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驚魂:紫色的腳

深夜,春節前的天通苑安靜而祥和,黑夜中似乎一切都靜靜地睡去,只有清華長庚醫院醒目的紫色院標精神抖擻的佇立在寒風中。一陣急促的電話鈴和簡單的交流後,張童醫生知道疲憊和倦意都需要先放一放,即使是深夜也必須頂著白天的臨床科研壓力趕往醫院的急診室——因為他發現了一隻紫色的腳(圖1),和這隻腳的主人——一位85歲的老大爺,呻吟焦躁痛苦難以停息。

午夜惊魂:紫色的脚

通過和老人家的親屬溝通、查體及翻閱檢查結果,張童醫生迅速意識到這是一個急性下肢動脈栓塞患者,由於合併心房顫動,缺乏正規的藥物抗凝預防,導致心房內逐漸形成血栓,不定期隨心臟收縮而碎裂脫落,並隨血流沖刷至下肢動脈,因栓子的大小多少而異,阻塞在相應口徑的動脈(常是動脈分叉部位),造成遠端血流中斷,肢體急性缺血(圖2)。

午夜惊魂:紫色的脚

患者會突然出現一側肢體麻木、發涼、疼痛、無力,持久而逐漸加重,難以緩解。病側腳會經歷由紅到白,由白到紫的變化,隨著缺血程度和時間進一步發展,紫色的腳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白色雲斑,這時預示著有大量細胞缺血缺氧液化壞死,有些病人會出現水泡或表皮剝落滲液,下一步將很快發展為黑色的腳,即我們所說的壞疽!(圖3)到這一步,肢體完全失活,只能截肢!

午夜惊魂:紫色的脚

十萬火急!刻不容緩!在拿到急診CTA第一手資料的同時(圖4),張童醫生就為患者安排了住院並通知手術室準備手術。

午夜惊魂:紫色的脚

雖然是手術,但治療方案完全個體化:考慮到老人高齡、耳背焦慮、腦梗難以交流且心肺功能差,張童醫生為其設計了局麻下微創腔內溶栓取栓血管成形術——既避免了老人全麻復甦難併發症多的風險,又較少了創傷,只需一個針眼便可以清除腿上的血栓。(圖5)

午夜惊魂:紫色的脚

整個手術過程是充滿難度和挑戰的,既要清除血栓又要防止血栓脫落繼續向遠端栓塞,既要重建血運又要防止過度灌注,既要精準開通纖細的血管又要安撫老人家配合,除了考驗術者的技術經驗,還需要膽識勇氣、耐心毅力。頂著沉重而悶熱的鉛衣,盯著因老人不配合而晃動的顯示器圖像,張童醫生和助手曹戰江醫生一站就是三個小時,臺下的護士麻醉師都不由得為手術能否順利完成捏把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終於在午夜時分,由大腿至足趾的血流重新建立起來,暗紅色的血栓被溶解清除、抽吸出體外(圖6)。

午夜惊魂:紫色的脚

那隻紫色而冰涼的腳逐漸變紅溫暖,靜脈充盈起來,老人家也停止了痛苦的呻吟,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手術成功!得知老父親轉危為安,看到醫生們汗水浸透的手術衣,患者女兒激動地熱淚盈眶,握著張童醫生的手不斷地道謝。

深夜恢復了平靜,老人家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術後第四天,紫色的腳恢復了本來的面目。(圖7)

午夜惊魂:紫色的脚

清華長庚血管外科溫馨提示:房顫患者一定要接受正規抗凝治療,按醫生的建議堅持服藥,定期複查,如突然出現一側肢體麻涼無力疼痛發紫,無法緩解,應儘快尋找血管外科醫生診治,避免延誤病情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清華大學附屬教學醫院,也是北京市屬三級醫保定點公立醫院。血管外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醫療設備先進,建有現代化的雜交手術室,對血管疾病臨床診治經驗豐富,學科帶頭人及科室主要成員均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西苑醫院等著名三甲醫院,2018年血管外科所在普通外科學進入中國醫學科學院發佈的《中國醫學科技量值》百強排行榜第66位。

劉昌偉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教研室主任,兼任清華長庚醫院血管外科名譽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分會會長;北京醫師協會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血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血管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教育部科技成果評審專家;國家級專業雜誌《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主編;美國《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副主編;《血管外科雜誌》副主編;《中國微創外科雜誌》副主編;《中華醫學雜誌》編委;《中華外科雜誌》編委;《中華普通外科雜誌》編委;《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誌》編委;《中國實用外科雜誌》編委;《基礎醫學與臨床雜誌》編委;《外科理論與實踐雜誌》編委等多家雜誌編委;美國血管外科學會會員。在腹主動脈瘤、在急性主動脈夾層、頸動脈狹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等外科手術和介入治療方面技術嫻熟,經驗豐富,具有較深造詣,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先後發表論文近100餘篇。

吳巍巍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清華長庚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兼清華長庚醫院品管中心主任、廈門長庚醫院血管外科名譽主任。2014年由北京協和醫院調入清華長庚醫院創建血管外科,同時兼任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血管外科分會頸動脈學組副組長、靜脈曲張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師協會血管外科青委會主任委員,擅長處理各種疑難血管疾病,特別是疑難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周圍動脈閉塞性疾病,在國內率先開展下肢動脈微創斑塊清除、下肢動脈藥物球囊擴張、靜脈血栓抽吸、靜脈曲張射頻手術,“主動脈疾病治療”分別獲得2017年“中華醫學科技獎”、2018年“華夏醫學科技獎”,獲得“首都優秀青年醫生”稱號。

趙克強副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博士,2000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2003年就讀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外科學專業,師從於我國著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小明教授,2008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心胸血管外科專業博士學位。同年就職於陸軍總醫院血管外科,歷任主治醫師、醫療組長、科副主任。2014年調入清華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擔任Attending醫師,科室教學負責人,醫療質量委員會、病歷質控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頭頸動脈及大動脈疾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中華核心期刊以及SCI發表文章10餘篇,翻譯國外論著多本,目前為北京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青年委員,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會弓上動脈專委會委員,國際靜脈聯盟中國靜脈學會委員,醫促會靜脈曲張微創治療學組委員及血栓與抗凝學組委員。

趙俊來主治醫師2001年9月至2009年7月,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八年制,醫學博士,師從著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小明教授。擅長血管外科常見疾病的診療:主動脈疾病,頸動脈狹窄,內臟動脈狹窄,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等動脈疾病的常規手術及微創治療;擅長下肢靜脈曲張、靜脈血栓肺栓塞、血透通路、布加氏綜合徵及血管畸形的診斷及各種微創治療。參與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基金的研究,參與多部外文著作的翻譯,發表多篇國內核心期刊論著。學術職務: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張童副主任醫師(圖82018年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調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血管外科,兼任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國際血管外科協會會員,中國微循環協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專業委員會糖尿病足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專業委員會下肢動脈專家委員會委員。入職清華長庚醫院以來,擔任下肢動脈專業組組長,為治療下肢缺血性疾病帶來了先進的治療理念,進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技術水平,開展了包括藥塗球囊、血栓抽吸、斑塊旋切清道夫、整體治療方案在內的多項新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