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股通启示录:姜还是老的辣

标题是旧的,2016年上半年的文章少了个“深”字,因当时深股通尚未开通。好像一眨眼的功夫,现在深股通就开通两年多了,可供观察的时间维度也更长了,逻辑却并没有多少两样,只有一点:外资买了更多的中国好资产。


2016年的那篇文章,总结了外资在几轮股灾期间的操作。当然不可能是精准抄底,但总体而言的大方向是越跌越买,特别是2016年1月让人呆掉的股灾3.0,持续快速的单边下跌后,外资的表现精彩极了。


“在1月底,沪股通资金勇敢地开始抄底了,虽然数额一直都不是太大,但方向是比较确定的。2016年1月27日开始到4月13日,一共47个交易日,合供流进353.72亿,其中只有6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并且流出数额都比较小。


本周即4月11日开始,沪股通开始加大流入额度,每天的净流入都达到两位数,昨天更是加速流进35.16亿。在今天这样的牛皮市,你是否在犹豫要否短线离场保住这几天上涨的收益?而沪股通依然在买,力度不如昨日,但坚决度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回调地向上流入。”


不过呢,跟这两年的购买额比起来,那时的买入不过是个零头。现在复盘2014年沪股通开埠以来的情况,

外资应该说一直坚定地走在净买入A股优质股权的路上


按年度计,通过深沪股通渠道,外资2014年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净买入565亿。事实上,沪股通开通第一日,额度便告急,当天净流入130亿。封闭而又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哪怕增速已明显下滑,其对逐利资本的吸引力依然可见一斑。


2015年A股在杠杆的纵容和强卸背景下,经历了快速而激烈的大牛大熊,外资的进进出出也分明表现出不适,但全年仍累计净买入185亿。


2016年的股灾3.0,想必在场的朋友其时的痛楚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前面两轮股灾,大家仍有一定利润垫底,一直犹犹疑疑牛或终将回头,第三轮则不一样,简直是对散户信心的迎头痛击,其血玄黄也。孰不知拉长时间看,之后A股便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蓝筹牛。


直到今天,优质股权的估值相较彼时均上升了不少,我们现在应该可以说,股灾3.0的地狱之劫后,蓝筹的估值获得了长期有效的提升。下跌,对应的是风险的释放,永远应该是投资者的朋友,而非敌人。


外资在痛苦的2018年加力买入A股,可说是深悟此中之道,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呀:


2016年累计净买入607亿,

2017年累计净买入1998亿,

2018年累计净买入2701亿,

2019年仅一月累计净买入302亿。


深沪股通开埠不到五年,累计净买入6478亿。


深沪股通启示录:姜还是老的辣



沪深两市总市值接近50万亿,6000多亿的净买入说起来并没有多少,但外资从来没有雨露均沾的广泛爱心,分摊到有选择的标的上,其实是到了足以影响该标的定价水平的买入力度。去年的《深沪港通数据回顾(截至2017年10月18日)》,也用数据讨论过,在2017年的显著蓝筹牛中,外资在类似海康威视这类标的上的交易额长期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一只标的三分之一的交易主旨是买入。


在一个交易积极活跃的市场,不能说外资是蓝筹牛的主导力量,但绝对是一个有分量的参与力量。


目前两市有18只标的香港那边的流通股持股比例超过10%,其中沪市12只,深市6只。



深沪股通启示录:姜还是老的辣



深沪股通启示录:姜还是老的辣



当然任何一条道走到黑都有偏激之嫌,惟外资是论也没必要,但还是那句话,深沪股通总体可以代表一类资金在市场波动面前的态度,并且我觉得,是可以作为辅助观照我们的投资决策的态度。


另外,节前的行情继续深度两极分化中,因为冬天快过去而松懈下来又惨遭悲惨奇袭的投资者啊,是否背脊沁凉地发现:垃圾股永无宁日?

—— 完 ——

往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