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譚旭光“人事改革第一刀”:64名主要領導幹部競聘正式上崗

2月10日,中國重汽集團舉行新聘幹部專題黨課暨2019年績效合約簽字儀式。會上,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對重汽動了‘人事改革第一刀’。64名主要領導幹部經過公開競聘正式上崗,這次公開競聘和調整涉及279人次,是中國重汽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其中,26名主管級幹部提拔為副部,12名副部幹部競聘為正部,3個主管級幹部破格成為正部級。另外還有116名幹部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

中國重汽譚旭光“人事改革第一刀”:64名主要領導幹部競聘正式上崗

從今年1月份開始,中國重汽就啟動了中層幹部全員公開競聘工作,首批公開競聘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崗位25個,92人次報名,經過3輪篩選,78人參加了筆試,64人次參加了第一輪面試,45人次參加了第二輪面試,競聘產生了24個部門負責人。加上前期考察、競聘、推薦調整任命的30個部門和11個未調整的部門,到今天為止,所有65個二級部門,除技術中心外,主要負責人全部到位。經過此次改革,中國重汽正部級職務數從143個減為95個,減少了1/3、共計48個。下一步,重汽將對職能部門的全體管理崗位進行人崗匹配設置,全面實施競爭上崗。

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要心無旁騖攻主業

譚旭光說,重型商用車是受經濟波動影響很大的行業,現在已經連續3年處於高位運行,肯定是不可持續的。今年可能還會有高位運行,主要得益於國三排放以下發動機的退出。當寒冬再一次到來的時候,我們做好過冬的準備了嗎?趁著現在好的時候改革,才能在寒冬到來的時候遊刃有餘。

對於商用車來說,投資驅動的市場,比如自卸車,國外自卸車市場份額都是15-20%,我們過去都達到了80%,將來一定是平穩走向下滑的趨勢;受消費驅動,物流行業將會有更大的佔比,輕卡和牽引車的需求相對更穩定。

譚旭光透露,今年的利潤指標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一定要把副業全部改出去,這是重中之重。今年,中國重汽重卡的銷售目標保持20萬輛不變;輕卡的目標也是20萬輛。

譚旭光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現在勞動力的成本在上升,技術進步、知識型員工、智能製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斷提高。傳統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續,我們必須順應經濟結構性調整的方向,這一方向就是在借鑑利用發達國家經驗和技術的基礎上,不斷髮揮中國企業自身的要素優勢,從而快速實現追跑趕超。

人是改革創新的前提

譚旭光認為,無論是時代的發展、還是經濟結構性變化、還是行業下行風險,都要求我們必須改革求變、創新發展。所有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人,就是組建一支更加優秀的團隊。此次公開競聘就是要建立一支中高級團隊,具有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能帶領全體幹部員工砥礪前行;具有走向世界一流的能力,能在錯綜複雜的經濟週期變化下不被消滅。

對於技術研發,譚旭光說,要讓市場部門來指揮技術中心,而不是技術中心閉門造車研究出一個產品。要強化客戶意識,一切以客戶為中心,主動走向客戶一線。銷售部門要帶領質量部主動到一線,解決質量問題。今年七月份重汽要召開市場技術對接會,下半年根據需求導入準備產品,新的一年把新產品推出來,形成制度化。當前要率先引入以全面預算為核心的考核激勵體系、市場化的人才管理機制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譚旭光說,將來領導幹部淘汰要成為一種循環的機制。幹部能上能下,是市場經濟的要求。下一步,重汽將通過KPI考核、360°測評等方式對領導幹部進行全面考評,每年按照5%的比例淘汰,倒數5%的自動免職。

譚旭光要求,2月25日前重汽中層幹部副職競聘要全部結束,之後,組織、人力資源和績效考核相關部門聯合工作,明確界定各部門的功能職責以及相應的崗位人員編制,爭取3月底完成職能部門人崗匹配、競爭上崗工作。3月底全部完成後,管理部門薪酬將嚴格按照考核體系考核,完成了就有高收入,完不成只能拿保底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