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收入30億!這家網店為什麼能如此神奇?

網購,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隨著阿里巴巴、京東等老牌電商平臺,近些年小紅書、蜜芽等電商平臺也開始崛起。平臺多了,消費者面臨的選擇也就多了,有些店鋪有口皆碑,積累不少客戶,有些賣家賣假貨、服務態度差,在消費者的投訴下和平臺的規範下,已經早早退出了電商的舞臺。

一年收入30億!這家網店為什麼能如此神奇?

縣域賣家店雖小,但是收入高

小編在講縣域賣家的時候的,先跟大家解釋一下“縣域經濟”。簡單來說,縣域經濟是一種行政區劃型區域經濟,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區域經濟。

現在隨著電商平臺的多樣化,縣域經濟衍生的縣域賣家在電商平臺上也佔有一席之地。在2018年一整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兩大電商平臺淘寶和天貓,單店年銷售額破億的縣域賣家,一共有361個。

一年收入30億!這家網店為什麼能如此神奇?

如今,阿里縣域賣家年銷售額top100的門檻,已提升到了2億元;top10的店鋪中,有8家年銷售額超過了10億元,最高的居然高達30多億元。

縣域賣家都買些什麼?

看到上面的數據,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縣域賣家都買的些什麼?為什麼收入那麼高!

根據《中新經緯》的記者調查,多數縣域賣家賣的都不是最普遍的衣服鞋帽,或者是化妝品,而是各有所長,各行業都能插一腳。江蘇睢寧沙集,一家主售子母床的天貓店,年銷售額近2億元;浙江一家僅賣一種部件——寶寶安全床護欄的天貓店,一年入賬過億。

一年收入30億!這家網店為什麼能如此神奇?

還有一些縣域店鋪經營珠寶首飾,由於淘寶直播的帶動,這類商品的收益很不錯;還有一些文藝青年喜歡在淘寶上購買樂器,淘寶、天貓店中的樂器店鋪也多都來自縣域店鋪。貴州遵義正安的一家天貓吉他專賣店,在線3款吉他累計銷售量達83萬把,最熱銷的一款月售2萬多把,排在天貓第一,馬雲都親自點贊。

互聯網+縣域電商的模式有哪些特徵

首先就是縣域電商越來越規模化。因為在阿里平臺中的每一個過億的縣域店鋪後面都是一個成熟團隊的運作,是一個地區經濟產能的支柱。

其次就是縣域電商越來越趨於多元化。很多縣域電商都是“因地制宜”,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特色進行經濟創收,現在縣域電商也不再侷限於“因地制宜”這個小範圍,他們也會進行學習、借鑑,儘可能的使自己經營的商品種類能夠多元化。

一年收入30億!這家網店為什麼能如此神奇?

還有一個就是政府的支持與推動。縣域經濟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推動、並且發展起來的,縣域電商的發展也是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推動,因為很多縣域店鋪所售商品的收入能夠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政府與草根賣家簽署協議,也促成了縣域電商的發展。

同是在電商平臺賣東西,為何收入差距這麼大?

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蒸蒸日上,很多人也想嘗試去開一個淘寶小店,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在同一個平臺上買的同上的商品,為什麼就是有的人年收入能過億,有些人卻卻入不敷出。無非就是下面這幾個原因:

1. 沒有計劃,滿目跟風。這是很多做生意最忌諱的了,有的時候刮來一陣風,發現別人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也想嘗試一下,分一杯羹。只是簡單的拍了一下腦袋,就盲目跟風了,並沒有任何計劃,進入市場後才發現,沒有計劃盲目跟風只是浪費了自己的金錢、時間和精力。

一年收入30億!這家網店為什麼能如此神奇?

2. 不看市場,悶頭就幹。做電商和在實體門店買東西是一樣的,做什麼都要看準市場,沒有市場的東西哪怕再好,也沒有什麼競爭力和收益。分析好市場,找準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3. 讓每件商品都儘可能盈利。商品不能盈利是店鋪入不敷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只要有一件商品盈利了,最起碼有了客源,下次顧客再想買類似的東西,如果購買的上一款產品還算不錯,十有八九會再進你的店鋪來看一看的。

一年收入30億!這家網店為什麼能如此神奇?

4. 只管進貨,不顧競爭力。貨源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很多賣家都會忽視這個問題,現在一大部分人原來越注重商品的品質了,如果你的一件衣服因為來源於小家加工廠,衣服質量堪憂,那不用說,前面積累的一大批顧客很有可能就因為一間衣服都流失了。

上面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不管賣什麼,在什麼平臺上賣,最重要的還是誠意和策略。

大家對縣域電商怎麼看呢?從一年過億的縣域店鋪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