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政策 以情感人 信访科长老席二三事

由村民到居民

不适应小区物业管理模式

精研政策 以情感人 信访科长老席二三事

在工地摔伤

赔偿问题劳务双方有分歧

精研政策 以情感人 信访科长老席二三事

这么多问题如何解决?

看看今天的基层信访故事

吃透政策 以理服人 化解群众难题

“既然干了信访,就不怕群众来访;既然群众来访,我们就要为党解忧,为民解难。”这是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司法信访科科长席军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3年,作为西安火车北客站重点项目拆迁安置小区的长乐西苑小区,由于回迁群众“由村到居”角色转变不适应,短时间难以接受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对小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车位管理、收费等项目存在看法和异议,于是上百群众赴街道集体访。

席军峰在接访后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有关拆迁安置政策,多次召集该村干部开会,共同学习相关城改政策,随后,挨家挨户去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并将信访群众请到街道,逐一详细解答。经过多次协调沟通,最终获得了群众的理解,圆满解决了这一信访问题。

多方协调 讲解政策 帮助女童落户

2012年,北玉丰村的女大学生袁某与家住旬邑县的同学喜结连理,婚后不久他们的女儿便出生了。然而,由于袁某对落户政策不清,资料准备不齐,在其女儿落户时遇到了困难。

袁某将该情况反映到信访科,席军峰与当事人和辖区派出所沟通后,随即召开由村干部、派出所、街道办相关同志组成的协调会,详细讲解国家关于户籍方面的最新法规政策,最终帮助袁某的孩子成功落户。

设身处地 以情感人 解决赔偿问题

在接访过程中,席军峰不但仔细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了解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还设身处地替群众着想,使事情得到公平处理,使群众诉求得到合理解决。

2014年,来自四川的佘某在辖区内某工地打工时不慎从工地二层摔下,造成右脚踝粉碎性骨折。寒冬腊月,当事人家属来街道信访,席军峰得知此事后,随即掏出身上仅有的800多元,让当事人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随后,他主动对接当事人所属的劳务公司,促进双方依照国家政策妥善解决此事。经过争取,劳务公司先期向当事人支付了3万元医疗费。

在即将痊愈之际,佘某向所属劳务公司及施工方提出了数额较大的索赔,双方未能就具体的赔偿数额达成一致,又导致佘某继续信访。席军峰善始善终,主动作为,积极沟通赔偿事宜,经过反复协调,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事后佘某激动地握住席军峰的手,泪流满面地向席军峰一再表示谢意。

“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这是群众送给席军峰的锦旗,也是这位45岁军转干部数年基层信访工作最生动的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