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新高考改革,反而让学生更疲惫

2018年8月23日,北京市教委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

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学生可在六门科目中,自选三门,进行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成绩。从物化生和政史地的文理分科,到六门中自选三门,文理科的平衡发展是大势所趋。

而更重要的是,高中生被赋予了选择权。

理想状态下,16岁的高中生可以自主选择喜爱或擅长的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向家长和学校了解与这些科目相关的职业,并最终自主选择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然而现实却是,高考指挥棒思维仍占主导优势,一些高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无法将选择权完全交给学生和家长,部分学生和家长也因唯分数论的惯性思维,感受到了加倍的压力,身心俱疲。

该给学生多大的自由选择权,政策应该如何为这份自由兜底?目前,这些问题都尚在探索,没有定论。


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新高考改革,反而让学生更疲惫



各改革试点方案不同


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从2017年9月1日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6选3”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和13门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13门。

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要求为依据。

另外,2020年起,学生拿到的6选3的等级考成绩分不再是卷面分,而是等级赋分,即所有考生成绩进行高低排行后,划分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等级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新高考改革,反而让学生更疲惫



与北京同样成为新高考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的天津、山东和海南,也都出台了改革方案。

四省市改革的大方向一致,也反映了此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包括不再分文理科,学生可自由选择文理六门中的任意三门参加考试;不再以实考分计入高考成绩,而是采取赋分制;英语听力有两次考试机会,口语将会进入高考。

四省市最为显著的不同,是英语考试、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的次数及时间安排。

为了逆转“一考定终身”,四省市都在外语考试上实行了一年两考。只是,天津和海南为外语科目考试实行一年两考,而北京、山东仅对外语听力考试实行一年两考,笔试部分仍在高考时间进行,仅有一次机会。

先行试点的校方忧虑


第二批改革试点的四省市,改革内容里的几个较为显著的不同点,事实上也是第一批改革试点的经验或者问题之所在。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除语数外之外,学生自选三门课程参加高考,学校必须提供走班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过去的行政班,通常是学生不动,老师动,走班制则鼓励老师不动,学生动,与大学的上课模式类似。但事实上,能做到百分之百走班的中学,并不多见。


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新高考改革,反而让学生更疲惫

除此之外,师资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杭州二中为高中每个年级配备了大约60名教师,而在普通中学,高中每年级只有二三十名教师。

浙师大附中校长何通海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在大量乡镇学校和农村高中,一个年级仅有200名学生,师资也仅够保障4至5个教学班。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班+走班模式和套餐模式成为了多数学校的选择。即便是采用行政班+走班模式,教师力量的不匹配问题也已十分凸显。

而比师资力量更引发该校校方关注的,是学校的理科优势逐渐消失的问题。


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新高考改革,反而让学生更疲惫


过去,该校80%左右的学生选择理科班,依靠学校多年积累的理科教学优势,高考一本率在90%左右。眼下,学生对文理科的选择逐渐平衡,理科优势难再发挥。

以上原因,使得一些高中,选择了选考科目的套餐模式。课题组也同样发现了当前师资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他们认为,学校教师的编制标准是1993年制定的,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对教师的需求。

当前,地理、生物教师缺口很大,而物理和化学教师富余。调研显示,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尤其是地理和生物教师的需求旺盛,需要增加20%左右。另外,教室也应改扩建30%左右,学校办学经费需增加20%〜30%。

该给学生多大的自由选择权?


如果说,学校因师资力量等客观因素以及担忧学校高考成绩下降等主观因素,使得高考改革的推进出现一定的困难。

那么,在改革的最末端,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与迷茫,直击改革的最核心要义——

是否给学生太多的选择权了?

是否因为不再一考定终身,而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


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新高考改革,反而让学生更疲惫

因为赋分制,对不少家长、学生来说,如何选择选考科目需要“田忌赛马”的策略。

而对浙江试点来说,取消了“一考定终身”,给予考生两次参考的自由,却部分转化成了马拉松式的疲惫。

浙江省允许高中生参加两次学考、两次选考、两次英语考试。有高考应届生表示,为了赶学考的进度,学校将地理、物理、技术、历史和化学的必修课课程全部压缩在高一学年完成。

高二开学后,他一边要学习政治、生物的必修课程,一边要学习自己所选的历史、政治和化学的选考内容,一边还要复习准备地理、物理、技术的学考。“进入高一,我就觉得开始了高考冲刺。”

而进入高三后,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两次选考都参加,若再加上最后的高考,从高二起就经历了五次大考。

为了应对高二就开始的学考,上述应届毕业生从高一起就在校外上补习班,从未间断,直到高三毕业。“复习冲刺的时间长达两年,到高考前,我整个人都很疲惫。”


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新高考改革,反而让学生更疲惫

有老师表示,“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加重了。”

浙江省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对此做出了自我修正,规定学考科目,每科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不合格方可继续报考,必须于高二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学考。而选考科目,仍有两次机会,高三才可参加考试。

这个修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二批试点四省市对学考、选考的次数安排。只有山东明确规定,学考(合格性考试)可参加多次。天津则提出,学考只能参加一次。至于选考(等级性考试),四省市均未像浙江那样废除“一考定终身”,只给予考生一次考试机会。

两批试点在此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以及第一批试点省市对物理学科先行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都直切此次改革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即该给学生多大的自由选择权,以及政策应该如何为这份自由兜底。目前,这些问题都尚在探索,没有定论。

今日话题

新高考改革

究竟是改变“一考定终身”

还是加重了学生负担

欢迎在留言区交流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