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給胃加點動力

腸胃問題幾乎成了現代人的通病。比如很多人享受完美味佳餚後, 卻難以消化, 甚至出現胃部不適, 在西醫看來, 這是胃動力不足的典型表現;中醫裡這叫“食積不化”。暴飲暴食, 或過食肥甘厚味, 均可造成胃動力低下, 腸胃“超載”, 引起諸如噁心嘔吐、口氣臭穢、腹部脹滿、大便秘結或腹瀉等症狀。不僅成年人, 小孩子如果餵養不當、乳食不節, 長期食滯, 也會易引起疳積, 影響生長髮育。對待這些症狀, 中醫的方法是“消食導滯、健脾和胃”, 保和丸是其中的代表藥物之一。

保和丸,給胃加點動力

保和丸是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創立的千古名方, 至今仍是中醫治療食積的代表方。保和丸使用的多是尋常中藥, 但組方上卻頗有見微知著的妙用, 不但著眼於消食導滯、健脾和胃, 而且技高一籌地運用了清熱理氣化溼藥。它主要由3組藥物組成:第一組是消食藥, 分別是山楂、神曲、炒麥芽和萊菔子, 前三味藥實際上就是臨床常用的“焦三仙”, 擅長化陳腐之積, 下氣消脹, 加上萊菔子後消積導滯的效果更佳;第二組藥是二陳湯去甘草, 既能健脾又有化痰之功, 因脾胃被食積所傷, 以致水溼停滯, 聚而成痰, 導致呼吸系統症狀, 這是該方的高明之處;第三組是連翹, 中醫認為, 食積鬱久最易化熱, 連翹升浮宣散, 能清鬱熱、散滯結, 預防性解決食積所導致的系列“後遺症”。保和丸組方嚴密, 靈動活潑, 有升有降, 有化有導, 有溫有涼, 瞻前顧後, 其功效遠不止於一般的“胃動力藥”。

保和丸藥力和緩, 藥性平穩, 即便是小兒也可使用, 故以保和為名。該藥凡有傷食、肉食水谷不化之症均可使用。但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孕婦、年老體弱者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服藥期間應保持飲食清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