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黄山,天高云淡3-光明顶到飞来石

熟睡了一宿基本恢复了体力,六点半准时起床,清晨的黄山细雨蒙蒙,大雾已经散去,应该是看云海的好天气。

距叶导介绍,第二天主要的景观是西海大峡谷,从白云宾馆(天海)出发,经光明顶、飞来石、排云楼、丹霞峰、到西海大峡谷的一环、二环,绕行大半圈最后到达谷底;再坐缆车回到白云宾馆的位置,再走栈道、过鳌鱼峰、一线天、爬百步云梯、登顶莲花峰、绕至迎客松、最后到玉屏索道站乘索道回到汤口镇。全程预计五个多小时,从光明顶的海拔1860降到谷底的1300,垂直落差560米,相当于200层楼的高度,貌似下坡路应该比较轻松,饱餐一顿之后开始了第二天的行程。

光明顶

自白云宾馆出发走了几百米的上坡路之后再次来到了光明顶,虽然上来的路比较陡峭,但峰顶十分平坦。和昨晚的景象不同,原来昨日大雾中隐约的圆型轮廓是一个建在天文台楼顶的巨大白色足球外形的穹顶望远镜;昨晚拍照的地点距后边的建筑居然也只有几步之遥,而在大雾笼罩之下也仅见轮廓。

一品黄山,天高云淡3-光明顶到飞来石

及至回头,立刻被身后的美景所震撼,又见云海!和昨天梦笔生花景区不同的是这里更加气势磅礴,举目四望周围美景尽收眼底。光明顶乃黄山第二高峰,所谓黄山三十六峰,光明顶并不在其中,是因为古人将光明顶视为群峰之冠,故列位于三十六峰名之上。

只见周围青松翠绿,岩石上游人们穿着雨衣站在岩石上或摆拍,或举目四望,标着光明顶海拔1860高度的石碑自然是排队拍照留念的热点;近处的山峰壁立千仞,或裸露或被青松覆盖,最惊叹的是那些形态各异的青松,在悬崖峭壁上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所谓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三十六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连山石也有了灵气。

一品黄山,天高云淡3-光明顶到飞来石

而远处的山峰就像大海中的沧海一粟、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的仅露出峰顶,这云海像白纱、像锦缎,更像棉花糖;比海水更纯洁,纯净得一尘不染,静谧得毫无声息。之前一直用白云来形容纯洁的东西,而如今却不知道用哪种事物来形容云的精彩,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没有生花之妙笔;这种体验,只可亲眼所见,非笔墨所能形容。

山顶的天和小朋友的脸,这两样东西真的叫变幻莫测。大人们四处望着感叹着这里的美景,而这些居然没有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小丫头因为一只鞋子不小心踩到了水里弄湿了脚底嘟着小脸,景色也不看,拍照也不肯,就像这黄山上淅沥沥下着的小雨一直下着不肯停。

一品黄山,天高云淡3-光明顶到飞来石

飞来石

从光明顶出发1.5公里的往西海大峡谷方向,一块巨大的岩石顶上耸立着一块奇石。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一品黄山,天高云淡3-光明顶到飞来石

此处山势陡峭,护栏之外就是几百米的深渊,尤其是那块飞来石,只有一点和下边的平台接触,似乎一阵大风就能把它吹倒;而下边那个平台更是立于峭壁之上,下端倾斜悬空,宛若经过人工可以的雕凿。一条石凿的台阶直通平台顶端,奈何眼下就是绝壁,刮着风下着雨,稍有些恐高的我实在没有登上去的勇气。

“宝贝别上去了啊,你上去爸爸就得跟着上去,可上边太陡了,有风又有雨的,爸爸要是上去可就腿软了下不来了”,小丫头看见台阶就要往上爬吗,刚好碰见有几个胆大上去看往回走的人下来的姿势也特别的小心翼翼。说实话那地方实在是太陡,没上去腿就发软,于是死命抓着宝贝的手臂,连央求带商量着没让他上去,结果是刚稍有喜色的小丫头又来了个多云转阵雨,毕竟安全第一。后来直到回来两三天都念念不忘,述说着因为她老爹我胆小没有让她登上飞来石留下的遗憾。

挑山工

飞来石之后,通往西海大峡谷的路上随处可见这么一群人,他们大都穿着马甲,挑一根扁担,两头各挂一个硕大的包裹,手里还拿一根直的竹竿,这根竹竿的作用倒是蛮大,走路的时候可以插在扁担下用以分担另一个肩膀的重量;休息的时候用这根竹竿顶在扁担下边即减轻了挑担人的负重,又省了重新挺起时腰部的受力。

他们肩上的担子好重,有个好事的路人试着拎一下其中的一个,结果纹丝没动,后来两个人才勉强抬离了地面,可这只是扁担的一半重量,都加在一起估计要超过两百斤的重量。偶尔看到一位挑山工不小心将扁担一边的货物碰上了路边的树干,整个人晃了几晃、后来用竹竿撑地才又重新恢复了平衡,真心捏了把汗,可见这份量不轻。

他们年纪在二十几岁到六十几岁之间,身材都很好没有一点多余的肥肉,步履稳重,即使是挑着两百多斤的份量走路也没比行人慢多少,倒是我们走走停停的不时的被人家超越。每当和路人并排走的时候都会提醒尽量不要靠的太近,而行人也都挺自觉的给人家让路,自己背的几瓶矿泉水和人家两百多斤的负重相比简直就是鸿毛和泰山;几次想拿起手机拍个照片留念,看人家的表情似乎都不大乐意配合,出于尊重只好作罢,后来只拍了几个背影,这个必须尊重,劳动人民最光荣。

一品黄山,天高云淡3-光明顶到飞来石

山间的索道能将物品送到站点,但从站点到各各酒店之间的路只能靠人力挑着运输。想想在山上吃的用的、所有山上没有的东西都要这些勤劳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挑到山顶,而山上的垃圾也都要靠他们运下去才能保持黄山优美的环境。终于理解为嘛山下3块的桶面到山上卖15、山下一百多块的酒店山上后边加个零还订不到的缘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