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我偏心,你就不孝?

老人:我偏心,你就不孝?

来自网络(非主人公)

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中秋佳节之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起赏月,仰望天宇,一轮明月,思吴刚嫦娥,是那么的温馨、浪漫。所以,这是一个属于每个家庭的节日,其寄托了期盼团圆和家庭幸福的美好情感。

在万家团聚的假期里,2018年9月22日,广东潮州,一对老夫妻在大儿子家里双双上吊身亡。丈夫83岁,妻子74岁。

据当地村民称,老人的两个儿子各自经营一家陶瓷厂,生活富足。老人一直住在二儿子家,这些年,老人与大儿子之间多次爆发矛盾。矛盾主要集中在房子和带孩子这类的家庭冲突方面。据说,老人经常被儿孙打骂,村里多次调解也无济于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加上短短的新闻稿中给出的信息量太少,我无法和无权给当事人太多的评价。但看到这样的新闻,内心感觉无比荒凉。这种感觉,驱使我来写点什么。或许,这样我的心情会好一些。

一部论语治天下。中国儒家文化中,孝道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对其他人的好都是假的。故人重孝道者众。恣蚊饱血:晋朝吴猛八岁时因家里没有蚊帐,每到夏夜,赤身坐在父亲床前,让蚊虫多咬自己,这样可以让父亲安睡。卧冰求鲤:继母患病,想吃鲤鱼,王祥解开衣服,用体温融化冰块,得到鲤鱼。这类故事还有很多:扇枕温衾、埋儿奉母、怀橘遗亲、行佣供母...

这些古人的孝道故事,可能在今天我们会感觉匪夷所思。且不论真假,至少反映了一种伦理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对于人类的发展,无疑是有巨大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幼儿到老人的过程。尊敬老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尊重老人,人们才会在养育下一代的时候付出更多的心血。这是十分朴素的思想。

然文革后,儒家文化一度被视为糟粕,从我们的教科书中剔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缺失了孝道的教育。而上一代对待老人的态度,又言传身教,影响了自己的下一代。那种有良好教育的家庭,往往家庭和谐,尊老爱幼,情况会好很多。而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老人和子女的矛盾就多了很多,虐待老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抛开儒家文化不谈,从人与人最基本的关系出发,对人尊重是最基本的素养。

父母和其他人一样,都是需要尊重的。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为人父母后更应该知道作为父母,培育下一代的不易。然而,很多人对待下一代过分溺爱,对待老人又过分冷漠。对下一代的爱,是本能,这是连动物也具有的品质。而孝敬老人,是人这种生物区别于动物的现象之一。

人与动物哺育下一代有很大的区别。人有巨大的脑袋,为了能够顺利产出,在未成熟之间就必须分娩。动物不一样,很多动物基本上出生后就可以单独行动,自己觅食,独立生活了。所以,人类婴儿在出生后几年时间都要父母进行抚养。这种付出,是孝道的最核心的原因。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即使做官也要离职丁忧三年。为什么是三年?就是为了报答父母在孩子刚刚出生三年时间的养育之恩。所以,如果不孝敬父母,那就是和动物无异了。

孩子成年后,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一种恩赐,而不是义务。

潮州上吊老人与子女的矛盾,集中在房子和带孩子上。我之前也听说了很多这样的案例。子女指责老人偏心,为其中一个儿子带小孩,这样另外一个就不高兴了。财产分割更是如此,子女间为了父母财产的问题闹矛盾的很多,有些甚至诉至公堂。

很多人会说,这是老人一碗水没有端平引起的。然而我要说,老人的时间和金钱,是老人自己的财富,他们可以给任何人。老人有偏心的自由,但子女没有不尽孝的道理,更没有虐待老人的权利。

父母的任务,是把孩子养大成人,让孩子自食其力。一般认为十八周岁以后即为成人。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孩子成年后,父母的任务即已经完成。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选择。当然,父母可以帮孩子做些事情,这是基于亲情的一种选择,但一定不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目前很多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认为,父母给自己带孩子理所应该。父母给自己资产也是理所应该。有了这样的思想,下面的矛盾就自然出现了:该我的东西,不能少一分,否则就是侵犯我的权利,我就会怨恨,甚至仇恨、报复。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啃老。子女这样的啃老思想,其实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和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息息相关。

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对他人付出的感恩。这两者之间的区隔必须泾渭分明。无论对于陌生人还是亲人的帮助,都要心存感恩。他人的帮助,多一分,我们感激,少一分,也是情理之中,不应抱怨。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对父母的帮助报以感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是不太可能为了所谓的带孩子或者房子这样的事情而与老人闹翻,更不可能虐待老人。

回到两位老人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两个儿子生活都不错,老人的这点旧房子根本无足轻重,带孩子也不是什么问题。他们只需要心胸略微开阔一点点,对老人略微尊重一点点,兄弟间谦让一点点,他们本该是一个多么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啊。老人当初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到了现今这样美好的时代,这样富足的生活,本该颐养天年,子孙满堂,好好享受晚年的生活,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两老的子孙们,你们的内心,难道会安宁吗?

那么,多年以后,我们的内心,又将会怎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