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不識字到讀書超過6000冊,這些方法簡單又有效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閱讀研究中心主任裡查德·安德森教授曾深入研究了中美兩國的兒童閱讀,得出結論:在經濟水平相當的中美兩個普通家庭中,美國兒童的閱讀量是中國兒童的6倍!他們之間相差的不僅是知識和眼界,更是終身的閱讀習慣。

提起閱讀量,小編想到了兒時的偶像金庸先生。年幼時分,只是被小說的故事情節吸引,而長大後細細回味,又漸漸被金庸先生的知識儲備所折服。

金庸小說的語言承襲明清白話小說,典雅曉暢,詩詞曲賦無一不通,甚至是連角色的名字都旁徵博引,有所隱喻。

例如《射鵰英雄傳》中的五位高人:東方尚青,屬木,故“東邪”為黃藥師(平時都穿著青袍):南方尚赤,屬火,故“南帝”號一燈;西方尚白,屬金,故“西毒”為歐陽“鋒”;北方尚黑,屬水,故“北丐”為“洪”七公;中央尚黃,屬土,故“中神通”為王重陽。將金木水火土巧妙地鑲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任盈盈:衝,貌似沖淡空虛;盈,水滿的樣子。

孩子從不識字到讀書超過6000冊,這些方法簡單又有效

這似乎暗示著令狐沖和任盈盈性格的差異與衝突。但事物是辨證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衝,其用不窮。”衝與盈又達到了統一。而事實上他二人最終是“笑傲江湖”,“曲諧”一生。

孩子從不識字到讀書超過6000冊,這些方法簡單又有效

每每有這樣的發現,小編總會驚歎,究竟多大的閱讀量才能支撐起這樣的創作。而當我看到網傳一張金庸的書房照時,頓時恍然大悟——那間書房真的有著不亞於圖書館的藏量。

孩子從不識字到讀書超過6000冊,這些方法簡單又有效

金庸先生這不可思議的知識儲備,與家族傳承的閱讀意識脫不開關係。而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也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愛書寶寶。然而孩子的天性中總有靜不下來的那一面,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全家一起讀

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孩子不喜歡閱讀,每天回家就知道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一看書就睡覺,別人家的孩子甚至讀完了《昆蟲記》,自家娃卻連許多簡單的字都不認得……

然而,他們似乎忽略了身教大於言傳的道理,爸爸媽媽們在要求孩子閱讀的時候,自己在做什麼呢?如果你在玩手機、看電視,怎麼能指望孩子看得進去書?

事實上,如果爸爸媽媽在閱讀,孩子是很容易效仿大人的行為的。哪怕是每天半小時,久而久之,就可以培養出孩子的閱讀興趣。

另外,我們也可以在家設置閱讀遊戲,例如畫一張九宮格,每人計劃好要讀的書,約定以一月為限,在這一個月當中,讀完一本就在相應的格子上做記號,看誰能最快完成挑戰任務,或是隻要讀完三本,連成一線,便可得到獎勵。

在爸媽的示範與帶領之下,孩子就有更大的機率愛上閱讀。

熟悉文學作品的語言模式

在面對孩子的文學啟蒙過程中,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疑惑:多大的孩子適合讀繪本,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看小說,經典兒童文學又該如何接觸?

其實,有研究顯示:寶寶大腦的突觸比成年人多很多,他們能同時接收多種語言風格。所以,家長反而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多給孩子讀不同類型的圖書,他們便會對不同的語言風格產生熟悉感,有助於降低未來閱讀的困難。

孩子從不識字到讀書超過6000冊,這些方法簡單又有效

精讀與快讀結合

我們在學外語的時候,老師經常把這一方法掛在嘴邊,其實兒童閱讀也離不開這兩種方式的結合。

拿來一本新書,先給孩子講講封面、書名、目錄、內頁插圖、摘要介紹等等,這種粗淺閱讀可以讓孩子瞭解書中的大致內容,對接下來即將面對的任務有所預判。

接下來就是通讀全書,尤其對於簡短的兒童文學,一本書應該一口氣讀完,全身心投入閱讀,讓自己活在故事的世界裡,參與事件的發生,讓故事貫穿自己的身心。

通讀全書後,就需要家長帶著孩子對內容做一個回顧。此時的閱讀,需要帶著一定的指向性,提出書中的一些重要話題和孩子進行討論。而對於小說、故事來說,故事的大意、主要情節、重要的角色、場景、關鍵的細節,小說的主旨都可以進行討論。加深孩子的理解。

搭配電影讀

孩子的閱讀能力正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無法完全理解書中的內容,產生閱讀逆反心理。這時候,我們可以搭配電影進行閱讀,視頻內容更容易理解,精彩的畫面也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

如今,很多經典兒童文學作品都被翻拍成了電影,而很多動畫片也出版了相應的繪本、小說。例如11月剛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就改編自德國著名作家霍夫曼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胡桃夾子和鼠王》,同時,市場上也已經可以看到該電影的同名小說、繪本了。

所以家長朋友們不必強壓著孩子看書,完全可以先帶著孩子看過電影片段,再與他們共讀小說內容。

此外,很多經典作品的小說與電影結局截然不同,深富趣味,家長還可以與孩子一同討論,看看他們比較喜歡哪一個結尾。

上文提到的這本《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由迪士尼官方授權,中南博集天卷旗下童書品牌小博集出品,已經在網上開啟預售。

該書由加拿大殿堂級自由插畫師Marco Bucci繪製,獲得勵志芭蕾舞藝術家米斯蒂•科普蘭做序推薦,譯文語言傾向兒童化,又充滿藝術感,用詞考究,朗朗上口,適合3歲以上兒童閱讀,在浪漫的童話故事中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孩子從不識字到讀書超過6000冊,這些方法簡單又有效

此外,為了讓讀者更好地體驗到這部世界經典兒童文學的語言魅力,同步上市的還有同名小說《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譯文優美,用詞考究,結構緊湊,文學性極高,適合10-14歲少年兒童閱讀。

孩子從不識字到讀書超過6000冊,這些方法簡單又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