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投:豪門聚集的資金鍊危機

年關雖過,

3100億民營巨頭---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仍面臨債務危機。

豬年首個交易日,

中民投旗下的一隻債券“17中民G1”遭遇崩盤,

盤中一度暴跌逾30%,

創下上市以來新低,

期間兩度臨時停牌。

中民投:豪門聚集的資金鍊危機

春季前,

該債券已遭遇連續大跌,

截止今日收盤,

近10個交易日“17中民G1”累計跌幅已超56%,

較票面價值縮水64%。

據公開信息顯示,

“17中民G1”由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民投)於2017年12月26日發行,

發行規模為44.8億元,

債券票面利率達7%,

到期日為2020年12月26日。

盤後,

據財聯社報道,

日前中民投被上海金融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其持有的中民嘉業投資有限公司832857.14萬元股權被凍結

凍結期限至2022年1月31日。

中民投系中民嘉業的控股股東,

遭凍結的股份佔其持股比例的92.07%。

值得一提的是,

2018年7月2日,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給予中民投、

“17中民G1”債券AAA的信用評級,

均為最高信用等級,

表示安全度最高、

風險最少。

而在評估時,

新世紀提示風險稱:

隨著各項業務的展開,

中民投負債經營程度快速上升,

目前已積聚了較大規模的剛性債務

且未來公司併購、

投資仍存在持續的融資需求。

4年時間,

"催生"一隻3000億巨頭

中民投成立於2014年8月21日,

經國務院批准,

由全國工商聯發起,

59家行業領先企業聯合設立,

註冊資本高達500億元,

是唯一 一家帶有“國字頭”背景的民營投資公司。

中民投的股東名單亦是“豪門齊聚”,

截止2018年4月30日,

中民投共有 64 位股東,

其中不乏有盧志強的泛海集團、

孫蔭環的億達集團、

張近東的蘇寧集團......初略計算,

中民投的股東們掌控的資產規模已超10000億元。

中民投的發展速度堪比火箭,

短短4年間,

其總資產規模由560億激增至3109億元。

中民投:豪門聚集的資金鍊危機

截止目前,

中民投的投資領域主要涉及新能源、

裝配式建築、

醫療大健康、

通用航空、

金融地產等產業,

以及保險、

融資租賃、

資管、

投行等金融和類金融。

中民投狂飆突進的同時,

其債務規模亦與日俱增。

由2014年的149億激增至2328億元,

四年時間負債增長幅度超14倍。

中民投:豪門聚集的資金鍊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

2015-2017年中民投的負債規模增長最為迅速,

分別在債券市場融資40億、

235億、

95億元,

單筆發行金額均超20億元。

而債券的期限大多為三年時間,

意味著,

中民投將於2018-2020年進入償債高峰期。

數據顯示,

中民投及其子公司在境內外合計有約700億元存續債券,

其中約390億元將於2019年到期或面臨投資人回售選擇權。

3000億巨頭,

艱難償債

2019年1月22日,

中民投總裁---呂本獻表示:

冬天到來,

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生存不易,

賺錢更不易。

能夠堅守到今天,

並仍然有信心在困境中覓勢突圍的,

都是英雄。

當前的中民投急需突圍,

債務的包圍圈。

次“17中民G1”崩盤的導火索正是,

2019年第一筆到期的30億元債券。

公開信息顯示,

中民投旗下的“16民生投資PPN001”債券,

到期兌付日為2019年1月29日,

到期規模30億元,

引發債務市場高度關注。

還款過程,

可謂驚心動魄。

據財新報道,

在投資者焦灼的等待中,

1月29日下午4點,

中民投仍未公佈該筆債券是否已全額兌付。

但可以明確的是,

中民投未按要求於1月29日下午5點前給投資者還款,

構成了技術性違約。

由此,

“16民生投資PPN001”成為中民投第一筆技術性違約的債券。

而技術性違約的背後,

中民投的資金鍊已處於極度緊張。

據中民投2018年5月8日《企業信用報告》顯示,

截至2018年3月末,

中民投尚在存續期的債券合計33支,

待償金額達713.69億元。

中民投:豪門聚集的資金鍊危機

按33只債券的平均年利率計算,

中民投每年需支付利息近40億元。

而2018年前三季度,

中民投淨利潤僅16億元,

較2017年同期大幅下降60%。

此外,

中民投還將應對215億短期借款以及215億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務,

而截止2018年三季度末,

中民投的流動性資產中,

權益投資佔比最高,

貨幣資金為220億元。

截至2018年9月末,

中民投計入了830億人民幣的長期權益投資。

2018年7月,

新世紀的評級報告中提示,

中民投近年來盈利主要來自併購收益、

資產處置收益及投資收益,

受證券市場調整影響,

公司股權投資板塊收入大幅波動。

屢屢折戟二級市場

正如新世紀評級報告中的風險提示,

中民投賬面鉅額的權益投資,

面對A股殘酷的熊市,

亦在不斷縮水、

打折甩賣。

2014-2016年期間,

中民投非常熱衷於參加A股的定增,

包括東方明珠(600637)、

奧飛娛樂(002292)......

例如2014年底,

中民投旗下的中民投資本參與了百視通換股合併吸收東方明珠的增發方案,

認購金額5億元、

增發價32.43元/股,

股災後東方明珠股價一路下跌,

目前不足10元(前復權價)。

中民投:豪門聚集的資金鍊危機

中民投資本持有的東方明珠已於2018年5月份解禁,

目前尚不知曉其是否已拋售。

2016年3月,

中民投資本再度參與奧飛娛樂的定增方案,

增發價28.87元/股,

彼時股價尚在30元以上,

但其後股價持續下跌。

數據顯示,

中民投資本於2017年四季度黯然退出奧飛娛樂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而四季度奧飛娛樂的均價較28.87元的定增價格已腰斬。

此外,

中民投資本於2015年通過中信建投定增11號資管計劃參與了渤海租賃的增發方案,

同樣被深套其中,

至少截至2018年3季度仍未減持。

昔日地王,

今日“賣身”自救

面對極大的負債壓力,

中民投也在處置手中的資產來充實現金流。

據《財新》報道,

中民投正在尋求出售其最優質資產:上海董家渡13、

15地塊

董家渡地塊位於外灘金融集聚帶,

地理位置優越,

該地塊由中民投、

安信信託合作開發。

中民投:豪門聚集的資金鍊危機

上海董家渡13、

15地塊(黃浦區小東門街道616與735街坊地塊)

2014年,

中民投聯合上海外灘投資、

佳渡置業以248.5億競得上海黃浦區董家渡地塊13、

15地塊,

溢價率0.2%,

樓板價35392元/平,

成為2014年新全國總價地王。

248億天價競得該塊土地時,

中民投正式掛牌成立僅不過三個多月,

便完成其在房地產領域的“首秀”,

可謂一鳴驚人。

時任中民投董事長的董文標曾宣稱:248億拍下的上海董家渡13、

15地塊,

三四年就能回本。

然而,

四年時間已逝,

曾經的地王,

卻為解資金困局,

正在努力尋求接盤方。

據媒體報道,

世茂地產有意接盤上海董家渡13、

15地塊。

靠債務、

槓桿堆砌的繁華,

終歸是空中樓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