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2018這一年

2018年是全球能源形勢發生大變化的一年。國際能源秩序進行大的調整,石油價格大幅波動,煤炭仍然是全球第二大的一次能源,清潔能源繼續強勢增長。本報編輯部將2018年世界能源大勢簡要梳理,與讀者一同回顧。

全球能源消費的主要陣地向亞洲遷移

全球能源消費的主要陣地向亞洲遷移。亞洲佔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量的一半,風電和太陽能光伏增量的60%,石油消費增量的80%以上,煤炭和核電增量的100%以上(其他地區總體呈負增長)。按裝機容量計算,目前全球十大電力公司榜單中,中國企業佔據六席。

由於供應、需求和技術不斷變化,世界能源將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形成關聯。到2040年,亞洲在全球油氣貿易中的比重將從當前約二分之一增至三分之二以上,國際能源貿易中心由俄羅斯、加拿大、巴西和美國轉移至亞洲國家。同時,隨著數字化的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的性價比日益提高,以分佈式能源和以社區為基礎的能源供應模式得以發展,地方上也會出現一些新型供能方式。

2018年,中國加大了對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的發展投資。總體來看,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投資標的企業,仍然以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等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為主。

2018年,中國新頒佈的行業政策聚焦於環保行業和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環保領域方面,監管重心在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加強生態保護等力求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環境政策,特別是清潔空氣措施,限制了煤炭的需求。中國煤炭需求已進入緩慢結構性下降的階段。

清潔能源領域方面,中國政府提出了促進天然氣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並健全海外供應體系的要求。同時,要求推進各類發電企業進入市場,鼓勵電力市場化改革。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國的一項重要戰略選擇,是中國能源獨立的必由之路。中國承諾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截至目前,中國可再生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8%。(本版編輯整理)

全球能源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國際能源署(IEA)在英國倫敦發佈的《世界能源展望2018》報告中指出,全球能源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從電氣化不斷髮展到可再生能源的擴張,從石油產量的動盪到天然氣市場的全球化。

不管是在全球的什麼地方,不管是何種能源,各國政府作出的政策抉擇都將決定未來能源系統的形態。世界正在逐步建成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能源系統,但能源系統的三大關鍵支柱仍存在明顯缺陷。

該報告指出,全球能源消費主要陣地正在轉向亞洲,但2018年能源市場較之以往更加複雜多樣。

全球煤炭產量增長、需求量穩定

2017年世界煤炭產量為75.49億噸,同比增長了2.2億噸(3.1%),在連續三年回落後首次增長。2018年世界煤炭產量保持增長。國際能源署(IEA)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未來五年,全球煤炭需求將保持基本穩定。近年來,煤炭需求保持穩定的原因未發生改變:發達國家在減少煤炭使用,以印度為代表的其他新興經濟體為迅速提高發電量,對煤炭的需求大幅提升。

全球礦業市場供需雙雙低迷,主要商品價格震盪回調,礦業公司業績改善步伐減緩,資本市場對礦產資產追逐顯著降溫。

一些人認為燃煤用於發電和鍊鋼等工業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一個主要原因。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市場,其煤炭消費量下降將是未來幾年燃料市場的一個主要不確定因素。中國為改善空氣質量,制定了相關政策,試圖從一個耗能巨大的工業巨擘轉向服務型經濟體。

清潔能源繼續強勢增長

市場諮詢公司Frost&Sullivan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新增產能將會同比增長13.3%,至154.6吉瓦。

該諮詢公司在報告中表示,2018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總額將達到2283億美元。由於中國對太陽能行業的調控,2017 年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增速同比略有下降。儘管如此,發電技術和電力存儲技術的進步讓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具有競爭力,加上公眾對該行業的支持,可再生能源未來仍將強勢增長。

2018年太陽能仍佔據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產能的最大份額,新增產能達到90吉瓦,風能則為53吉瓦。

石油價格大幅波動

2018年的油價波動很大。國際油價今年10月上旬飆升至近四年來最高水平,隨後兩個月油價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多個產油大國增加供給,而國際原油需求減弱。

路透社分析,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大產油國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力近年顯著上升,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影響力日益下降。今年國際油價先上漲、後下跌,主要是由三國石油政策左右。其中,沙特是歐佩克成員,美國和俄羅斯不是。

頁岩油田的快速增長使得2018年美國原油產量增加了16%,達到每天約1170萬桶。美國超過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但原油庫存增加和頁岩油產量的高預期增加拖累了油價,不少美國頁岩油公司計劃削減開發計劃和鑽井平臺。

過去十年間,美國石油產出翻了一番多,顯示美國頁岩油興起改變全球能源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