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榮時期就沒有文字獄?唐宋文化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唐宋時期,是被史學界公認的我國曆史上文化發展的巔峰時期。那麼在這樣包羅萬象的歷史時期,是不是真的也產生了大量的文字獄?

文化繁榮時期就沒有文字獄?唐宋文化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答案是有的,我們先說說唐朝的,這是公認的我國曆史上最開放的一個朝代。璀璨的唐宋文化盛世就是這時候開始起步,但是這樣一個朝代,同樣誕生大量的文字獄,先給大家列舉幾個。

第一個是唐初的一個法號釋法琳的和尚,當時由於唐國姓為李,唐的統治者便自稱為老子李耳後人,抬高道教貶低佛教,釋法琳當時也捲入了這場道佛之爭,寫了一篇名為《辯正論》的文章,在文中指出唐統治者出自鮮卑,並在文中攻擊道教祖師李耳。後被道士以誹謗皇宗的罪名告發,被關入獄中,後被太宗流放益州。

除了和尚,唐代很多著名詩人也曾經被文字獄迫害過。《舊唐書.王勃傳》中就曾記載著名詩人王勃被文字獄迫害的事情。唐高宗年間,王勃在當時的沛王李賢府中擔任修撰,因為才高十分受李賢的重用,當時的諸王之間都愛以鬥雞為樂,王勃為助興,寫了一篇文章《檄英王雞》,後被唐高宗得知大怒,痛斥王勃,並下詔將他逐出王府。

文化繁榮時期就沒有文字獄?唐宋文化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王勃

大詩人孟浩然也曾經因文字獄而受到懲處。當年,孟浩然在王維府中做客,恰好遇到唐玄宗李隆基來到王維府中,玄宗皇帝聽說孟浩然是個大才子,便要聽他的詩。孟浩然便將自己的一首新作《歲暮歸南山》獻給唐玄宗,詩中有一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別唐玄宗認為是諷刺他,因此大怒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遂將其驅逐,孟浩然從此終生未能入仕。

文化繁榮時期就沒有文字獄?唐宋文化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孟浩然

此外,劉禹錫、韓愈兩位已經步入仕途的文學家也都曾經因為文字獄而受到過被貶官的處罰。尤其是韓愈,更是因詩作《諫迎佛骨表》險些被唐憲宗處死,後因大臣說情才保住性命,被貶為潮州刺史。

這些都是到今天仍然廣為人知的名人在當時因文字獄而受到的迫害。另外,還有很多名聲並不響亮的人因為文字獄被革職、流放甚至處死,如張英奴撰寫《回波辭》被杖殺。還有餘文俊,因武則天聽說新豐縣地下冒出一座山,以為是祥瑞,遂欲改新豐縣為慶山縣,余文俊上書提出不同意見,引得武則天大怒而被流放嶺南,後被處死。

文化繁榮時期就沒有文字獄?唐宋文化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武則天

宋朝時期,最著名的文字獄就是針對大文豪蘇東坡的烏臺詩案了。宋神宗在位期間,重用王安石等人實施變法,元豐二年,蘇軾因對王安石變法持反對態度,被貶調湖州。在到任湖州後,做《湖州謝上表》上奏,這本是新官到任後的例行公事之舉,但是因為表中最後幾句話,而遭受迫害,這幾句話是:

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這幾句話的本思是“陛下知道我糊塗,難以趕上新的思想潮流,年齡也大了,也就能到山間放牧養老了”,也就是發幾句牢騷的話。但是,這幾句話被御史臺的御史們進一步引申,成為其“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證據,並以此上奏朝廷,隨後,御史臺的御史們與支持變法的新進大臣一起挖空心思,找到幾首蘇軾之前詩詞,來佐證蘇東坡大逆不道的罪名。最後蘇東坡逮捕,關在御史臺監獄。在獄中,蘇東坡受盡折磨,最終因神宗皇帝愛慕其才,加上眾多大臣的求情,才免於死罪。

文化繁榮時期就沒有文字獄?唐宋文化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蘇東坡

這類的事情在宋朝也發生了不少,就不一一贅述了。

舊時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分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

這句話是《漢語大詞典》中對於文字獄的概述,也說明了文字獄的本質就是統治者們為鞏固政權而迫害知識分子的行為。唐宋時期的文字獄,雖然沒有明清時代那麼來勢洶洶,但是不論胸懷多麼博大的統治者在自身權威受到挑戰時都會採取這樣的手段來捍衛自己的政權。因此,縱觀歷史,文字獄每個朝代都存在。即便開明如唐宋,亦不能免俗。

文化繁榮時期就沒有文字獄?唐宋文化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