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唐弱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唐宋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世界也是通过这两个朝代进一步了解并认可、仰慕中国历史,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两颗璀璨的明珠。但是,再当我们谈论起这段是历史时,却经常会出现“强唐弱宋”这样声音,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强唐弱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唐长安城效果图

我们首先从各个方面对这两个朝代进行一下对比

政治方面:唐政治制度主要以隋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为主,三省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为吏部、礼部、刑部、户部、兵部,三省最高长官均为宰相,后因尚书省掌管六部,因此权利最大,逐渐以唐太宗曾担任此职的名义不在设立最高长官。另外,唐朝还设立了一台九寺五监,分别掌管监察、粮食仓储、皇家祭祀、高等教育、司法、皇家用具制作等专职事宜。

宋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唐朝三省六部制,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宋朝依然设置了尚书、门下两省,但是两省不属于宰相机构。中书省长官同样不在担任宰相,宰相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这样一来,相权大幅萎缩,仅具备行政职能,此外还设置枢密院,与中书省并称二府,掌管文武大权,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经济大权。

由此可见,两个朝代的政治制度都是尽量削弱宰相职能,加强皇权为主。在当时皇权为尊的历史条件下,这样做也无可厚非,相比之下,宋的政治制度更加先进,不但有效的削弱了相权,而且形成了,宰相、二府、三司相互制约的局面,更加有助于皇权的集中。

强唐弱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北宋汴梁城模型

经济方面:唐立国之初,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耕作方法和培植方式取得长足的进步。茶叶等新型的农业品种开始涌现。之后,随着唐国泰民安,威服四海,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安、洛阳、扬州、广州为代表的国际化商业中心。外贸业发展迅速。纸币的雏形飞钱、银行的雏形柜坊开始出现。在唐鼎盛时期,政府年均财政收入3400余万贯,人口接近5300万人。

宋朝,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当时社会发展最先进,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当时,除了农业的飞速发展之外,宋朝的工业化、科技化的进程进展也是十分迅速,冶金、造船等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印刷两项在宋朝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民众获取财富的手段开始多样化,在不少私营作坊中出现雇佣人员的身影,他们有偿为雇主工作赚取报酬。商业方面,真正的纸币交子开始广泛应用于货物流通。在宋鼎盛时期,政府年均财政收入6000余万贯,人口达到8100万。

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宋朝在鼎盛时期,政府财政收入达到了唐朝鼎盛时期的将近两倍,人口多出近3000万。关键是,宋朝经济发展手段更加多样。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程度更高。因此,在两朝经济的比拼中,宋朝完胜。

强唐弱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展示北宋盛世的《清明上河图》

军事外交方面:唐代中国,是军事强国,唐朝是通过战争打下来的王朝,在建国之初就受到东突厥的严重威胁。因此,唐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军事实力的增强。在之后,唐朝先后消灭了东突厥、薛延拓、高昌、高句丽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涌现出李靖、侯君集、薛仁贵等名将,有效的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保障了边境的安全。

而宋朝,在这方面的表现简直是灾难性的。宋朝立国并不是依靠武力夺取的天下,而是原为后周大将的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逼迫周世宗让位而得天下。在其登上帝位后,对统兵大将深感忌惮,加上宋立国之初,只是打了几场平定小国的战争,没有遇到外族入侵一类的硬仗,造成宋朝的统治者们重文轻武的心态。因此,宋朝军事实力可以算是大一统朝代中最弱的,在对外族的战争中也是屡战屡败,统治者因此对少数民族政权畏之如虎。出现了徽宗、钦宗相继被俘,被押送到北方,受尽屈辱。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大一统王朝、国家强盛者,历来是威服四海,接受少数民族政权纳贡称臣,反观宋朝,国力强盛,但是反向北方个少数民族纳贡称臣,因此,在军事外交领域,可以说宋朝完败。

强唐弱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宋徽宗赵佶

在文化艺术方面,两个朝代都是文化发展的巅峰,历史上在提到文化发展是也多是以唐宋并称,唐诗、宋词均是我国文化史上不朽的传奇,而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文豪大家也是诞生与这两个朝代,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佳作。其他方面唐朝唐三彩享誉世界,宋朝瓷器名动天下。唐有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步辇图》,宋有盛世经典《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因此,在文化艺术方面这两个朝代是不分伯仲的。

强唐弱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

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文化艺术方面两朝持平,军事方面大唐完胜之外,宋朝在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胜过唐朝。因此,如果全面对比的话,说“强唐弱宋”是不合适,那么为什么会给后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呢?

我认为,首先这是国人在对待历史的认识程度不同造成的。我们现代人看历史,最能直观地展示出一个朝代是否强盛的标准就是这个朝代对于战争的态度。毕竟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不知道那个时代的百姓生活是否富足,社会发展是否稳定。我们所能看到就是,通过军事力量而展现出来的国家综合实力,强汉盛唐皆是如此。而宋朝,有着极为强大的综合国力,但是在最能展现国力的方面缺失却最大。在对外作战中,输多胜少,不多的胜仗还归功于岳家军、杨家将之类的家族军团,再加上后世的一些演义,(如需要一位百岁老太太带着一群女将上战场的的《杨门女将》)。因此给对历史了解不深的人们留下了大宋穷弱、朝廷昏庸的印象。

强唐弱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威武的大唐军队

其次、宋朝缺少明星帝王和正面标志性事件。在现代营销中,有一种营销叫做CEO营销,就是通过对一个企业CEO包装,来展示、提升企业形象。唐朝就比宋更擅长这种营销,他们通过史书包装为后世推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后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等明星帝王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帝王来引导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唐盛世。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一大批明星大臣。而宋朝能能广为流传的皇帝相信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也可能就是被金掳走的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了。对了,还有重用秦桧害死岳飞、偏安江南的宋高宗赵构,给后世留下的全是软弱昏庸的名声。这也就难怪会有强唐弱宋的说法了。

强唐弱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