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只有一塊?各國的玉璽不一樣,真假難辨

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始於秦,但璽最早卻出現於周朝。《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云“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相傳,秦始皇取藍田玉,命李斯用小篆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是最早的玉璽。蔡邕在《獨斷》中稱“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證明的玉璽所代表的身份。

傳國玉璽只有一塊?各國的玉璽不一樣,真假難辨

天子所佩曰璽,臣下所佩曰印,這是規矩,不遵守是會被砍頭的。當然,不同時代,對璽、印、章的使用範圍也不一樣。 據《通典》載“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所好也。皇太子諸王金璽,皆龜鈕。公侯五等金章。光祿大夫、卿、四品、五品將軍,皆銀章。尚書令、僕射、諸州刺史,皆銅印。”可見玉璽是皇家所用,臣下則根據地位稱章、印。 但到了武則天這代,忌“璽”諧音不雅,改成了“寶”,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諸王印章皆稱“寶”,如明代“潞王之寶”、清朝二十五方御用寶璽等。玉璽代表了什麼 玉璽是歷史上各王朝統治者維繫其封建獨裁統治的象徵物。

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這裡存放著各個歷史時期的珍寶近百萬件。但眾多寶物中,也唯有玉璽這一種才最能代表皇帝的無上權威和地位。誠如乾隆帝所言“蓋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經綸,莫重於國寶”。中國曆代統治者都十分重視玉璽,並將其作為國家的象徵,皇帝治理天下的憑證。故宮藏有明清玉璽近五千件,單乾隆時期欽定玉璽就有二十五方,後人稱之為“二十五寶”。 乾隆為什麼把玉璽的數目定為25方?《周易太衍》有“天數二十有五”的記載,乾隆希望清朝也能傳至二十五世。這25方玉璽一直沿用至宣統末年,而且各有所用,囊括國家最高權力的各方面。這二十五方玉璽也是現存唯一的一套完整代表統治權利的玉璽。

傳國玉璽只有一塊?各國的玉璽不一樣,真假難辨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裡?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清高宗御製《國朝傳寶記》也說:“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傳國玉璽只有一塊?各國的玉璽不一樣,真假難辨

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漢書”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兩者不同,第一種說法最正確。

另:北宋哲宗時所得的傳國璽,經鑑定是章惇、蔡京造的假。

又: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璽出現。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璽,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為是假的;清初時,宮內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璽,其中一方被認為是秦制傳國璽,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仿刻贗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張壁、鹿鍾麟等人仍在追索著傳國玉璽。

另:《遼史》記為“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為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唐武則天時改“璽”為“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遼史》記:“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面,其正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高祖。王莽篡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於井中,傳至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桑乾河。《宋史》記:“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唐改為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

又:《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傳國玉璽只有一塊?各國的玉璽不一樣,真假難辨

歷史上各王朝,維繫其封建獨裁統治的象徵物“寶璽”,自秦始皇開始刻制後,歷朝或是傳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秦始皇創立的寶璽制度被漢高祖劉邦全部繼承下來,形成了後來所謂的“秦漢八璽制”,這一制度也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和“隋”,他們不僅繼承了秦漢的八璽制,而且連規格、名稱、紐式、文字都基本不差。直到唐朝武則天稱帝時,則獨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璽,而將八璽制改為九璽制,同時又將“璽”改為“寶”,從此以後各朝都稱“寶”了。北宋增至十二寶,南宋則是十七寶。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寶,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寶日常使用外,還供奉著“盛京十寶”。由此可見歷朝寶璽的數量是越來越多,而且體積也越來越大,從秦漢的方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的方二寸到四寸不等,直到明、清的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最大者有宋朝“寶命寶”“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天皇”的“定命寶”印面竟有九寸見方,而明朝建文帝的“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永宙永昌”,“凝命神寶”印面卻是一尺六寸九分見方,可謂是碩大無比。

注: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