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的“俠”,與金庸提出“俠之大者”的契合度對比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是金庸先生為“俠”提煉出的一個詞,它重新賦予了“武俠”的意義,拔高了“俠”的真正內含。在金庸筆下,郭靖守襄陽城抵禦外族侵入,就完美詮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武俠真諦。

白玉堂的“俠”,與金庸提出“俠之大者”的契合度對比

古時的俠客,他們可不管什麼國、什麼民的。先秦的“俠”是刺客(荊軻刺秦王);漢代的“俠”是割據豪強;三國的“俠”是諸侯並起;唐代的“俠”,是遍走天下的“俠客行”;

白玉堂的“俠”,與金庸提出“俠之大者”的契合度對比

宋代《水滸》以後的“俠”,才正式被朝廷招安,之後協助官府做事的;清代的俠更甚,全力為昏暗的朝廷賣命(金鏢黃天霸、燕子李三);民國的大俠,則為民族、為家園而戰(黃飛鴻、霍元甲);

白玉堂的“俠”,與金庸提出“俠之大者”的契合度對比

一些人常用金庸武俠標準來衡量古代的“俠”,得出結論是:古俠不符合“俠”的標準;其實他們是把順序弄反了,是先有古俠後有現代武俠的。用現代武俠價值觀評古典俠客的做法是不全面的。

今天小福想說的是,哪怕用當代金庸武俠的標準,來衡量“陷空島五鼠”中,白玉堂的為人行事,白五爺皆可一一照單全收。

白玉堂的“俠”,與金庸提出“俠之大者”的契合度對比

《三俠五義》中,白玉堂首次出場在苗家集的潘家酒樓與展南俠初會,這回的標題叫“雙俠對分金”,這裡的雙俠是指白玉堂和展昭,作者石玉昆先生已把白玉堂定性為“俠”了。

縱觀《三俠五義》全書,從白玉堂的出場救危難弱女、懲奸賊、夜盜錦繡,到鬧東京、開封府寄箋留刀替人(顏查散)伸冤,再到皇宮殺郭安、題詩救忠良(陳琳),直至上奏摺陳述實情救包公 ,白五爺行事一樁樁、一件件都不離“俠義”二字。

白玉堂的“俠”,與金庸提出“俠之大者”的契合度對比

白五爺在開封府做官後,出門從不擺架子騷擾地方百姓,哪怕是下杭州辦聖旨的公事,都不打擾下級地方官員,而是自己掏銀子住客店 、自己私訪北俠歐陽春都是親力親為的;

洪澤湖治水時,白玉堂去捉拿騷擾當地百姓的水怪,自己掏腰包高價買許多魚蝦,還請當地老人一起食用。這些均是尊老愛幼、變相救濟當地漁民的“行俠”做法。

白玉堂的“俠”,與金庸提出“俠之大者”的契合度對比

白五爺當官後,深刻傳承開封府包拯的優良傳統,真是清如水、明如鏡,時時刻刻注意形象,作風嚴於律己。為平民百姓辦實事,從不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還經常自己倒貼銀子。白玉堂真堪稱宋代的任長霞、孔繁森式的好官啊!

所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錦毛鼠”白玉堂確屬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