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会单挑成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篮球的形式渐渐从组队打比赛过渡到一个人去练习、或者谨慎的去搜寻适合的单挑对象。这与自己身份的转变有很大关系,以前在学校,室友或同学都是学体育爱打篮球之人,在一起打球形成的默契让我们更加愿意呆在一起,分享篮球带来的快乐。


上班后的我,虽然打篮球的机会并没有随之减少很多(教的就是篮球课),但能和有默契、同等水平或更高水平的人一起打球的机会却减少了。这让我不得不转变打球的方式,首先就是增加了个人打球的比例,其次是增加了一对一的时间比。

我的想法很简单:打一次球,要想找七个与自己水准差不多的球友要远远比找上那么一个难的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原本想凑几个人好好打一下,但因为都是陌生的球友,水平经常是参差不齐,打一场比赛用心的程度一一不同,此时此刻篮球比赛的集体性又充分体现出来。

你是否也会单挑成瘾?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无论跟谁组队打球,我都会认真防守,保持高强度的竞技性。很搞笑的一件事情是,以前上学那会,室友都嫌弃我防守不积极。而等我工作后,几乎每次打球都会遇到不防守的队友,打半场都是人盯人防守,自己再如何防守,对方总是攻击那名不防守的队友,而很多情况下都是第一次合作打球,也不好意思去说人家,所以结果就是打的不痛快。

随着上述情况发生次数的增多,我对于跟陌生球友组队打半场这件事情渐渐谨慎起来。我没有资格嫌弃别人打球的好坏,但也无法忍受队友的不防守、不作为。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身体与步伐,适当的拒绝让我有了更多与球友一对一斗牛的机会。

在球场中找到一个打的不错的朋友变得容易许多。记得去年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参加篮球教练员的培训课程,晚些时候一个人换好运动服来到大学的球场想挥汗如雨一番。经过仔细观察后确认球场中并没有理想中朋友可以组队打打半场,只发现有一名大学生自己在练习投篮,从动作、命中率、观赏性等因素分析来看该同学打的应该很不错。(很多情况是,打的不错的球友是组队来的,而且已经在进行中)

你是否也会单挑成瘾?

我鼓起勇气径直走过去对他说:同学你好,咱们两个能否打一会。他说:好啊。就这样我们单挑了几局,也不瞒大家说,每局都是我输了。虽然每局只差1-2个球,但就是赢不了(当然,我是不会服气的)。

重点是,如果我每次都能遇到比自己打的好的朋友愿意跟我单挑,那我真是幸运极了。因为,这不但满足了我出汗运动的目的,同时还能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不足。这远远比跟几个不愿意防守的球友打一下午篮球要值得多,哪怕局局都是我输。

一对一单打练习有利有弊,关键看练习的比例。时间过多,会让我们忘记篮球是集体性的运动。适当的一对一斗牛,可提高我们的无氧耐力(前提是你与对手都愿意防守),它远远要比半场的4V4累的多(我说的是同等水平与强度)。第二,它可提高我们持球进攻的能力与技巧(三威胁动作),因为一对一斗牛多是从持球开始的,这给了我们大量练习持球进攻的机会。

你是否也会单挑成瘾?

第三点是发现自身的运球习惯与舒适区。因为没有了传球,所以大量的运球动作出现在一对一的斗牛中,如果防守强度足够,你能够感知到自己习惯性运球动作出现的频率要比其他运球动作高,这恰恰在提示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打完球之后可与单挑的朋友进行交流,有时我们无法跳出自己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因此你的对手或许会告诉你一些合理的建议。

其实很多朋友打球只是为了出出汗、愉悦下身心,对比赛的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这样挺好,但如果你同我一样不满足于出汗,想体验激烈的竞技感,同时想提高自己的球技、体能等,那对手、队友等因素就格外重要了。适当的一对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球技巧、突破技巧、体能等,刚开始你会觉得很累想放弃,坚持下来后你会发现一对一的乐趣无穷,你会从每一个单挑过的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你也许会单挑成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