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排斥“一带一路”

美国为何排斥“一带一路”

石齐平

美国为何排斥“一带一路”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2018年的APEC领导人会议上除了抨击中国的贸易政策外,也讽刺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是“束缚带”和“单行道”,又提醒亚太各国,勿轻易掉入中国的“债务陷阱”,要懂得拒绝那些“必须妥协主权”的贷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称“一带一路”是个没有地缘政治的开放平台,欢迎所有国家参与加入。中美关系的龃龉,显然已从中美贸易战延烧到了“一带一路”的解释权争夺战。

从事实与现象观察,“一带一路”推动迄今,确实也出现了一些状况,比如一些国家在政权更迭之后的反复,甚至还债上的困难。但必须看到,所有在当事国所进行的基础建设都是当事国与中国两厢情愿的合作,其中完全不存在任何欺骗或讹诈。普天之下,任何投资与建设都不可能没有任何不确定或风险,因而推动不顺或出现债务麻烦也是寻常之事,不能随便将之上纲到所谓的“陷阱”;此外,各国经由民主程序出现政权更迭,出于权力博弈推翻前朝政策也非罕见,关键是可以通过国际法律妥当处理。事实上,这些反复,既有反复来,也有反复去,也扯不到什么债务陷阱,更多反映的是权力更迭。美国作为一个所谓的民主政治及资本主义老牌国家,对其中真相应该清楚得很。而如今一再用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加诸于“一带一路”之上,折射的恐怕是美国内心对中国此倡议的排斥或疑惧。

美国为何排斥“一带一路”

美国对“一带一路”的排斥疑惧,最明显地莫过于在对亚投行的态度上。2014年11月,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正式向国际社会倡议“一带一路”,并提出了亚投行的配套建议,鼓励各国在2015年3月底前争取加入以成为AIIB的创始会员国。在此过程中,美国对包括其盟友在内的一众有兴趣参与的国家施加了软硬各种压力,以至于一直到2015年3月初都无一国表态。3月中旬,出乎全球及美国意料,作为美国最铁杆的盟友——英国,率先表示要参与亚投行,自此掀起了一众国家的加入潮,迄今已有八十多国成为亚投行的会员国。

美国对“一带一路”如此排斥疑惧,应该与“世界岛”此一地缘战略有关。1902年英国地理及历史学家麦金德首创“世界岛”概念,认为亚、欧、非三大洲这一在地质上相互联结的板块是世界的“中心”,叫“世界岛”;世界岛之外的次要陆地有四,分别是美洲、澳洲、英国及日本,是“边陲”。“中心”地大物博,人类几乎所有文明(埃及、阿拉伯、巴比伦、罗马、波斯、印度、中华)均诞生于此,可惜交通运输不便,难以出现经济及社会政治的大整合,但因为铁路的出现(19世纪末),所以麦金德预言,世界岛将因经济、政治的大整合而成为全球的中心。

麦金德上世纪初的预言并未成为事实,反而是他视为“边陲”的美、英、日、澳成为了发展较快的地区。造成此一反调现象最大的原因应该是铁路尚未成网以及时速还不够快。

时移世易,进入21世纪,不但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出现了,而且完全可能从中国开始迅速向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进一步延伸到欧洲及非洲。换言之,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及与之配套的亚投行,正是作为先知的麦金德的预言——世界岛,终于有可能在21世纪逐步成为现实的软条件与硬条件。世界岛的浮现与形成,势将随着高铁技术的进步而加快,全球经济与政治的地缘板块也将为之出现巨大的位移,甚至颠覆。

美国为何排斥“一带一路”

美国对“一带一路”的排斥疑惧,最明显地莫过于在对亚投行的态度上。

正是在此背景下,与欧洲大陆仅一海峡之隔的英国,才会冒美国之大不韪,率先加入亚投行;日本也从一开始对“一带一路”及亚投行的欲迎还拒(美国的压力),到终于坦然加入。因为英、日都意识到了他们与21世纪地球的地缘中心——世界岛,虽不相连,但却相近。基于同样逻辑,澳大利亚最终也可能作出类似的选择。因而,真正在世界岛之外的“边陲”,就只剩下美洲了。美国又如何能不对“一带一路”及亚投行既批评又干扰呢。

(作者石齐平系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