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體重現碧波綠水!北十里長溝東支治理紀實

12月22日,細雨綿綿。棲霞區瑞福大街橋頭,北十里長溝東支河水清冽,水草搖曳,岸兩邊草地翠綠、楊柳依依。

據沿岸的居民介紹,以前這裡是河水汙濁黑臭、兩岸雜草叢生,而如今卻成了他們晨練、晚間散步的好去處。

據瞭解,北十里長溝東支是省控主要入江支流,河道南起紫金山軍民友誼水庫,一路北下匯入長江,總長約9.1公里,途經玄武、棲霞兩區,沿線匯入支流有邁皋橋街道的塗家營溝、丁家莊溝和堯化街道的柳塘溝等。由於歷史遺留問題,東支水質長年黑臭,是一條劣Ⅴ類入江支流,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質量,成為周邊百姓的一塊“心病”。

黑臭水體重現碧波綠水!北十里長溝東支治理紀實

今年,市委建立省控入江河流斷面水質提升領導掛鉤負責制,下決心去除這塊“心病”。制度建立以來,市領導先後8次專題調度掛鉤負責的北十里長溝東支水質治理工作,定期實地察看,詳細瞭解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會商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並採取有效措施督查督辦。

“今年前4個月,東支水質波動還比較大,達標形勢十分嚴峻。市領導掛鉤河道水環境治理工作後,各項工作推進力度加大,水質提升成效明顯,紅山橋斷面全年均值達到了省‘水十條’考核年度目標。”市水務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說起治理的過程,棲霞區副區長秦志剛感慨道:“東支從最初的一條黑臭河,到現在初步實現清水長流、景觀宜人的治理效果,凝聚著很多人的艱苦付出。”

問題在水裡,根源在岸上。東支的汙染源主要是生活汙水,治理所要採取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截住支流汙水,從根本上達到治理長效。柳塘溝是東支3條重要支流之一,常年來一直有汙水直排現象。

黑臭水體重現碧波綠水!北十里長溝東支治理紀實

堯化片區日產2萬噸生活汙水,按照規劃應接入新崗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但新崗汙水處理廠容量有限,已是滿負荷運行。今年4月前,堯化片區生活汙水一直未能納管,只能直接排入柳塘溝並匯入東支,嚴重汙染水體。

為了解決汙水納管這個難題,市水務局、市建委、市城建集團、市水務集團及所屬水務公司等相關單位,專門召開治汙推進會,多方協調,反覆商談,緊急制定出汙水納管方案。在市水務集團的指導下,對距離較近的鐵北汙水處理廠進行了擴容改建,把日處理能力從5萬噸提高到10萬噸,為汙水納管創造了基礎條件。

堯化片區日產2萬噸生活汙水找到了“出路”,4月底,這些生活汙水就順利接入鐵北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從源頭上解決了東支最大的汙染水體。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治水工作要以河道為主線,進行全線連片全方位綜合整治,每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差錯。一次例行巡查發現,在晴天無降雨的情況下,部分雨水管道依然有少量流水注入河道。經過一次次沿線細心排查,棲霞區水務局發現了問題所在。

丁家莊保障房片區人口入住率較高,居民樓南陽臺缺少汙水收集系統,陽臺洗衣水通過雨水管仍然可以直接入河,成為北十里長溝東支汙染源之一。棲霞區立即採取措施,將部分入河排口進行串連,採用物理截汙方式,將陽臺汙水全部收集納管,一併匯入鐵北汙水處理廠作淨化處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北十里長溝東支除借力水庫自流活水外,還採用了生態引水補水的方式,對汙染河道的水體進行稀釋更新,通過修復水體改善河道水生態。補水的水源正是來自鐵北汙水處理廠處理過的再生水,實現了水治理的良性循環。每天鐵北汙水處理廠約5萬噸再生水通過引水管道引入北十里長溝東支,有了補水後,水體流動快了,水質也變得更好。

黑臭水體重現碧波綠水!北十里長溝東支治理紀實

水清岸綠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治水是有情懷的”,在治水的同時,相關部門對北十里長溝東支的河道岸坡也進行了整治綠化,體現了治水為民的初衷。

在部分景觀、河道上開展水生動植物的生態式放養和培育,維護水體的生態平衡,提高水質和透明度,促進河道水質和沿岸“顏值”雙提升。目前,部分河段已成為景觀河。22日下午,從丁家莊保障房沿線河段看去,經過治理後的東支河水清澈,護坡整潔,周圍樹木蔥蘢。家住附近的居民陳女士說:“這條河的變化很大!過去又黑又臭,幾乎看不到人在河邊遛彎,現在水清了,景美了,有魚還有水鳥,一早一晚跑步鍛鍊的人越來越多。”

治水工作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明年北十里長溝東支將全面落實長效管理制度,全年達到年度考核Ⅴ類水體標準。

為此,棲霞區制定了2019年北十里長溝東支水質達標方案。方案中提出,明年的工作重點還是管控排口。

“我們已經初步建立了入河排口管控的責任體系,每個排口定人、定口、定責,強化排口巡查和管理,確保晴天無流水、雨天排水順暢。”棲霞區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北十里長溝東支養護導則”也已出爐,當中明確了水工設施、公用設施、景觀綠化設施等養護的標準和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