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上記載的夏朝,是真實存在的嗎三條證據告訴你!

歷史書上記載的夏朝,是真實存在的嗎?三條證據告訴你!

“夏朝”是一個歷史學界常用的概念,而在考古學界通常稱為“夏文化”。不為別的,因為夏朝的存在在中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存在爭議,其中最重要的是沒有能找到任何強力證據證明其存在。想想許多夏朝遺址挖掘工作都結束了,至今沒看到能夠被廣泛接受的,證明夏朝存在的證據。

歷史書上記載的夏朝,是真實存在的嗎三條證據告訴你!

那麼疑問接踵而至,夏朝真的存在嗎?我覺得非常需要提到幾個關鍵點——甲骨文、文獻、遺址,以證明夏朝的真實性。

甲骨文:其中的甲骨文,則需要了解它的發展和起源,我們公認的甲骨文起源時間為公元前1200年,但事實上甲骨文可能更早起源於公元前1600年,正是夏王朝興盛的時期。誠如出土於鄭州商代遺址的帶字卜骨,因為上面帶有“乇”字,被認為為“豪都”存在的證據,而所謂的“豪都”距今有3600年,也就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卜骨的出土,對夏朝的存在是一種毋庸置疑的肯定。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礎,甲骨文的出現是夏朝存亡的根基,我們才能從中窺其政治制度,瞭解當時社會的社會形態,推斷出歷史走向。但由於早年的文字資料保存極度困難。且夏朝也並不是一個統一文字的朝代,我們無從得知他們是否只存在“龜甲”這一種文字記載的模式,如果他們刻在動物毛皮或者其他物質載體上,我們目前也沒有具體辦法獲取和解讀,這也是至今夏朝的文字資料缺乏的重要原因。

歷史書上記載的夏朝,是真實存在的嗎三條證據告訴你!

河南、山西、陝西“龍山時期“的遺址:我們能從高中課本得知,夏朝的基礎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這會間接導致夏朝的諸侯分散極廣,且難以對其細緻的管理。所以夏朝的遺址族群分十分廣泛,就如紙上撒一把芝麻的分佈狀態,且每個族群極其靠近。最近有重大發現的二里頭遺址、新寨遺址裡頭髮現成篇的書寫文字,這對夏朝的考古挖掘來說是非常難得的,這也是能直接證明夏朝存在的證據。但由於夏朝的遺址過於密集和複雜,考古人員很難說進行搶救性挖掘後,草草結束,就算是一直維持著挖掘狀態百年內也很難完全挖掘完成。雖然現出土的的古物無法完全說服外界夏朝的存在,但在遺址未完全挖掘前,我們都無法輕易斷言夏朝是不存在,就目前出土證明夏文化的事物,很可能在未來的五六十年會有重大的文化發現。

歷史書上記載的夏朝,是真實存在的嗎三條證據告訴你!

文獻記載:我們可以從《史記》當中記載的對殷商王朝世系的政治體系窺其道一絲夏王朝的影子。雖無確切的記載,但誠如王國維先生的鼓勵學者們由殷商的文化體制過渡到夏朝文化制度,引領著無數學者一探夏朝虛勢。而在現代的考古發現中,夏文化的認同還是經歷了一番發展。在最開始考古學界,認為“仰韶文化“代表著夏文化。但隨著龍山遺址發掘出來的文物,學者們的觀點又變為了龍山文化是夏文化,以遺址裡大量黑陶、城址為證。但後來鄒衡先生的著作《試論夏文化》的出現,我們對夏文化才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其後在《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中,夏文化才有真正的定論。

歷史書上記載的夏朝,是真實存在的嗎三條證據告訴你!

當然,現在有新一派觀點認為我們只是被“夏朝“這一名字禁錮住了,其實所有殷商之前文明都可以稱作為一種文化。我們對此要有希望,希望在未來的考古研究中,發現更多決定性證據,為我們當前熟知的夏王朝正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