了三個月,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夫妻關係、婆媳關係一觸即發,除夕夜,一家人幹仗,老家的父母不得已大半夜裡趕到市裡給他們調解。

孃家不給力,不管結婚還是離婚,女人都只能打碎牙往肚裡咽。

過年,女人不上席;出嫁的女兒,除夕不能看孃家燈

3、男人不下廚,女人不上桌

春節期間,《愛情保衛戰》最近一期節目裡播出一對山東的小夫妻在婆家過年,女人不讓上桌。

其實不止山東,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保留著這樣的陳規陋習。

小玲是江蘇人,找了個男朋友是湖北人。她第一次跟男友回老家黃岡麻城過年大跌眼鏡。

男友兄弟兩個,哥哥已經結婚生女。從進婆家門,小玲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準婆婆和嫂子忙活飯菜,飯桌上只有三副碗筷,吃飯的時候準公公和大伯哥、男友就坐,吃菜、喝酒不亦樂乎。

準婆婆和嫂子、小侄女吃飯不上桌,等男人們吃完了,女人們在廚房圍著灶臺吃點剩飯剩菜就完事。

小玲雖然是客人,卻也不免俗,只能入鄉隨俗,和準婆婆、嫂子在廚房裡忙活飯菜,吃點殘羹冷飯。

而這些習俗,男友事先並沒有告訴她,小玲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就被迫接受這一切。大年初二,小玲實在忍無可忍,立刻訂了航班返回江蘇,向男友提出分手。

男女平等喊了若干年,真正的平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最起碼,從春節來說,出嫁的女兒在孃家過年,女人上桌吃飯,這是對女性最基本的尊重。

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原創公號:海風講故事(ID:haishangfeng2016)擅長創作親子、情感、職場故事,作品散見於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