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所謂大學共同必修科目

季羨林在談教育中寫過一篇文章:《論所謂大一共同必修科目》。他主要談論的是文學院的科目,文學院的大一共同必修科目共有以下幾種:國文、中國通史、外國文、西洋通史,以上兩種選修一種;哲學概論、邏輯,以上兩種選習一種;普通數學、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學、普通地質學、普通心理學與上六種選修一種;法學概論、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與上四種選修一種。在上面列的科目中,季羨林認為國文和西洋通史沒有學習的必要,原因都差不多,因為無論大一的教材如何翻新,但材料同中學課本不會有多麼大的差異。反正不過是文言加上幾篇白話,這實在用不著再讓學生犧牲一年的時間來唸也許已經念過幾遍的文章,要說是增進學生的國文程度,那麼,在六年小學、六年中學之餘,一個學生的國文程度似乎應該已經有了點根基。倘若還有學生在十二年以內沒有把國文念好,這位學生幾乎可以說是已經不可救藥,想在大學一年裡補救起來也絕不可能了。說到歷史,理由也是一樣,但並非說歷史不重要,是說,對於文學院的同學來說,歷史非常重要。無論研究什麼題目,總免不了同歷史發生關係。對於這個題目的歷史背景,總要先弄清楚。但是這裡所需要的歷史知識多半是很專門的,並不是普通曆史課堂上可以學到的。所以,所謂的“中國通史”和“西洋通史”,並沒有多少用處。

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學校依然存在這種制度月課程設置不合理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大學的四年時間是很有限的,即使我們從第一年起就開始學習本專業的課程,在四年恐怕也不會學多少。所以我對季羨林談論大學必修科目的所持的觀點十分贊同,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沒有必要學習的課程上面。小編也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師範院校的學子,對於學校給我們設置的課程也存在許多不解甚至是不滿。作為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方向的學生,要學習高等數學和概率論我也沒有意見,這是很正常的。可是大學四年我們學的數學課程還包括數學分析、線性代數、解析幾何,而且一門科目只學習一年,全面是有了,但說句真心話,沒有學到要點上去,深度不夠,給大家帶來的也就是數學折磨所帶來的痛苦,脫了一層皮卻收穫頗少。不過我很幸運,一向數學不行的我居然沒有掛科,但

論所謂大學共同必修科目

是所學的東西我考完後我是像丟垃圾一樣迫不及待地清除掉所有頭腦中堆積的數學理論和公式。

學校對我們專業的學生提出能唱會跳、能寫會畫、能說會道的高標準要求,然而學校設置的課程與對我們的要求卻是背道相馳!關於唱,我們學校就設置了一個學期的音樂課,叫我們學唱了簡譜然後交了幾首歌就完成了教育計劃了;關於跳,學校開設一個學期的形體課,在課堂中老師教的也就是壓腿和一些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古典舞最基本的舞蹈動作;關於寫,學校開設了一年的毛筆字課程和一個學期的粉筆字,關於“寫”我覺得這個設置還是合理的;關於畫,就開設了一年的課程,但是老師教的繪畫知識卻很少,大部分就是教我們欣賞畫作,真正涉及到教師技能的簡筆畫的技巧卻很少;關於說,就是設置一年半的普通話,發音標準,過了二甲就夠了。你覺得在這樣的課程設置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有多少優秀的,那些優秀的,估計也是因為本身底子比較好,比如說在進入大學學過繪畫知識,上過真正的美術課,而小編就比較慘了,幾乎沒有上過真正的美術課,唯一的一次就就是小學一年級數學老師教我們畫了花盆,此外對於美術再無任何印象。

論所謂大學共同必修科目

所以,關於學校設置的這種課程安排我們十分不能理解的,為什麼出來當小學教師要學那麼高深的數學,而對於最基本的教學技能的培養卻沒有花那麼長的時間培養。當然,我並非說教小學就不要研究數學了,但是數學分析什麼的科目還是沒有必要,我覺得學校開設一門中國古代數學倒是挺有必要的,因為很多小學的基本知識都可以從中國古代數學找到源頭,教師若能對古代數學有深入的瞭解,這可以為以後從事教學工作提供巨大的幫助。因為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古代數學的那種題目比現在數學教科書上動輒就是“小明”“小紅”的題目要有趣實際的多。

論所謂大學共同必修科目

實習的時候要上美術或者音樂課,說實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因為學校從來就沒有教過我們彈奏任何一門樂器,(如果不是小編因為對笛子感興趣,自己到外面的培訓班報名學習了一門樂器,至今快畢業了我都沒有一門會演奏的樂器。)而繪畫方面,學校的老師只教瞭如何畫美術字體和製作卡片,簡筆畫只是讓我們看著老師畫,然後再自己畫,沒有講什麼繪畫技巧。有一次,在上美術課的時候,我問學生想學畫什麼?有些學生想學素描或者國畫,哎,小編的心裡真是尬到極點,小編能表示我也不會嗎?大學老師也沒教我們吶!沒辦法,小編只能上網百度水墨畫的簡單畫法,藉助水墨畫讓學生大概瞭解國畫的基本工具及畫法來滿足學生的小小心願。在這方面本科院校的學生居然比不上專科院校出來的學生,我內心真覺得慚愧,當然還有對學校課程設置的不滿!除此之外,關於教學實踐技能方面也是如此,當然,我不否認個人努力程度因素也在裡面,但是我們學校對於小學教育專業的知識技能的訓練實在是太少了,相關的專業知識理論就開設了一個學期,大一、大二所學習的主課一般就是數學!學校雖然是考慮到我們以後可能要考研,所以為一些同學開設的或是覺得我們以後可能會教初中、高中什麼的,但這畢竟只是概率小的幾種情況,因為我們是定向生,回去自然只能教小學或者初中,學校為什麼一定要把這種課程設為必修呢!不能是選修科目嗎?

論所謂大學共同必修科目

希望我們學校能多注重一下實際的問題,多培養師範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關於音樂、美術、書寫、教師技能等方面我,小編覺得是每年都要開設,直到畢業為止,因為這些東西都是要靠不斷的學習和訓練才能有所提升的,不是教授了一些粗淺的理論知識就可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或者在這方面嚴格要求一下我們也行,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有這種超前的覺悟逼著自己每天學習繪畫和書法的,學校一週一次的晚點名可以用來檢查到校情況,就像監督中學生一樣,那為何不能讓我們一週交一次作業呢!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到了大學就對自己放鬆了要求,很多大學生只要完成學校安排的學習計劃和任務就足夠了,小編有段時間也是如此,雖然時時刻刻在警醒自己,都是有些時候對自己設置的目標依然不能完全實現,所以學校的一些強制手段還是有必要的,只是要用到合適的事物上。

小編誠懇地希望學校能重新考慮一下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關於一些必修科目真的有必要必修嗎?你的學校課程設置怎樣?歡迎大家踴躍評論!談談你們的必修科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