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美国濒临“决裂”?双方在5个重大问题上无法缩小分歧

“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当地时间2月15日至17日举行。这次会议凸显了美欧矛盾,尤其是作为欧洲核心的德国与美国的矛盾。

德国与美国濒临“决裂”?双方在5个重大问题上无法缩小分歧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演讲中强调的是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还夸赞特朗普让美国前所未有地强大,但获得的掌声稀稀拉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默克尔发言。德国的“铁娘子”把矛头主要对准了美方,在5个方面都不留情面地展开攻防:

1、在贸易方面,德国公开对美国说不。就美国威胁加征汽车关税一事,默克尔对彭斯表达了不一致的立场。她指出宝马最大的汽车工厂就设在美国南卡罗来纳,而非德国的巴伐利亚,但白宫居然把欧洲的汽车制造业看成是威胁其国家安全的隐患,这令整个欧洲都不满和震惊。德方分析,如果美国真的加征25%关税,将令德国对美汽车出口“腰斩”,损失会超过190亿美元。

2、在伊朗问题上,德国与美国的看法截然相反。默克尔公开呼吁要维护《伊核协议》,以保证伊朗不会被逼而研制和拥有核武。但彭斯却在2月14日于波兰华沙召开的中东问题会议上要求盟友们都退出《伊核协议》。彭斯甚至把是否跟随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提升到是否与美国站在一起的高度,并指责一些欧洲盟友在破坏美国对伊朗的制裁。

3、德国不同意与俄罗斯进行完全切割。彭斯强硬要求德国放弃与俄罗斯合作建设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理由是“西方国家不能依靠东方的俄罗斯维持经济繁荣”,他还危言耸听地暗示“如果依靠俄罗斯的能源就无法确保西方的集体防卫”。默克尔则坚持“不能刻意孤立俄罗斯”,她认为俄罗斯并非一个不靠谱的能源供应者,即使从地缘考虑也不能切断俄欧关系并对东方采取完全敌视的做法。

德国与美国濒临“决裂”?双方在5个重大问题上无法缩小分歧

4、美方从阿富汗撤军令盟友产生被抛弃感。默克尔还对特朗普突然宣布从阿富汗撤军而感到不解,她怀疑美方此举也是出于单边主义考虑,并质问美方是否考虑到撤军之后将令俄罗斯与伊朗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这与美方制裁伊朗的行为自相矛盾。更何况,德国还在北约的框架下向阿富汗派驻了军队,主要就是协助美军,其数量最多时达到7000人,如今也有1500人左右。美国可以轻飘飘地决定抽身而去,盟友的军队怎么办?如果美军把压力都转移到友军头上,柏林方面又该如何向民众解释向海外派兵的意义?探客认为,默克尔很显然在指责美方根本不考虑盟友,只考虑自己。

5、对“安全”的理解出现较大偏差。至于美方一直责怪德国“搭美国提供的安全便车”,默克尔也进行了回击:德国5年后将把防务支出提升到占GDP大约1.5%的水平,虽然低于北约2%的要求,但进步是巨大的。更何况,维护安全不能以防务支出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针对欧洲发达国家最为头疼的难民问题,默克尔认为提供一笔支持非洲发展的资金能够带来更多的安全。在很多德国人看来,气候变化造成的威胁恐怕比俄罗斯更大。而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的恰恰是美国人。

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一个重大结论就是世界不再有唯一的核心,新兴国家的崛起改变了实力分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单边主义实现“赢者通吃”。盛产哲学家的德国应该意识到,损害全球利益的是美国的单边主义与孤立主义,只有坚持多边主义才能避免可能爆发的危机。

德国与美国濒临“决裂”?双方在5个重大问题上无法缩小分歧

德国在这5个问题上与美国“决裂”,恐怕并非头脑一热,而是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令大西洋联盟内部出现了断裂带。国际秩序已经不能满足全球治理的需求,需要“变”,也就是改革。而美国则希望一直维持“一超独大”的局面,最好所有国家都奉行“美国优先”,这与德国的利益背道而驰。西方集团的2个代表性国家在一系列问题上出现矛盾,或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